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又名《基督山复仇记》)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杰出作品。本书讲述了十九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邓蒂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料。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使其成为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很强的艺术魅力。
1815年2月底,法老号远洋货船的年轻代理船长爱德蒙·唐泰斯回到马塞港。老船长勒克莱尔病死在途中,他曾托唐泰斯把船开到一个小岛上去见囚禁中的拿破仑,拿破仑委托唐泰斯捎一封密信给他在巴黎的亲信。唐泰斯这次回国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他已经准备好要和相爱多年的女友梅尔塞苔丝结婚,然后一同前往巴黎。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场厄运正等待着他。在货船上当押运员的唐格拉尔一心要取代唐泰斯的船长地位,唐泰斯的情敌费尔南也对他又嫉又恨。结果两个人勾结到一起,费尔南把唐泰斯的一张告密条送到了当局的手中。5月,正当唐泰斯举行婚礼之际,他被逮捕了。审理这个案子的是代理检察官维尔福,他发现密信的收信人就是自己的父亲诺瓦蒂埃·德·维尔福,为了确保自己的前途,他宣判唐泰斯为极度危险的政治犯,并将其打入孤岛上的伊夫堡监狱。
唐泰斯在死牢里度过了14年的时光,开始的时候他坚信自己的清白,总以为检察官有一天会出现在他面前,宣布他无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失望了,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然而他对未婚妻的思念支撑着他活下去。有一天,他突然听见有人在近旁挖掘的声音,原来是隔壁牢房的法利亚神甫在挖地道,因为神甫的计算错误,地道的出口开在了唐泰斯的牢房。两人相遇后,老神甫帮助他分析了他的遭遇,唐泰斯开始意识到陷害自己的仇人是谁了。在神甫的教授下,唐泰斯还学会了好几种语言,并得知了一个秘密:在一个叫作基督山的小岛上埋藏着一笔巨大的财富。
有一天,法里亚神甫因蜡屈症发作去世了,唐泰斯钻入准备运送神甫死尸的麻袋中,狱卒并没有察觉,将他当作尸体扔进了大海。唐泰斯用小刀划破麻袋,游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岛上。次日,一只走私船救了他,他很快和同船员们成了朋友。他利用四处游荡的机会,在基督山岛发现了宝藏:一个大柜分隔成3个部分,分别装着古金币,金块,以及钻石、珍珠和宝石。唐泰斯一下就成了一个亿万富翁,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复仇。为此,他要回到社会里去重新获得地位、势力和威望,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钱才能使人获得这一切,钱是支配人类最有效和最伟大的力量。此时的唐泰斯已经是一个新人了:有渊博的知识、高雅的仪态和无数的财富,深谋远虑,内心充满了仇恨。
通过多方打探,他核实了唐格拉尔、费尔南和维尔福陷害自己的实情,并得知自己的未婚妻梅尔塞苔丝已经同费尔南结了婚,而自己的老父亲在病中抑郁而死,他的仇恨之火越燃越旺,但他还要为复仇做许多准备工作!8年之后,唐泰斯回到了巴黎。他化名为基督山伯爵,身份是银行家。此时,维尔福是巴黎法院检察官,唐格拉尔成了银行家,费尔南成了莫尔塞夫伯爵,三人都飞黄腾达,地位显赫。
在复仇之前,唐泰斯决定先要报恩。法老号的船主是一个忠厚、勇敢而且热情的人。他曾在唐泰斯落难时为他四处奔波,还帮他照顾年迈的父亲。后来莫雷尔先生破产了,绝望当中,他准备自杀。唐泰斯知道之后,替他还清了债务,送给他女儿一笔优厚的嫁妆,还送给他一艘新的法老号。然后,唐泰斯说:“我已经借天主之手报答了恩人;现在复仇之神授我以他的权力,命我去惩罚仇人!”在报答了曾在他危难之际给过他无私帮助的人之后,唐泰斯开始一步步准备自己的复仇计划了。
