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袭

中文名 掩袭
详细解释 突然袭击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词目】掩袭

【拼音】yǎn xí

【详细解释】

晋 陈寿《三国志》是仪胡综传:“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将。”

《梁史》列传第二十六:“陈庆之闻后,率军掩袭,魏军皆降。”

《南史》:“魏上党王元天穆又攻拔大梁,分遣王老生、费穆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庆之随方掩袭,并降,天穆与十馀骑北度河。”

《梁书·武帝本纪》:“遂使滔天羯寇,承间掩袭,鹫羽流王屋,金契辱乘舆,涂炭黎元,黍离宫室。”

《隋书·高颎列传》:“量彼收积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

《兵典》:“既而率众东过,高丽出兵掩袭辎重,仲文回击,大破之。”

唐 杜佑 《通典》卷第一百四十八:“设伏引敌斗袭其营 示退乘懈掩袭 敌退追奔” 

《北史·赵仲卿传》:“朝廷虑达头掩袭启民,令仲卿屯兵二万以备之,代州总管韩洪、永康公李药王、蔚州刺史刘隆等,将步骑一万镇恒安。”

《宋书·索虏传》:“芮芮此春因其来掠,掩袭巢窟,种落畜牧,所亡太半。”

《太平广记》第一百八十九:“李靖、张公谨于定襄谋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宽。选精骑,赍二十日粮,乘间掩袭,遇其斥候,皆以俘随,奄到纵击。”

《宋史》列史第六十八之杨允恭传:“允恭集水军,造轻舠,掩袭其首,斩之。”

《武经总要》:“孝宽知其离阻,日出奇兵掩袭,擒道常及琛等,崤渑遂清。”

《取陈策》:“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

《太平寰宇记》:“昔桓温驻赭圻,恒惧掩袭。此圻宿鸟所栖,中宵鸣惊。温畏官军至,一时惊溃。既定,乃群鸟惊噪,故相传为战鸟山。”

《旧唐书》卷一:“十二月丙申,永安王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总管于筠为刘武周将宋金刚掩袭,并没焉。”

《旧唐书》卷八十七:“至叶叶水,而贼保马头川,于是选精卒一万人、马三千匹驰掩袭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诘朝至城西十里。”

《大六壬》:“然课中未尽之理,今再缕析之:干为武昌,支为邾城,三传回还,干上贵人,自干传支,贼兵必然游走而掩袭邾城。”

《大唐卫公李靖兵法》:“凡是贼徒,好相掩袭。”

《大唐卫公李靖兵法》:“其游弈马骑,昼日游弈候视,至暮速作食,吃讫,即移十里外止宿,虑防贼徒暮闲见烟火,夜深掩袭捉将。”

《洪秀全演义》:“恐杨秀清乘机掩袭,故不敢远离。”

叶圣陶《恐怖的夜》:“全市沉寂,他们在衔枚疾走,预备掩袭么?”

【反义词】 偷袭、狙击

【相关词语】掩其无备

《旧唐书·李密传》:“若经城勿攻,西入长安,掩其无备,天子虽还,失其襟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