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

品牌 少年儿童出版社
文学体裁 小说
页数 122页
出版时间 1978
装帧 平装
定价 16
类别 科学、幻想
目录导航

内容介绍

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作者叶永烈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写于1961年。[5]我社在1978年出版了《小灵通漫游未来》,曾产生广泛的影响,并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作者在1984年续写了《小灵通再游未来》。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作者又续写了《小灵通三游未来》。2000年,我社把《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合并为《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引起广泛关注,并于2002年12月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为了满足广大小读者的需要,我社这次请作者对《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度进行修改,精心装帧,分为典藏版和最新版两册出版。典藏版收入《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小灵通再游未来》;最新版收入《小灵通三游未来》。书中新增许多附录,介绍《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帮助读者更好阅读《小灵通漫游未来》。

图书目录

小灵通漫游未来

开头的话

丢了宝贝

奇遇

奇怪的船

奔向未来市

水滴一样的汽车

“铁蛋”

在小虎子的房间里

人造器官

塑料世界

一顿希奇的中饭

奇妙的去污油

有趣的新型电影

不夜城

未来市的学校

天听人话

魔术般的工厂

斗大的字都错了

农厂里的奇迹

未来市的过去

坐上了火箭

小灵通的来信

小灵通再游未来

开头的话

喜从天降

飞往未来市

久别重逢

电子报纸

立等可取

一顿希奇的晚饭

铁灵通

假的像真的一样

铁蛋的“小兄弟”

空中散步

静静的世界

有趣的小插曲

急惊风遇上慢郎中

一举两得

地下禁区

历史的画廊

尾声

小灵通三游未来

开头的话

穿越时光隧道

奇特的“直呼电话”

见面时行“刷卡礼”

小虎子成了“天才”

“假如记忆能够移植”

机器理发店

来到“穿梭机机场”

我成了“贵宾”

“飘”进未来号空间站

一顿希奇的“太空餐”

神秘兮兮的游泳池

难忘的太空之夜

金山上的新居

家庭办公室

未来市也有“焦点访谈”

湖心岛上的动物园

神秘的“CL研究所”

两位小公民的来历

玻璃天花板上的黑影

“湖底宾馆”奇梦

“缩睡椅”

铁蛋“误入禁区”

三条腿的怪人

外星人的来历

让未来告诉历史

后记

作者简介

叶永烈叶永烈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自传《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以及《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行走美国》《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我的台湾之旅》《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和记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等。

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还著有《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等传记。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图书前言

图书说明

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的第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写于1961年秋,当时我21岁,还在北京大学上学。《小灵通漫游未来》在当时未能出版。尘封了 17年之后,在1978年那《科学的春天》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印了150万册,根据《小灵通漫游未来》改编的四种版本的连环画,总印数也达到150万册,一下子成了“超级畅销书”。

创造纪录

《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发行量300万册,至今仍雄踞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

《小灵通漫游未来》连获大奖:1980年荣获中国儿童文学 创作的最高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如今已经拥有一亿用户。

热销

在1961年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在1984年写出了续篇《小灵通再游未来》,在2000年写出《小灵通三游未来》。这三部作品通过心明眼亮的小记者小灵通三次访问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未来世界的立体图景。可以说,这三部作品描绘了一幅充满细节的长卷——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像这样全面、形象地展现未来的作品,在众多的中国科幻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

2000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把《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合在一起,出版了《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并在全国十六个城市举行签名售书,很快就销售一空。 2005年8月5日,《南京晨报》刊出了记者朱海永采写的《谁家有(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报道,反映南京的读者刘先生一直想买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可找遍了南京城也没有买到这本书。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定在2006年又一次推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次出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分为两册,即“典藏版 ”和“最新版”。“典藏版”收入《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小灵通再游未来》,“最新版”收入《小灵通三游未来》。“典藏版”和“最新版”都新增了附录,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历史背景。

“典藏版”新增加《一个预言家的愉悦》,详细“考证”了作者1961年所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许多科学预言被后来的科学技术所证实的种种事例,同时还配上实物照片。 “最新版”的附录《(小灵通漫游未来)创作历程》详细回顾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四十多年的。

《“未来的梦”——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是作者与白岩松关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对话;《“小灵通”成为手机著名商标》则讲述了小灵通从小记者“转行”成为手机著名商标的有趣故事;《读者眼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收录了许多《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老读者对这本书的有趣的回忆。