基督山伯爵的目标首先是费尔南。费尔南为了谋取一切之私利可以说是坏事做尽,此时他更名换姓,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基督山伯爵早就摸清了他的底细,伯爵借他人之手在报纸上披露了费尔南20年代在希腊出卖和杀害了阿里总督的事实,引起了议员们的质询。在听证会上,基督山伯爵收养的阿里总督的女儿海黛出席作证,揭发了费尔南在与土耳其人的无耻的交易的中,不但把城堡拱手相让,而且把他的恩主杀害,并把恩主的妻子、女儿作为一部分战利品,卖得40万法郎的罪行。审查委员会断定费尔南犯了判逆罪和暴行迫害罪,这使得费尔南名誉扫地,狼狈不堪。费尔南本来寄希望于儿子阿尔贝,希望他能够同基督山伯爵决斗,以此雪“耻”,但他的妻子(唐泰斯的未婚妻梅尔塞苔丝)早就认出了基督山伯爵就是唐泰斯,她把真相告诉了阿尔贝。最后阿尔贝不顾自己的名声,与基督山伯爵讲和,并决定同母亲一起抛弃沾满了鲜血的家产,不辞而别。无奈之下,费尔南只有自己去找基督山伯爵决斗。决斗时,基督山伯爵用很冷淡的口吻嘲讽地说:“您不就是那个在滑铁卢之战前夕开小差逃走的小兵费尔南吗?您不就是那个在西班牙当法军向导和间谍的费尔南中尉吗?您不就是那个背叛、出卖并谋害自己恩主的费尔南中将吗?而这些个费尔南加起来,不就是现在身为法国贵族议员的您吗?”最后,基督山伯爵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费尔南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正遇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离家出走,一个去乡下隐居,一个去投军,极度害怕与绝望使得他开枪自杀了。
基督山伯爵的第二个仇人就是唐格拉尔。唐格拉尔在法军入侵西班牙时靠供应军需品发了横财,他的银行可以支配几百万法郎的资产。基督山伯爵为了取得唐格拉尔的信任,拿出欧洲大银行家的三封信。在唐格拉尔那里开了三个可以“无限透支”的帐户,慑服了唐格拉尔。之后他又收买了电报局的雇员,发了一份虚报军情的电报,诱使唐格拉尔出售债卷,折损了一笔巨款。基督山伯爵于是将一个逃犯——维尔福和唐格拉尔夫人的私生子安德烈亚·卡瓦尔坎蒂打扮成意大利亲王的儿子,并介绍给唐格拉尔。为了避免银行的倒闭,唐格拉尔将女儿欧仁妮嫁给了“亲王之子”。在婚礼上,宪兵逮捕了这个逃犯,让唐格拉尔出了大丑。在无奈之下,唐格拉尔窃取了济贫机构的500万法郎逃往意大利。途中,他落在了基督山伯爵的强盗朋友路易吉·万帕的手上。他们先把他饿得半死,然后以10万法郎的高价向他出售一顿饭,直到把他的500万法郎全部都榨光。唐格拉尔被迫为自己所犯的罪行忏悔,而此时基督山伯爵出现了,向他公开了身份,说:“我就是那个被你出卖和污蔑的人。我的未婚妻被迫改嫁,我的父亲被你害得饿死。我本来也应该让你死于饥饿,但我饶恕你!”唐格拉尔听后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缩成一团。随后,基督山伯爵给了他5万法郎让他自谋生路。唐格拉尔饱受折磨和惊吓,他的头发全白了。
基督山伯爵现在全心对付维尔福,揭开旧事,让他受精神折磨。然后,基督山伯爵巧妙利用维尔福的后妻。借用她手,毒死了维尔福的一些家人,让维尔福与后妻相互残杀。维尔福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纠缠、被各色人等揭发。他知道自己落入复仇之神的手里,任人鱼肉。失败落魄的维尔福回到家中,发现妻子因为罪行败露服毒身亡,并且毒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处于巨大打击之下的维尔福又看到基督山伯爵出现,并且表明身份,他崩溃了。
基督山伯爵大仇已报,他深深地感谢上帝。在他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秉承上帝的旨意,假基督之手在人间扬善惩恶。他说:“现在我的工作完成了,我的使命也终止了。别了,巴黎!”于是,他同海黛远走高飞了。[5]
基督山伯爵
初期灵感
1841年,大仲马重游意大利,在佛罗伦萨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每个星期六都到热罗姆——拿破仑·波拿巴亲王府上做客。拿破仑一世的弟弟曾委托大仲马陪他儿子同游厄尔巴岛。1842年6月28日,大仲马和十九岁的小亲王抵达费拉约港,在当地人的推荐下得知基督山岛。小岛的名字引起了大仲马作为小说家的无限遐想,由此有了创作小说的念头。
1843年,回到巴黎的大仲马在出版商的劝说下,决定写一部以巴黎为背景的当代题材小说,主人公就叫基督山伯爵。他曾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杂谈录》中写下最初的写作提纲。 [6]
轮廓构思
在写作助手奥古斯特·马凯的建议下,大仲马决定花相当的篇幅去写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被出卖以及在狱中的生活等情节,使小说大致分为三部分,故事发生在三个城市:马赛、罗马和巴黎。期间,大仲马在《巴黎警署档案回忆录》中看到了一个复仇故事,并曾在小说1846年版本中插入了这个故事。
拿破仑专政时代,巴黎一家咖啡馆的老板马蒂厄·卢比昂和三个同伙,出于嫉妒跟刚订婚的年轻鞋匠弗朗索瓦·皮科开了个恶意的玩笑,诬告他是英国人和波旁王朝复辟势力的奸细。皮科当即被捕,从此音讯杳然。他被囚禁在戒备森严的费内斯特雷尔堡监狱,直到1814年拿破仑被迫退位、流放厄尔巴岛以后,才从待了七年的监狱获释。
