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村委会

新圩村委会

中文名 新圩村委会
户数 487户
人口数量 2136人
目录导航

基本概要

新圩村委会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南部,毗邻珠海市、坦洲镇,105国道贯穿全村。全村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39人,外来人口7000多人,现辖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均耕地1.3亩,村现有两委干部8人,党员41人,村民代表37人。

经多年的不懈努力,新圩已成为工商业发展为重点的村,村委会现建有40000多平方厂房,有16000多平方商铺,外资企业60多家,其中有11家规模企业。有一所占地60亩的新圩小学,有1200多学生就读。2010年,全村集体总收入815万元,可支配资金572万元,人均年收入12000多元。先后被市、镇授予“广东省卫生村”、“先进妇代会”、“计划生育两无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社会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努力完成各项政治任务

我村平均每年发展新党员1-2名,完成了年度发展基层优秀党员的目标要求;同时,按要求配合完成年度的征兵任务并坚持落实对参军人员实行6000元/年的定额补助。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认真严格贯彻落实《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2010年查环查孕率达98.2%,计划生育率达100%。

经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村两委干部紧紧围绕上级政府“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中心工作要求,一心一意谋发展。预计全年工业产值约人民币9亿元。能超额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年度工业产值8.7亿元,约比上年同期增10.5%左右。村集体总收入预计约925万元,可支配资金约57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完成本村金湾建材市场商铺的建设工作,为村集体经济渐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已有13500㎡的商铺全部竣工,并已全部办理房产证件,已全面进行招商工作。

农村及环境整治工作进展喜人

在镇政府及镇农办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共投入230万元,完成新圩村金沙路的水泥路面建设,共长1000米,宽13米,同时配套了路灯及人行道;投入100多万元,完成全新圩8个自然村的农村道路建设,共建长7.5公里、宽4米的水泥道路工程。为减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村委会还投入30万元在105国道旁边建设一条辅路,专供新圩小学师生及鹤湾派出所员工使用。

积极协助配合镇政府开展的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的建设工作。河涌整治工程已圆满竣工。安置村民的回迁建房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同时,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还完成了鸦岗运河口、水截头运河口等两座危桥的重建工程。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

全村符合年龄的农村老人每月可按时领取735元的养老保险金,村委会同时每月派发老人福利每人20斤米,1斤花生油及现金100元。逢节日还为本村老人送上慰问品。实施农村股份制,本村户籍的村民人均有耕地面积约1.3亩,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耕有其田”的安逸生活。此外我村还参照镇政府的奖励标准,坚持每年度考取入读各类大学的本村户籍子弟给予相应奖励助学。

社会治安形势稳定

村委会每年投入近130万元用于社会治安管理。全村配套7个治安岗亭,10台摩托车,实行24小时巡逻值班制度。确保村民安居乐业,企业安心生产经营,有力地维护好本村的社会治安工作,确保了一方平安。坚持依法调解的原则,2014年我村劳动调解委员会共调解劳资纠纷,完满化解劳资争议。较好地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2014年止,我村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和重大恶性案件,没有发生群体民上访事件。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094亩(其中:水田3054亩,旱地40亩),人均耕地0.65亩,主要种植优质水稻、蚕豆等作物;拥有林地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1亩,主要种植桃子、梨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27.3亩,其中养殖面积427.3亩;其他面积3003.7 亩。有勤劳、善良、质朴的人民群众(劳动者)、有土质较好的土壤(适应种植优质水稻、葡萄、蔬菜等)、水质较好的水面鱼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信号、通电话五通,有路灯。全村有1117户通自来水,有1117户通电,有108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8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96.7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5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13户(分别占总数的85.58%和72.78%)。

该村到沿江乡的道路为砂石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公里,距离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73辆,拖拉机33辆,摩托车46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094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05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4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1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6户。全村有9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有9个自然村已通路;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灯。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7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2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20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90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32万元,占总收入的23.85%;畜牧业收入885 万元,占总收入的22.6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901头,肉羊58头,家禽(鸡、鸭、鹅)19343只;渔业收入276万元,占总收入的7%;第二、三产业收入1814万元,占总收入的46.5%;工资性收入292万元,占总收入的7.47%。农民人均纯收入4106.2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养殖、建筑业(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9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26人(占劳动力的9.04%),在省内务工212人,到省外务工14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优质水稻、优质鱼、生猪,产品主要销往本县内。2006年主要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1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8.85%。该村目前正在计划2007年年底发展葡萄园苗木基地建设。拥有企业 1 个,企业名称为晔康管业,主要生产PVC管材,该企业吸纳本村剩余劳动力25人,为本村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有效的推动我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190户,共乡村人口4840人,其中男性2383人,女性2457人。其中农业人口4835人,劳动力286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1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83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360户。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圩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沿江一中二中。该村距离小学校0.30公里,距离中学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485人,中学生255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13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044.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7362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68.95万元,有固定资产126.16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7.96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集体经济来源少,集体经济薄弱,难于开展工作;2、村民文化素质较低,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安于现状;3基础设施条件差;4经济发展缓慢。。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1、以种植为主,发展优质品种,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2、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带动的方式发展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3发展种植、养殖,扩大二、三产业就业人数;4、引进优良品种,转移剩余劳动力; 5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

该村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570.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42.00万元,畜牧业收入1625.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280头,肉牛40头,肉羊109头); 林业收入0.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3557.00万元,工资性收入63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36.00元,农民收入以农、牧、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38.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28人 ,在省内务工205人,到省外务工97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