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少年军(The Boys' Brigade)是一个基督教青少年制服团体,最早与1883年10月4日,在世界各地都设有分支。
宗旨
于青少年人之间,扩展基督的国度,同时促进服从、虔诚、纪律及自爱等良好行为,以达成基督化的人格。
格言
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圣经·希伯来书》6:19
历史
于1883年10月4日由威廉·亚力山大·史勿夫爵士在苏格兰格拉斯哥自由学院教堂成立,透过团体精神及军事纪律融合在基督宗教活动中,以加强教导青少年人。
1903年,罗伯特·贝登堡RobertBaden-Powell,1857-1941)(童军创始人)成为少年军副会长,与史勿夫爵士合作无间
1909年,贝登堡向史勿夫提议把少年军和童军合并,组成更大的青少年运动。他向史勿夫保证合并后史勿夫为组织的领导者,贝登堡表示 威尔斯亲王(Prince of Wales)赞同合并
然而,史勿夫认为不应要求任何一个青少年制服组织放弃自己的特质,而去合并一个更大的组织。
史勿夫的拒绝并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友谊,贝登堡继续担任少年军副会长
在成立格拉斯哥第一分队的其后三年间,在苏格兰及英国其它地区纷纷成立其它分队。
1887年,于美国发展,1891年达至澳洲及于50至60年代于太平洋岛屿、亚洲、非洲等地区成立,并成为一支世界性的制服团体。
于青少年人之间,扩展基督的国度,同时促进服从、虔诚、纪律及自爱等良好行为,以达成基督化的人格。
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 (圣经新约希伯来书6章19节)
前身为“基督少年军香港区会”(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The Boys' Brigade),于1959年由傅利沙先生(Mr. J.M. Fraser)、卢易施牧师(Rev V. N. Lowis) 及田柏士博士 (Dr. A. Deans-Peggs) 在香港佑宁堂成立第一分队,其后在1961年在尖沙咀香港基督教青年会成立第二分队,首两个分队均主要由外国人参与;而第三分队为首支主要由华人参与的分队,于1964年成立,由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爱华村堂主办。
于1985年正式易名为“香港基督少年军”(The Boys' Brigade, Hong Kong)。
于1986年4月,香港基督少年军第39分队-香港基督少年军葵兴青少年中心正式成立,并成为第一支分队拥有男、女队员,替日后基督少年军男女混合发展踏出重要一步。于1988年8月,正式通过“香港基督少年军可继续成立男女混合分队”,其后香港基督少年军的分队皆为男女混合分队。
于1992年,向澳门推展基督少年军运动,并于其后协助成立澳门基督少年军。
为纪念基督少年军创办人威廉·亚力山大·史勿夫爵士,每年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均会举办“创办人纪念日暨周年大会操”。当日所有香港基督少年军分队成员皆会出席,除有会操检阅外,亦会安排颁奖仪式及周年感恩崇拜等活动。
幼级组:5至8岁
初级组:8至12岁
中级组:11至18岁
高级组:16至19岁
融合组:给特殊的人群的组别
导师:18岁以上
体验章
积极培训队员的服从、虔诚、纪律及自爱四方面,每个组别共分三级。
共分六级,依次为白、绿、紫、蓝、红及金章。
队员在分队服务的年资。
幼级组服务银章
·
是进入中级组中第一次必考的章(必须考上目标章才能考其他中级组的章)让队员认识基督少年军的各项知识,中级组队员必须考获的奖章。
共25个不同专科项目的奖章,每个专章共分三级,分类如下:
步操章
甲组章(又称:文章)
艺术章、乐员章、铜管乐章、通讯章、工艺章、敲击乐章、急救章、兴趣章、国际知识章、自然章、木管乐章、安全章及社会服务章;
乙组章(又称:武章)
田径章、露营章、独木舟章、远足章、拯溺章、体能章、风帆章、海员章、运动员章及游泳章。
·
运动员布章
鼓励队员在不同的运动项目发展,每三个布章可兑换专章中一级的运动员章。布章不可配带在制服上。
·
队员在分队服务的年资。
·香港青年奖励计划奖章:以一定数目的专章兑换香港青年奖励计划铜或银章。
·初级组服务金章:奖励已考获初级组成功章金章而升上中级组的队员。
·幼级组服务银章:奖励已考获幼级组银章而升上中级组的队员。
·会长章:前称总督章,鼓励在专章上有出色表现的队员。
·创办人章:前称女皇章,中级组的最高荣誉。
·世界议会(The World Conference):联络各地成员,举办世界议会会议照顾基督少年军发展工作。
·少年军之友(The Stedfast Association, Hong Kong):支持及协助香港基督少年军发展,负责筹募经费、订购及销售制服、配件、纪念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