由于同狱的一位意大利神甫在临终前把遗产留给了他,他出狱后去意大利拿到这笔遗产,变得非常富有。他化名约瑟夫·拉尔谢回到巴黎,得知当年的未婚妻听说他的死讯后,嫁给了害得他家破人亡的仇人卢比昂。他随即去卢比昂的家乡尼姆,化装成意大利神甫,从一个名叫安托万·阿吕的人嘴里,套出了卢比昂三个同伙的名字。
他返回巴黎后,进了卢比昂店里当伙计,着手实施复仇计划。不久以后,卢比昂的一个同伙尚巴尔被捅死在艺术桥上,短刀插在死者身上,刀柄上写着:第一个。皮科物色了一个获释的苦役犯,让他伪装成富有的侯爵,娶了卢比昂的女儿为妻。随后皮科又放火烧了卢比昂的咖啡馆,并杀死了那第二个同伙,遮盖尸体的黑布上写着:第二个。卢比昂夫人伤心过度而去世。皮科被卢比昂识破身份后,手刃卢比昂报仇雪恨,但他也被在场的阿吕刺死。阿吕逃往英国定居,直到1828年临终前,才向神甫说出事情经过。神甫将记录交给巴黎警署保存,身为巴黎警署档案保管员的珀歇看到存档的案情记录后,将其写进了回忆录中。
大仲马根据这个素材,构思了整部小说的轮廓。鞋匠皮科在小说中成了水手唐戴斯,故事的背景也改在风光绮丽的马赛港。大仲马不愿意让小说中的冤狱发生在拿破仑帝国时代,于是把故事的时间往后挪到王朝复辟时代,让唐戴斯成为波旁王朝冤狱的受害者。皮科的那几个仇人,则从市井平民变成了七月王朝政界、金融界和司法界的显要人物。 [7]
为写作小说,大仲马前往马赛重游加泰罗尼亚渔村和伊夫堡,从而酝酿出唐戴斯远航归来乃至于受冤入狱等场景,并结合现实人物法里亚神甫,写成了《基督山伯爵》。[6]
第1章 | 船抵马赛 | 第41章 | 介绍 | 第81章 | 退休面包铺老板的房间 |
第2章 | 父与子 | 第42章 | 贝尔图乔先生 | 第82章 | 撬锁夜盗 |
第3章 | 卡塔罗尼亚人 | 第43章 | 奥特伊别墅 | 第83章 | 天主的手 |
第4章 | 阴谋 | 第44章 | Vendetta | 第84章 | 博尚 |
第5章 | 婚宴 | 第45章 | 血雨 | 第85章 | 旅行 |
第6章 | 代理检察官 | 第46章 | 无限贷款 | 第86章 | 审判 |
第7章 | 审讯 | 第47章 | 灰斑马 | 第87章 | 挑衅 |
第8章 | 伊夫堡 | 第48章 | 思想意识 | 第88章 | 侮辱 |
第9章 | 订婚之夜 | 第49章 | 海黛 | 第89章 | 夜 |
第10章 | 杜伊勒利宫的小书房 | 第50章 | 莫雷尔一家 | 第90章 | 决斗 |
第11章 | 科西嘉的吃人巨妖 | 第51章 | 皮拉姆斯和西贝斯 | 第91章 | 母与子 |
第12章 | 父子俩 | 第52章 | 毒物学 | 第92章 | 自杀 |
第13章 | 百日 | 第53章 | 《恶魔罗贝尔》 | 第93章 | 瓦朗蒂娜 |
第14章 | 愤怒的囚徒和疯癫的犯人 | 第54章 | 多头和空头 | 第94章 | 吐露真情 |
第15章 | 三十四号和二十七号 | 第55章 | 卡瓦尔坎蒂少校 | 第95章 | 父与女 |
第16章 | 一位意大利学者 | 第56章 | 安德烈亚·卡瓦尔坎蒂 | 第96章 | 婚约 |
第17章 | 神甫的房间 | 第57章 | 苜蓿地 | 第97章 | 通往比利时的路上 |
第18章 | 宝藏 | 第58章 | 诺瓦蒂埃·德·维尔福先生 | 第98章 | 钟瓶旅馆 |
第19章 | 第三次发病 | 第59章 | 遗嘱 | 第99章 | 法律 |
第20章 | 伊夫堡的坟场 | 第60章 | 急报 | 第100章 | 露面 |
第21章 | 蒂布朗岛 | 第61章 | 驱鼠妙法 | 第101章 | 蝗虫 |
第22章 | 走私贩子 | 第62章 | 幽灵 | 第102章 | 瓦朗蒂娜 |
第23章 | 基督山岛 | 第63章 | 晚宴 | 第103章 | 马克西米利安 |
第24章 | 神奇的景观 | 第64章 | 乞丐 | 第104章 | 唐格拉尔的签字 |
第25章 | 陌生人 | 第65章 | 夫妇间的一幕 | 第105章 | 拉雪兹神甫公墓 |
第26章 | 杜加桥客店 | 第66章 | 婚姻计划 | 第106章 | 财产分割 |
第27章 | 往事的追述 | 第67章 | 检察官的办公室 | 第107章 | 狮穴 |
第28章 | 监狱档案 | 第68章 | 一次夏季舞会 | 第108章 | 法官 |
第29章 | 莫雷尔公司 | 第69章 | 侦查 | 第109章 | 开庭 |
第30章 | 九月五日 | 第70章 | 舞会 | 第110章 | 起诉书 |
第31章 | 意大利:水手辛巴德 | 第71章 | 面包和盐 | 第111章 | 赎罪祭礼 |
第32章 | 苏醒 | 第72章 | 德·圣梅朗夫人 | 第112章 | 启程 |
第33章 | 罗马强盗 | 第73章 | 诺言 | 第113章 | 往事 |
第34章 | 露面 | 第74章 | 维尔福家族墓室 | 第114章 | 佩皮诺 |
第35章 | 锤刑 | 第75章 | 会议纪要 | 第115章 | 路奇·王霸的菜单 |
第36章 | 罗马狂欢节 | 第76章 | 小卡卡瓦尔坎蒂的进展 | 第116章 | 宽恕 |
第37章 | 圣塞巴斯蒂安的陵墓 | 第77章 | 海黛 | 第117章 | 十月五日[8] |
第38章 | 约会 | 第78章 | 约阿尼额专讯 | ||
第39章 | 宾客 | 第79章 | 柠檬水 | ||
