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煤田

淮南煤田

目录导航

简介

淮南煤田位于 中国华北 聚煤区南侧 安徽省中北部,以 淮南市为主体,东部伸入滁县地区,西部延展到 阜阳附近,平面呈北西西向长椭圆状,长约100km,宽度20~30km, 面积2500km。为石炭二叠纪 煤田。 煤田因发现及开发从 淮河南岸开始,故名淮南煤田,后经勘探在淮 河北岸更大范围内见 煤,但乃沿用原名。

地质构造

淮南煤田为一轴向北西西的复向斜 构造,主要由上古生界组成,下古生界位于煤田南、北两侧,煤田普遍被 第四系覆盖。煤田南、北边缘有低角度走向 逆断层发育,造成下古生界几度逆覆于上古生界之上。在 复向斜中,有一组北东向的正断层 发育,将上古生界切割成阶梯状块段。石炭二叠纪煤系广泛赋存于复向斜中,并往往形成次一级 褶皱。 燕山期 岩浆活动多以小型 细晶岩、 煌斑岩 岩脉、 岩床侵入 煤系,对 煤层局部有影响。

地质开采条件

淮南煤田一般 开采条件尚可。第四系松散层厚0~800米,由东向由南向北增厚,其中含 砂砾及流砂层,建井需采用特殊凿井法施工。 矿坑充水主要为 大气降水及第四系砂层水的渗入, 水文地质条件比较 简单,但 太原组灰岩 喀斯特水比较复杂,在地层倒转或有 断层联通过,对二叠纪煤层 开采有影响。

煤系

淮南煤田含煤地层为 华北型石炭二叠纪煤系,包括:晚石炭世本溪组、太原组,早二叠世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和晚二叠世上石盒子组。主要含煤 地层为二叠纪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 石炭纪地层基本不含可采煤层。

本溪组: 由 浅海相、近海相薄层 石灰岩和铁铝质 粘土岩组成,一般厚5一10m。

太原组: 由浅海相夹 滨海相石灰岩、 泥岩、 砂岩夹薄煤层组成,石灰岩有10~13层,薄煤层有8~11层,其中1—2层局部可采。一般全组厚100~120m。

山西组: 由滨海相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一般厚60~70m,含煤层1~3层,煤层总厚7m左右。

下石盒子组: 由 陆相泥岩、 粉砂岩、砂岩、鲕状泥岩及煤层组成,厚100~150m。含煤层13~16层,大部可采,煤层总厚18.73m。

上石盒子组: 由陆相砂岩及泥岩 组成,中下部 岩石颜灰,含煤层总厚13.09米;上部岩石为红、绿、黄等杂色 色调,含薄 煤层3~5层,均不可采。全组厚600~800米。

资源

淮南 煤田 煤炭 资源量约66,探明煤炭 储量约15,未探明煤层基本埋深超过1000米, 淮河以南的老 矿区,产出1/3 焦煤和极少量的 气煤;淮河以北的潘集矿区,主产气煤;煤中 灰分以中等偏高为多, 硫分一般较低,属较好的 炼焦用煤。煤系中还 共生有耐火粘土矿,于 谢家集—— 新庄一带已查明储量6淮南老 矿区 煤矿深部 瓦斯含量较高,有效好抽放利用 前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