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

中文名 徽杭古道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景区
著名景点 江南第一关、雪堂岭、蓝天凹、一线天
总长度 15千米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黄山市古称徽州,由于地窄人稠的生存缺陷,注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机,早在东晋时代,徽州人就已远赴异乡,奋迹商场,故自古有“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说法。

徽杭古道徽杭古道徽商多是小本起家,尤其吃苦耐劳,所以绝大部分徽商出行选择的是乘船或徒步,一代代的徽州人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即其中之一。

清代大商人胡雪岩年少时也曾沿着古道肩挑背扛进浙经商,艰难求生。他要翻过这座山头,把货物送到杭州,才能卖个好价钱;这担货物卖掉了,就会有第二担、第三担……更多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了出来,少年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徽州,甚至上海、京城也有了分号,他成了全国第一大商人。

名称来源

徽杭古道是古时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西起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的鱼川,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的浙基田,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绩溪县境内的一段盘山小道,长度大约16公里,沿途可见峡谷山中的溪水、瀑布。既有险峻的山体,又有柔软的小草原,途中还有鲤鱼跳龙门,挡风岩等原始、自然、古朴景观;偶尔可见如同世外桃源的山中人家,炊烟缭绕,男耕女织,山里人家纯朴可亲,生活的是那样平静自然,那样的美妙和谐,江南第一关,海拔424米。是徽杭古道重要关隘,是前往清凉峰的主要通道。可到“江南第一关”结束。随着徒步旅游趋势的高涨,徽杭古道的可徒步性让它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古道,名符其实的成为了中国第一古道。

代表景点

古道路线

徽杭古道,起于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伏岭镇,至于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

徽杭古道在杭徽公路通车前,是徽州人尤其是绩溪人通往沪、杭的捷径,比绕道昱岭关近百余里。

徽杭古道辟建于逍遥山谷,与之相邻,南有障山大峡谷,北有赤石坑高山谷地,均起于三天子障山,为灵异之山。徽杭古道西端,在祝三(原名“竹山”)存与登源大道相接,折向南延伸,经过竹山圩大田畂,沿登源河走向,通往旧时绩溪重镇水码头临溪。

在徽杭古道上,每隔5里就设一个茶亭,供过往路人休息。过去与绩溪相毗邻的昌化人用自己纺织的棉织品沿古道到绩溪换回粮食与棉花,古道成为两地人的生命线。时至今日古道还是当地老百姓的一条重要交通渠道。

穿越线路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皖南古称徽州,她北靠黄山,南依天目,生存资源的匮乏,使得当地人民自宋朝以来就不断向外寻求发展。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即其中之一,位于皖浙两省交 界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北侧,是古时徽商入浙的要道,比绕道昱岭关近百余公里。自皖南绩溪县逍遥乡起,经遥遥岭、马头岭、雪堂岭而达浙西临安县马啸乡止,全长四十余里。沿途山势险峻,怪石嵯峨,高峰巨岩,南北夹峙,中有逍遥溪水婉蜒其间。

徒步徽杭

简要行程: 各地-绩溪-鱼川-逍遥河水电站-江南第一关-水坝-黄茅培村-下雪堂-上雪堂-蓝天凹-永来村-浙基田

装备建议:

背包:徽杭古道低难度,路上补给方便,男55L,女40L的背包容量就可以了

睡袋:冬季温标0摄氏度的羽绒或者棉睡袋 春秋季温标5-10度。

防潮垫:充气垫可折叠的最好,体积小

帐篷:防水的两层三季帐

鞋:难度低,推荐中帮登山鞋或者徒步鞋

手杖:推荐2根

公共用品:霍香正气丸、驱风油、感冒药、指南针、刀子、炉头、气罐、炊具等。

胡氏宗祠

龙川胡氏宗祠坐落在皖南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东,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的族祠。此外,绩溪还是近代学者胡适、国家主席胡锦涛、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家乡。距县城12千米,龙川是大坑口的古称。据《龙川胡氏宗谱》载:“东晋散骑常侍胡焱提兵镇守歙州时游观华阳镇龙川(即绩溪县华阳镇,当时隶属歙州),见这里‘东耸龙峰,西侍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蜿蜒而来’,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即刻上书皇帝请求赐居,恩准,遂于咸康三年(337年)举家迁此定居。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里人兵部尚书胡宗宪倡导捐资扩建。原悬挂在宗祠正厅上首的匾额书有“宗祠”两个大字,上款为(明)“嘉靖丁未年(1547)”,下款是“光泽王书”。光泽王乃嘉靖帝之叔父,可见该祠距今已有400多年。此后,宗祠进行过几次修缮,其中较大的一次修缮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因此,主体结构、内部装修仍保持了明代的艺术风格。

龙川胡氏宗祠以其强烈的徽派建筑风韵,屹立在中国古代建筑之林。其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叫人为之惊叹。1988年1月,龙川胡氏宗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如著名建筑师郑孝燮先生在考察龙川胡氏宗祠之后所说的那样:“相见恨晚,这里有看头,不愧为国宝。”