第40章 | 早餐 | 第80章 | 控告 |
第1章 | 船抵马赛 | 第41章 | 介绍 | 第81章 | 退休面包铺老板的房间 |
第2章 | 父与子 | 第42章 | 贝尔图乔先生 | 第82章 | 撬锁夜盗 |
第3章 | 卡塔罗尼亚人 | 第43章 | 奥特伊别墅 | 第83章 | 天主的手 |
第4章 | 阴谋 | 第44章 | Vendetta | 第84章 | 博尚 |
第5章 | 婚宴 | 第45章 | 血雨 | 第85章 | 旅行 |
第6章 | 代理检察官 | 第46章 | 无限贷款 | 第86章 | 审判 |
第7章 | 审讯 | 第47章 | 灰斑马 | 第87章 | 挑衅 |
第8章 | 伊夫堡 | 第48章 | 思想意识 | 第88章 | 侮辱 |
第9章 | 订婚之夜 | 第49章 | 海黛 | 第89章 | 夜 |
第10章 | 杜伊勒利宫的小书房 | 第50章 | 莫雷尔一家 | 第90章 | 决斗 |
第11章 | 科西嘉的吃人巨妖 | 第51章 | 皮拉姆斯和西贝斯 | 第91章 | 母与子 |
第12章 | 父子俩 | 第52章 | 毒物学 | 第92章 | 自杀 |
第13章 | 百日 | 第53章 | 《恶魔罗贝尔》 | 第93章 | 瓦朗蒂娜 |
第14章 | 愤怒的囚徒和疯癫的犯人 | 第54章 | 多头和空头 | 第94章 | 吐露真情 |
第15章 | 三十四号和二十七号 | 第55章 | 卡瓦尔坎蒂少校 | 第95章 | 父与女 |
第16章 | 一位意大利学者 | 第56章 | 安德烈亚·卡瓦尔坎蒂 | 第96章 | 婚约 |
第17章 | 神甫的房间 | 第57章 | 苜蓿地 | 第97章 | 通往比利时的路上 |
第18章 | 宝藏 | 第58章 | 诺瓦蒂埃·德·维尔福先生 | 第98章 | 钟瓶旅馆 |
第19章 | 第三次发病 | 第59章 | 遗嘱 | 第99章 | 法律 |
第20章 | 伊夫堡的坟场 | 第60章 | 急报 | 第100章 | 露面 |
第21章 | 蒂布朗岛 | 第61章 | 驱鼠妙法 | 第101章 | 蝗虫 |
第22章 | 走私贩子 | 第62章 | 幽灵 | 第102章 | 瓦朗蒂娜 |
第23章 | 基督山岛 | 第63章 | 晚宴 | 第103章 | 马克西米利安 |
第24章 | 神奇的景观 | 第64章 | 乞丐 | 第104章 | 唐格拉尔的签字 |
第25章 | 陌生人 | 第65章 | 夫妇间的一幕 | 第105章 | 拉雪兹神甫公墓 |
第26章 | 杜加桥客店 | 第66章 | 婚姻计划 | 第106章 | 财产分割 |
第27章 | 往事的追述 | 第67章 | 检察官的办公室 | 第107章 | 狮穴 |
第28章 | 监狱档案 | 第68章 | 一次夏季舞会 | 第108章 | 法官 |
第29章 | 莫雷尔公司 | 第69章 | 侦查 | 第109章 | 开庭 |
第30章 | 九月五日 | 第70章 | 舞会 | 第110章 | 起诉书 |
第31章 | 意大利:水手辛巴德 | 第71章 | 面包和盐 | 第111章 | 赎罪祭礼 |
第32章 | 苏醒 | 第72章 | 德·圣梅朗夫人 | 第112章 | 启程 |
第33章 | 罗马强盗 | 第73章 | 诺言 | 第113章 | 往事 |
第34章 | 露面 | 第74章 | 维尔福家族墓室 | 第114章 | 佩皮诺 |
第35章 | 锤刑 | 第75章 | 会议纪要 | 第115章 | 路奇·王霸的菜单 |
第36章 | 罗马狂欢节 | 第76章 | 小卡卡瓦尔坎蒂的进展 | 第116章 | 宽恕 |
第37章 | 圣塞巴斯蒂安的陵墓 | 第77章 | 海黛 | 第117章 | 十月五日[8] |
第38章 | 约会 | 第78章 | 约阿尼额专讯 | ||
第39章 | 宾客 | 第79章 | 柠檬水 | ||
第40章 | 早餐 | 第80章 | 控告 |
爱德蒙·唐泰斯
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是一个精明能干、善良正直的水手。他年轻聪明,无忧无虑,19岁就当上了大副,还有一个美丽善良的未婚妻。就在他对生活充满幸福的憧憬的时候,因为替拿破仑元帅带了一封信,而且信是带给拿破仑的审讯者的父亲的,于是,他的命运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场大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在他新婚之日,他未婚妻的追求者弗尔南密告了唐泰斯,他被当局逮捕了,并被维尔福毫无根据地判为“危险分子”而下死牢终身监禁。顷刻间唐泰斯由婚礼上的新郎,沦为囚犯。在牢里,唐泰斯捱过了黑暗、漫长的14年。在这期间,唐泰斯结识了另一个传奇式人物法利亚,并通过地道互相往来。在法利亚中风死后,唐泰斯巧施金蝉之计,钻入装裹法利亚尸体的麻袋,逃出虎口,来到基督山岛。根据法利亚提供的线索,唐泰斯找到了埋藏在岛上的大量古代宝藏。从此,他运用这些财富和智慧,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针对他的三大仇人维尔福、唐格拉斯和弗尔南,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