插图

另外,邀请上海著名漫画家杜建国先生为《小灵通漫游未来》插图——他在1978年、1984年曾经分别为《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小灵通再游未来》画了精美的插图,这一次重执画笔,再次为《小灵通三游未来》绘图,在此谨表谢意。 我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一手培养起来的作者。1959年,19岁的我把平生的第一部书稿投寄给少年儿童出版社时,就得到了热情的首肯,不仅迅速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而且在1960年约我为《十万个为什么》撰稿,使我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四十多年来,尽管少年儿童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已经换了好几茬,但是和我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小灵通漫游未来》“典藏版”和“最新版”出版之际,我谨对少年儿童出版社多年来的帮助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精彩内容

概述

在写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的第二年,完成了另一部新著——《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漫游未来》虽然直到1978年才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但是一出版就印了300万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小灵通”是该书中的形象。《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成于1961年秋,书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报道未来科学技术。《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国“文革”后出版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一下子印了一百几十万册,成了当时的畅销书。后来,以展望新的技术革命的灿烂前景为主线,叶永烈又创作了《小灵通再游未来》, 于1984年出版。

主要内容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通过眼明手快的小记者小灵通漫游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对未来作全景式的“扫描”。 有一些科学幻想已经实现,或者即将实现:

小灵通前往“未来世界”,乘的是“原子能气垫船”。如今,气垫船已经很普通,从上海至宁波,从深圳到珠海,每天都有“飞翔船”往返。所谓“飞翔船”,也就是气垫船。当然,小灵通乘的以原子能为动力的大型气垫船,虽然还没有出现在世界上,但是已经不很遥远了。

小灵通手腕上戴的“电视手表”,已经接近于变成现实,如今,“掌上微型电视机”已经商品化。更小的手表大小的微型电视机的诞生,指日可待。

小灵通在未来世界乘坐的“飘行车”,不仅能在地面行驶,而且能够在空中“飘行”。这种“飘行车”,也许会在21世纪出现。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写到的“环幕立体电影”,如今已经变为现实。把小轿车驶进电影院,坐在车里看电影,这些已经实现——虽说并不那么普遍,但是毕竟有了。

小灵通见到小虎子的“老爷爷”(曾祖父)下棋不戴眼镜,很吃惊。一问小虎子,这才明白:“他的眼睛不花,那是因为他眼睛里装了老花眼镜。镜片是嵌在眼睛里的,所以你看不出来他戴眼镜。我的爸爸的眼睛里也嵌着镜片,不过,他嵌的是近视镜片。”这种“嵌在眼睛里的眼镜”,如今比比皆是——隐形眼镜。

片段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写及“未来市农厂”,在巨大的玻璃温室里,工厂化生产农产品。这样的“农厂”,如今已经有了。当然,书中所写的“一个月可以收一次苹果,半个月可以收一次甘蔗,10天可以收一次白菜、菠菜,而韭菜在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割一次”,还有那“红红的苹果,比脸盆还大,黄澄澄的橘子像一只只南瓜”,“切面圆圆的像张圆桌面”的西瓜……则尚需努力,才能变为现实。

《小灵通漫游未来》中还有许多科学幻想,尚待21世纪实现。比如,天气完全由人工控制,晴雨随意,“天听人话”;天空上高悬人造月亮,从此都市成了真正的不夜城;家家都有机器人充当服务员;人的器官可以像机器零件一样调换,从此人“长生不死”……

“飘行车”、人造器官、家用机器人、环幕立体电影、生产蔬果的“农场”……今天虽然已不再新鲜,但在当年的孩子眼里,是多么奇妙多么令人神往,而那个能够穿梭时空、四处走访的“小记者”兼“小旅行家”——小灵通,又是多么令人羡慕。

《小灵通漫游未来》同时给叶永烈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并成为他由科普创作迈向科幻创作的重要转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短短几年中,发表了近200万字的科幻小说,每年要出版4—5部科幻新著,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作品所开拓的题材领域,在中国科幻界都无人能敌。

图书影响

作者在这本前后历时四十多年所写的作品中,塑造了眼明心亮的小记者小灵通的可爱形象,通过小灵通三度漫游未来市的种种见闻,多角度、全方位、生动有趣地展示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未来是希望的所在。这本充满希望的好书,会给你鼓舞,知识,幻想,力量。

编辑推荐

《小灵通漫游未来》(最新版)是叶永烈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连获大奖:1980年荣获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发行量至今仍雄居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最新版)的小灵通手机拥有一亿用户!

