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曲体,音乐名词。又称“联套”、“联奏”、“联唱”。是民歌(长歌或组歌)、器乐大曲、说唱、戏曲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基本结构单位是独立的曲牌或民歌等完整的小曲。组合形式在最初有演奏(唱)者自由选择,以后逐渐形成一种固定格式(这种组合有全部固定的也有局部固定的两种)。
套曲体的组合原则有按一定速度规律组合而成的,如《河北民间小调联奏》等;有按一定情节内容组合的,如琵琶曲《塞上曲》;有按传统的固定格式组合而成,如苏南吹打曲《一封信》等。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後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