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筝即新型 转调筝,是由潘海新、潘海伟两兄弟于1991年研制的,具备十二平均律的转调筝。新筝保留了传统古筝右侧五声音阶弦列,又在左侧增加了七声音阶弦列,左右两个演奏区如同钢琴的黑白键排列,使筝具备了十二平均律,并利用滑动截弦进行转调,一举解决了传统筝的“缺音少律”、“转调困难”两大难题。新筝作为全新的一件乐器,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功能是否强大并不是最关键的要素。更为关键的是有没有适合它的作品,以及可以驾驭它的演奏家。
2000年,筝乐大师、国家一级作曲 王天一教授根据新筝特点创作了一系列的练习曲、演奏曲目之后,新筝的发展开始逐渐有了可以预期的前景。2001年,王天一为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了数十集的大型电视讲座《中国新筝艺术》。这标志着新筝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具有真正实际应用价值的乐器出现在艺术舞台上。2002年,王天一新筝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隆重举行,音乐会由王天一亲自执棒,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出演,这是新筝产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高规格、完全是新筝作品的音乐会。 彭佩云等国家领导以及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音协主席等艺术界权威人士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的全体演员,领导和专家都对新筝以及新筝作品予以高度评价。这标志着新筝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真正具备了高度艺术价值的乐器登上艺术舞台。2003年首届全国新筝大赛,报名参加比赛的选手达近千人,人数之多甚至超过了很多大规模的全国性质的古筝比赛。这标志着新筝已经成为一种普及面比较广的乐器。2005年,中央电视台又成功地为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举办了“东方交响”大型音乐会,这次音乐会更是在全国掀起了新筝学习的热潮。王天一也被业界誉为“新筝艺术之父”。
新筝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天一大师担任团长、指挥的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携新筝赴爱尔兰、韩国、香港、台湾、古巴、多米尼加、匈牙利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尤其是在2004年,配合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国事访问活动以及国家战略部署,出访拉美各国,更是把古筝和新筝艺术推向全球。2005年,在国际艺术界的盛会——第25届布达佩斯国际艺术节上,王天一率领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在艺术节上进行了2场专场演出,受到了全世界艺术家的高度赞扬。2006年,受文化部门派遣,东方乐团应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王天一个人原创作品音乐会,其中新筝原创作品占有三分之一,而大型作品中都有新筝配置。这些都标志着新筝开始了从新式乐器向国际乐器的转化。
2013年,已经有10余个国家开办了新筝教学中心,新筝正在以稳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世界。因为在古筝新筝方面的艺术成就卓著,中国 葫芦岛被相关部门命名为“ 中国筝岛”。 东方乐团还在北京的东方乐团总部以及中国筝岛(辽宁葫芦岛)开办了专家班,培养古筝新筝专业人才。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已经将新筝艺术带到了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美国、古巴、 多米尼加、新西兰、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在 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也有多部新筝作品出演。新筝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并将在国内外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堪称是中国筝艺术发展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