唐格拉斯
唐格拉斯是靠写匿名信诬陷唐泰斯而夺得了船长位置的。在拿破仑“百日”时期,他在船主的推荐下,逃往西班牙当了银行出纳,后又在军粮处贪污发财,从事公债投机,先后娶了银行行长和御前大臣的女儿为妻,靠老婆与内政部长的秘书通奸窃取情报搞投机,成为百万富翁,并受封为男爵。基督山伯爵对他的惩罚是设法使他被迫交出所有侵吞的财产,忍受饥饿的煎熬。[9]
弗尔南
弗尔南投递匿名信,夺去了爱德蒙·唐泰斯的娇妻;滑铁卢战役期间。他跟随一个叛逃的将军私通英军,复辟后当上了少尉;法西战争期间,他以攻打自己的祖国有功混上了上校和伯爵;希土战争中,他靠出卖对他信任备至的主人——亚尼纳总督阿里当上了中将,并打死了阿里。还将总督的女儿海蒂卖作奴隶,捞了一大笔钱带着马瑟夫伯爵的头衔回国进了贵族院。对这类忘恩负义的人,作者为他安排了妻离子散、身败名裂、以自杀而告终的结局。
维尔福
维尔福的父亲诺梯埃是巴黎拿破仑党俱乐部的主席,主持策划了推翻波旁王朝的密谋。拿破仑托爱德蒙传送的那封密信,就是通知诺梯埃登陆举事时间的。而作为拿破仑党徒的维尔福,在王政复辟之日立即投靠了封建贵族,谋得代理检察官的职位。当他截获爱德蒙带回的信后,不是去交给他的父亲,而是以为邀功领赏的时候到了,星夜赶往皇宫,面见路易十八,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今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在滑铁卢战役中,维尔福的双手沾满了拿破仑党人和广大人民的鲜血。七月王朝时期,他爬上了巴黎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的高位。基督山对他的结局安排也是独具匠心的,他当众揭穿维尔福的面目,使他名誉扫地。基督山伯爵的全部复仇计划以维尔福的发疯而打上了圆满的句号。
大仲马大仲马,全名亚历山大·仲马[1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他父亲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大仲马继承了父亲反封建传统,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制;他憎恨和不满复辟的波旁王朝。他曾被视为拿破仑分子而受到歧视。他先后参加了1830年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和 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的二月革命。他曾两次被迫长期流亡国外,1860年他还去意大利协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作战。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由于他的黑白混血身份,其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
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被公认为通俗小说中的典范。这部小说出版后,很快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在法国和美国多次被拍成电影。100多年以来,这本书拥有了难以计数的读者。他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湛完善的艺术技巧,博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小说出版后,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而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在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次被拍成电影。尽管这部小说问世已有一个半世纪之久,但它至今仍在世界各国流传不衰,被公认为世界通俗小说中的扛鼎之作。[11]
《基督山伯爵》出版后,广受读者青睐,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于1907年首次出版中文版本。
出版时间 | 作品名称 | 译者 | 出版社 |
---|---|---|---|
1907年 | 几道山恩仇记 | 抱器室主人 | 香港中国日报社 |
1978年 | 基度山伯爵 | 蒋学模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1年 | 基督山伯爵 | 周克希、韩沪麟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3年 | 基督山恩仇记 | 王学文、李玉民 | 花城出版社 |
