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口泥是南宋时开始出现的口沿部造型工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口沿变形,此工艺一直使用,又称“衬口泥”,即在杯或圆器皿的口沿下面作成束颈内收的形状,从器外部看是垂直或斜直的,但器内从腹上部向口沿下部逐渐加厚,成凸出半圆状的内壁,特别是把杯,把的重量作用使杯口应力不平衡,造成变形。
待花瓶坯胎干燥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利坯,将坯定好位后,用坯刀分别将坯上、下、内、外,利至高、低、大、小、厚、薄及形状达到标准,分别将瓶的三段部位利好后,先将瓶身放在转盘上,用将泥浆浇在接头处,将瓶底接在瓶身上,用手按紧,用利坯刀将接头处修平,翻过来将瓶内修好,在接头处浇上泥浆,将瓶接上按紧,用坯刀将内外接口修平。利坯时,为测定坯体的厚度,须不时用手轻弹坯体,根据声音判断薄厚,还可用毛笔水,将水由坯体的口沿直线滴滴流下,以观察坯体的厚薄,如水迹均匀说明坯体各部位厚薄一致,反之坯体水迹有显有暗,就说明坯体各部位厚薄不一致,须进一步精修,尤其是薄胎器,要精修至蛋壳一样薄,难度极大。
专指车销盘、碗、壸、杯圆器的外表面,拉制好的坯体待于燥至水分含量16%时,即可利坯修饰,将坯体定位在利坯车中央干燥的泥柱座上,旋转时用手轻拍移动坯体,使坯体轴线与泥柱座的轴线同心,一手扶着坯体,另一手握刀具利削坯体,按先粗后精的规则将坯胎车削至规定尺寸,利削中为了防止坯体表面硬度过大而遗留不平滑的刀痕,可在坯体表面刷补少量的水,软化坯体表面层以减少阻力,为保障形体线条流畅,要选用不同的速度和刀具,但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利坯车转盘靠手工拨动,转盘越转越慢,车刀痕会发生变化,与电动利坯车刀痕不同。
利坯刀是一种用铁片打制的刀具,用它车削旋转的泥坯,使坯体内外形达到标准光洁的技术要求,称为利坯。一般需两次完成,第一次为初利,先将干坯放在利桶上,使其在同心圆上旋转,先将碗底足部分利出一凸起的柄,以为绘制青花时的掌握,然后按碗壁的曲线运刀修口,大致利出碗的外部造型,等碗内青花纹样绘制完毕施釉后进行第二次利坯,把外形利准,掌握好坯体的厚度,器身的坯柄暂时保留,待碗外部青花纹样绘制好并完釉再将足柄利掉,俗称挖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