文摘

书摘

“刷”的一声,“大龙虾”打开透明的舱盖。铁蛋坐在前面驾驶员的座

位上,我坐到后面乘客的座位。

我上了“大龙虾”之后,“刷”的一声,透明的舱盖自动盖上。只听见

铁蛋说了声“起飞”,“大龙虾”先是朝上一蹦,然后“嗤”的一声迅速伸

出翅膀,飞离阳台。

“铁蛋,这‘五用车’怎么会蹦?”我问铁蛋。

我记得,第一次去未来市的时候,坐的是水滴形状的“飘行车”。那“

飘行车”能够在公路上飞快地“飘”着前进,也能在河面、海面上飘行;

我记得,第二次去未来市的时候,不见“飘行车”了。因为“飘行车”

往下喷气,把泥沙吹起来,易造成污染。我改坐大龙虾般的“五用车”。那

“五用车”有轮子,能够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飞驶,也能伸出“腿”爬山,

还能在空中飞、水上行,甚至在水面下潜行。

“如今,‘五用车’都改成‘七用车’了!”铁蛋告诉我,“七用车”

比“五用车”多了两种功能:一是多了四个吸盘,可以吸附在墙上。这样,

家家户户可以把车吸附在大楼的外墙上,解决了停车场过分拥挤的问题;二

是会蹦,遇上堵车,可以“蹦”过去。

记得,我第一次去未来市,是乘原子能气垫船从海上到达未来市:

记得,我第二次去未来市,是乘“五用车”从空中飞抵未来市:

这一回,铁蛋驾驶着“七用车”,竟然朝着一座高山飞去。

这是一座陡峭险峻的高山。除了悬崖顶上有几棵青松、崖底溪边有点绿

草之外,一片青灰色。这里不见人烟,偶尔有小鸟飞过。我真不知道铁蛋驾

着“七用车”到这里干什么?!

我正困惑不解之际,铁蛋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叫“芝麻开门”似的。突

然,两块悬崖之间,出现一个硕大的山洞,洞口刻着四个大字:“时光隧道

”!

铁蛋一摁驾驶座前控制台上的一个圆钮,“七用车”就自动钻进了“时

光隧道”。

P17

序言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的第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写于1961年秋,当时我21岁,还在北京大学上学。《小灵通漫游未来》在当时未能出版。尘封了17年之后,在1978年那“科学的春天”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印了150万册,根据《小灵通漫游未来》已经出的四种版本的连环画总印数也达到150万册,一下子成了“超级畅销书”。

《小灵通漫游未来》创造了三项纪录:

《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发行量300册,至今仍雄踞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

《小灵通漫游未来》连获大奖:1980年荣获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如今已经拥有一亿用户。

在1961年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我在1984年写出了续篇《小灵通再游未来》,在2000年写出《小灵通三游未来》。这三部作品通过心明眼亮的小记者小灵通三次访问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未来世界的立体图景。可以说,这三部作品描绘了一幅充满细节的长卷——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像这样全面、形象地展现未来的作品,在众多的中国科幻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

2000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把《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合在一起,出版了《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并在全国十六个城市举行签名售书,很快就销售一空。

2005年8月5日,《南京晨报》刊出了记者朱海永采写的《谁家有(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报道,反映南京的读者刘先生一直想买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可找遍了南京城也没有买到这本书。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定在2006年又一次推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次出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分为两册,即“典藏版”和“最新版”。“典藏版”收入《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小灵通再游未来》,“最新版”收入《小灵通三游未来》。“典藏版”和“最新版”都新增了附录,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历史背景。

“典藏版”新增加《一个预言家的愉悦》,详细“考证”了作者1961年所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许多科学预言被后来的科学技术所证实的种种事例。

“最新版”的附录《(小灵通漫游未来>创作历程》详细回顾了《小灵通漫游未来》40多年的创作经过;《“未来的梦”——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是作者与白岩松关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对话;《“小灵通”成为手机著名商标》则讲述了小灵通从小记者“转行”成为手机著名商标的有趣故事。《读者眼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收录了许多《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老读者对这本书的有趣的回忆。

这次,《小灵通漫游未来》收入《叶永烈文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叶永烈

2010年5月1日于上海“沉思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