障山大峡谷

障山古称三天子都、三王山、障峰。春秋时吴越以此分界,秦代设立鄣郡,以山命名。障山大峡谷景区地理气候特殊,是为数不多的联合国植物基因库之一,拥有43种珍稀名贵物种。峡谷中谷水清澈透底,瀑布孪生,彩池遍布,好比108个仙女在翩翩起舞,使峡谷水更加迷人。景区中的50多个景点各具特色和传奇,显现出徽州山水的特有灵性和徽文化的浓厚底蕴,其中领袖头像、百丈岩、葫芦潭、冠顶生花堪称“四绝”。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它成为“苏浙沪”的一座天然后花园。百丈岩为一单体巨石,高460米,垂直85°。岩面光滑如镜,如巨钟覆地,高入云天,堪称一绝。2002年5月16日,上海大世纪吉尼斯总部批准百丈岩申报“世界第一巨石”,现已通过地质部检测证实。

江南第一关

“江南第一关”又名瑶瑶岩,在伏岭乡东部,海拔424米。是徽杭古道重要关隘,是清凉峰主要通道。“江南第一关”山势险峻,怪石嵯峨,其中以磨盘石、天冠石、将军石最奇。自岩脚至关口经1400余级台阶。关口刻有“径通江浙”的魏体大字。 “江南第一关”是因太平天国是待王李世贤与1861年率部于此,赞为天险而得名。关门由四根大厂条横架天然岩石构成。门楣西刻“江南第一关”,东刻“徽杭锁钥 同治二年里人建造 邵道棠题”,楷字。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浙江省临安市境内,属浙西与安徽省交界白际山脉北段的一部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是以主峰清凉峰而命名的,清凉峰海拔1784.4米,是临安最高峰,也是浙江省西北部的最高峰,保护区总面积10800hmm。保护区地史古老,地貌类型复杂,地处“江南古陆”的东端。地形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形成北亚热带至暖温带的气候垂直带谱系列和多变的小地形和小气候。因此,完整地保留着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资源和区系成分具有古老性、过度性、多样性、联系广泛及珍稀物种多、密度大等特点,是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难得的保存完好的物种基因库。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千顷塘一带是野生梅花鹿的栖息活动地区,是中国陆地上分布最东、最南的野生种群,是国家极为珍贵的基因多样性宝库。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现有陆生脊椎动物28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余种,特别是黑豹、云豹、苏门羚、猕猴等。有高等植物2000种左右,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种,世界单种属、少种属77个,这充分证明该保护区是个生物多样性的聚集地。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而且珍稀物种也多, 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80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动物有3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梅花鹿、黑麂、云豹、金钱豹、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猕猴、穿山甲、豺、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青鼬 、斑羚 、鬣羚、小天鹅、白枕鹤、鸳鸯、白鹇、勺鸡、褐翅鸦鹃、鸢 、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红隼、草鸮、红角鸮、长耳鸮、领鸺鹠、斑头鸺鹠、虎纹蛙、中华虎凤蝶、尖板曦箭蜓、拉步甲、彩臂金龟等32种

画面定格的瞬间,就是永恒。因为有朋友相伴,旅途才显得乐趣无边。

旅游信息

障山绿茶

障山绿茶生长于海拔600至900米的山坡,叶芽富含多酚类、氨基酸和儿茶素, 属徽茶良种之一。

环境林木葱郁,常年雾海云天,春季阴雨连绵,花草吐香, 鲜叶天然品质特佳,炒青“时雨茶”,属绿茶珍品,条索紧细,形似雨丝,微带白毫,汁醇厚,味芳香,爽口,回味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金黄, 耐冲泡,第6次始淡,第3次最佳。该茶4月中下旬1芽2叶初晨(俗称“莺嘴甲”) 时采摘,每公斤约5000个芽。

临安核桃

徽杭古道逍遥地区四面环山,夏季凉爽、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盛产山核桃已有200多年历史,山核桃壳薄,果仁香脆,含油率67.8-74%、含蛋白质18.3%,还含有许多种维生素,油脂芳香浓郁,有润肠滋补功效,是制作高级糕点和医药工业的上等原料。鲜果经蒸煮、火烙,果壳易嗑,果仁香脆可口。民国时期已畅销杭、嘉、湖等地。

开发保护

徽杭古道保护状况  

名称

级别

主要商品

起源年代

丝绸之路

国际

丝绸制品等

汉朝

茶马古道

省际、国际

茶叶、马匹等

唐宋时期

徽杭古道

地际

盐、茶、山货等

唐朝

景区政策

徽杭古道保护状况  

名称

级别

主要商品

起源年代

丝绸之路

国际

丝绸制品等

汉朝

茶马古道

省际、国际

茶叶、马匹等

唐宋时期

徽杭古道

地际

盐、茶、山货等

唐朝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