1994年 | 基督山伯爵 | 龙雯、龙序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1997年 | 基督山伯爵 | 钟德明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98年 | 基度山恩仇记 | 郑克鲁 | 译林出版社 |
1998年 | 基督山伯爵 | 孙桂荣等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999年 | 基督山伯爵 | 沈培德、于君文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2002年 | 基督山伯爵 | 孙基博、楚天舒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3年 | 基督山伯爵 | 祁万连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4年 | 基督山伯爵 | 谢志国等 | 北京出版社 |
2005年 | 基督山伯爵 | 李玉民、陈筱卿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2006年 | 基督山伯爵:一个从地狱到天堂的故事 | 黎明 | 哈尔滨出版社 |
2007年 | 基督山复仇记 | 李欣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8年 | 基督山伯爵 | 成维安 | 哈尔滨出版社 |
2009年 | 基督山伯爵 | 汪洋 | 新星出版社 |
2009年 | 基督山伯爵 | 高临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年 | 基督山伯爵 | 杨君 | 万卷出版公司 |
2011年 | 基督山伯爵 | 李玉民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2年 | 基督山伯爵 | 南宫雨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2年 | 基督山伯爵 | 周克希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3年 | 基督山伯爵 | 周克希 | 译林出版社 |
2013年 | 基督山伯爵 | 汪洋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品名称 | 译者 | 出版社 |
---|---|---|---|
1907年 | 几道山恩仇记 | 抱器室主人 | 香港中国日报社 |
1978年 | 基度山伯爵 | 蒋学模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1年 | 基督山伯爵 | 周克希、韩沪麟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3年 | 基督山恩仇记 | 王学文、李玉民 | 花城出版社 |
1994年 | 基督山伯爵 | 龙雯、龙序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1997年 | 基督山伯爵 | 钟德明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98年 | 基度山恩仇记 | 郑克鲁 | 译林出版社 |
1998年 | 基督山伯爵 | 孙桂荣等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999年 | 基督山伯爵 | 沈培德、于君文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2002年 | 基督山伯爵 | 孙基博、楚天舒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3年 | 基督山伯爵 | 祁万连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4年 | 基督山伯爵 | 谢志国等 | 北京出版社 |
2005年 | 基督山伯爵 | 李玉民、陈筱卿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2006年 | 基督山伯爵:一个从地狱到天堂的故事 | 黎明 | 哈尔滨出版社 |
2007年 | 基督山复仇记 | 李欣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8年 | 基督山伯爵 | 成维安 | 哈尔滨出版社 |
2009年 | 基督山伯爵 | 汪洋 | 新星出版社 |
