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澧澹乡
澧澹乡 澧澹乡位于湖南常德市澧县中部,是一个城市郊区乡,东抵津市市,南与澧南乡隔澧水相望,西连县城,北与澧东乡以澹水河为界。集雨面积3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176亩(其中水田6090亩,旱地17086亩),养殖水面1539亩,辖19个村,2个居民委员会,181个村民小组,11138户,34751人,其中农业人口30358人。境区地处两城之间,三面环水,西高东低,平均高程海拔35.5米,境区狭长,平展广阔,是著名的老棉区。近一半的村(居)委会已列为县城规划区统一管理,融入了津澧城市空间发展整体规划,道路、排水、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为农村向城市过渡创造了基础条件,夹堤、三甲、仁和、拥宪、蚕桑等村的新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境内主产蔬菜、粮、棉、油。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2092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2803万元,农业产值8122万元,人均纯收入2802元,产粮食5500吨,棉花1100吨,油菜2050吨 。年出栏生猪40182头,牛1523头,家禽54万羽,产蛋2426吨,水产品1458吨。近年来,随着一批养殖大户不断涌现,已初步形成了沿澧水大堤一线的以草食牲畜为主的养殖产业带,已建成了沿河、夹堤、羊古、仁和、大巷口五个养殖示范小区,已发展成为县内重要的肉、蛋供应基地。 近年来,在各届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全乡有将近万亩的棉田逐步调整为蔬菜,蔬菜品种繁多,四季种植,主要有香蒜、豇豆、四季豆、茄子、丝瓜、韭菜等,更因所产的“彭家黄瓜”闻名遐迩,享有“黄瓜大乡”的美誉,培育出了“彭家黄瓜”、还有彭家,羊古的脱毒香蒜、君安红提、夹堤甜瓜等当地知名名优品牌。形成了沿302省道为主体的绿色食品长廊,“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蔬菜产业链已经形成,已成常德市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全乡现有企业近200家,其中规模企业28家,已形成从改口经白羊、夹堤到羊湖口的沿原省道1852线近10公里的民营企业黄金产业带。在政府的大力护持下,一大批企业已走出省门,溶入到高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大潮之中,像腾飞化工有限公司、协力毛巾织品厂、远智鬃业公司(中荷合资)、常德洪发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合资)、澧县节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二汽配套厂)、澧州绿色食品厂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内劳务输出活跃,像源自澧县的津市牛肉粉已走向全国(津澧原本是一家,不久的将来因大势所趋又将双赢合并),形成的产业链服务人员达5000余人。境内交通发达,县汽车东站就建在羊古居委会辖区内,省道302与原省道1852线双线东西横穿全境,未来的太澳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已定路基),还可以利用澧、澹二水通航,澧水上已建成宝塔湾、宋家渡、羊湖口三个深水码头,其中羊湖口深水码头的配套建设已纳入县重点工程项目,年货物吞吐量在10万吨以上。 乡境设有中学、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电视站、敬老院等,一应具全。坐落在宝塔湾村的蜚云塔历经两朝修缮,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属县管文物。集镇有向阳桥、宋家渡、羊湖口、玉皇庙、改口、柳家铺、宝塔十字沟、羊古东站等处。乡政府驻羊古岗,属县城外延,距县城2公里。
经济发展:
全乡粮、棉、油传统农业1.3万亩,蔬菜面积9000亩,形成了全县蔬菜生产基地,蔬菜远销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地,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君安农庄葡萄、科隆公司花卉、夹堤甜瓜、三甲梨子、反季度蔬菜带动全乡农业向亩平过万元收入突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围绕农业生产大做文章,把澧澹农业不断推向市场。
全乡工业发达,形成羊湖口(临津市)、向阳桥、黄瓜大乡(临澧阳)三个民营工业集群,民营企业1千多家,腾飞化工、弘宇鬃刷、夫子微晶石、绿树食品、节能设备厂、金欧棉业等一大批全县知名大型企业形成支柱,民营生产、加工、经营个体遍地开花、百花争艳。
2007年以来,全乡各项事业发展迅猛,民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投入100多万元建成全市一流的敬老院,首批入住的孤寡老人40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路全方位的得到硬化32公里,全乡形成五横五纵交通体系。
基础产业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扩大生产面积3000亩,并由传统种植向无公害蔬菜、高效栽培过渡;养殖业快速发展,去年全乡养殖增长速度为98%,形成了以沿河、新堤、柳家、羊古、夹堤为中心的养殖小区。
全乡完成“两基”项目50多个,去年完成引资项目七个,完成投入资金3200多万元,全乡工业产值达到1.7个亿。澧澹乡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