2009年 | 基督山伯爵 | 高临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年 | 基督山伯爵 | 杨君 | 万卷出版公司 |
2011年 | 基督山伯爵 | 李玉民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2年 | 基督山伯爵 | 南宫雨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2年 | 基督山伯爵 | 周克希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3年 | 基督山伯爵 | 周克希 | 译林出版社 |
2013年 | 基督山伯爵 | 汪洋 | 新星出版社 |
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曾被多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动画作品,同名作品有法国电影《基督山伯爵》(1998)[12]、俄罗斯舞台剧《基督山伯爵》(2019)[13]、美国电影《新基督山伯爵》(2002)等等。[14]
此外还有以小说情节与主题为基础进行的改编作品,将时代背景改为中华民国时代的中国香港连续剧《大报复》(1977),[15]将主人公性别换为女性的美剧《复仇》(2011),[16]以幻想舞台与真实场景名称为背景的日本动画作品《岩窟王》(2004)等等。 [17]
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是一个人们非常喜欢的人物,他敢爱敢恨、非常的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他并不是凭空捏造,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
《基督山伯爵》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人物的理想化上。尤其是对复仇阶段的爱德蒙的塑造,显示出了作者自己呼风唤雨,支配一切的梦想精心策划,心计重重,一步一步将自己的仇人逼向绝境。所有的人都成了他操作之下的玩偶。基督山伯爵简直成了上帝的化身。复仇是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复仇主题的意义何在 如果不是孤立地描写个人的复仇行动,而是把人物的复仇放到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去描写,放到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中去表现,那么就能揭露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使作品具有某种社会意义。基督山复仇的手段是诉之于金钱的威力。本来,资本主义世界,就是金钱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确地描写金钱的作用,会给作品带来一定的价值,正像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在《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中所反映的那样大仲马虽然在小说中也生动地刻画了卡德罗斯,维尔福夫人等谋财害命的场面,但从整个小说的基本倾向来说,对金钱的关系不是揭露批判,而是赞赏歌颂,从而宣扬了有钱就能主宰一切,支配一切的思想。
本书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金钱至上。唐泰斯的悲惨遭遇足可以说明这一切。唐格拉斯、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想象。且看维尔福一家,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儿。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相比19世纪,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这就是事与愿违吧,老天还是有眼睛的。书中有一句:“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
《基督山伯爵》长时间受读者欢迎。[18]故事背景跨越了波旁和七月两个王朝,这时的阶级矛盾极为复杂社会经济与政权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正在进行最后的较量,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也走上了历史舞台。作者作为一个共和主义者本可以将七月革命前后法国的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基督山伯爵》这部百万字的巨著不仅显示了大仲马卓越的小说技巧,还寄寓了自己鲜明的爱憎,这就是政治上讨厌专制,在道德上主张惩恶扬善。大仲马的父亲老仲马曾是拿破仑的将军,大仲马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为人豪爽,勇敢刚强,基本秉持一种英雄主义的历史观点。所以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一些高于一般人的英雄人物,他们经历不同寻常,生活充满奇遇意志坚强,毅力非凡,没有什么复杂的心理活动,善于在危险的境况中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爱德蒙·唐泰斯就是这样一个”完美化”的人物形象。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创作绝对自由,要求文学描绘突破现实范围。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塑造的爱德蒙·唐泰斯这一人物形象,正是浪漫主义文学所追求的超凡人物。大仲马也确实以他编织故事的高超技巧,从一桩案件记录引申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3个仇人,或者说3个反面人物的丑恶灵魂把主人公,或者说正面人物的正直、疾恶如仇的形象充分凸现,达到入木三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基督山伯爵》中的基督山伯爵则更多是一个传奇人物形象。这就是大仲马小说的创作特色:其成就不在思想内容,而突出表现在艺术上。主要情节跌宕起伏,迂回曲折,从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节,小插曲紧凑精彩,却不喧宾夺主;情节离奇却不违反生活真实。就结构来说,小说开卷就引出几个主要人物,前面1/4写主人公被陷害的经过,后面3/4写如何复仇,脉络清楚,复仇的3条线索交叉而不凌乱,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之后才汇合在一起。
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除了“一千零一夜”式的传奇故事性,还有相当浓厚扬善惩恶,伸张正义的色彩。书中“善”的代表人物是老船主莫雷尔,“恶”的代表是费尔南,道格拉斯,维尔福。老船主莫雷尔诚实守信,他曾冒着政治风险多方营救被捕的爱德蒙,并接济照顾爱德蒙贫病交加的老父亲。他在自己的货船频繁出事,濒临破产的情况下,仍信守借款协议,履行还款义务。善有善报,在莫雷尔陷入绝境,几近自杀时,爱德蒙慷慨无私地协助了他。这是书中“扬善”的主要段落。但更为惊心动魄的是书中”惩恶”的描写。基督山伯爵花了九年的时间,为他的复仇作了充分的准备。用不同的复仇方式来对付自己的三个仇敌。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设计上除了卓越以外,还能想象出一些”非现实”的带有奇幻色彩的内容。就拿黑牢生活来说,爱德蒙与法利亚长老相邻而居就是个偶然,法利亚长老的逃跑计划偏偏出了一点差错,隧道贯通了两个人的囚室,这又是个偶然。法利亚长老学识渊博而且知道一笔巨额财富所在地,这似乎只是小说一种有意的安排,爱德蒙要完成自己“体面的”复仇,离不了学识和财富,而法利亚却两样都具备。而且法利亚有一种怪病,需要一种奇特的药水来治疗,这些内容显出独特的“神话”色彩;法利亚长老的死又为爱德蒙的逃跑提供了可能,如此等等,没有法利亚长老这一看似非现基督山伯爵实的人物,小说就无法继续向前发展,爱德蒙也完成不了自己的”启蒙”生涯,从而由幼稚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有知。大仲马将现实和“非现实”糅合在一起,读者从来没有被骗的感觉,反而得到一种想象力超越现实的满足感,感受到一种”超人”的力量和才能,这正是浪漫主义小说的特色之一。
总之《基督山伯爵》是一部叙事艺术杰作。糅合了浪漫传奇,故事新奇的多种叙述体裁的元素,写成了一部离奇曲折,充满叙述艺术魅力的作品。我们在欣赏时尤其应注意书中那种过分的复仇意识和对金钱崇拜的心理。
自小说问世以来 作者的人生哲学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其中最著名的句子出现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况的比较,唯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幸福。必须经历过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欢乐。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满,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