嵋阳镇

嵋阳镇

人口 25688人(2017)
中文名 嵋阳镇
车牌代码 晋M
所属地区 山西省临猗县
地理位置 临猗县西北部
目录导航

地理环境

嵋阳镇地处临猗县城西11公里处,北依峨嵋,南临涑水,地形北高南低,全镇总面积67.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497亩,以粮、棉、果为主导产业。

临猗是全省的粮棉大县。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灌溉便利,年平均降水量508毫米,日照2271小时,无霜期210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每年的商品粮和商品棉曾分别占到全省总量的1/ 7和1/ 8,素有“山西乌克兰”之称。

行政区划

辖嵋阳村、祁任村、祁任庄村、西智光村、南智光村、任柳村、西祁村、东祁村、曹家营村、邸家营村、下朝村、上朝村、卫村、张家营村、阁头村、西任上村、令狐营村、白堂村、东堡村等19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98个居民组26640人。

经济概况

近年来,嵋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发展主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坚持“一产调优,二产做强,三产搞活”的基本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请名人,用能人,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力促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跨越式发展,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嵋阳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南枣北果中油桃,规模种养全镇搞”的基本思路,现全镇农经比例为3:7,全镇发展果树1.4万亩,年产水果15259吨;油桃7000亩,年产10892吨;小麦面积7525亩,年产3192吨;棉花面积4.2万亩,年产4620吨;规模养殖50户,年增加农民人均收入600元。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形成了以香汇食品厂、恒丰机械制造厂、晋阳化工厂为龙头的铸造、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四大行业,年产值2.1亿元,利税2400万元,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4000余人。以嵋阳千吨恒温果库为依托的果品交易市场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初具雏形,形成了果品,农副产品购销一条龙。小城镇建设有效带动了三产发展。2003年全镇经济总收入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5元。200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72元。

在5—10年间,全镇要引进500万元以上企业10个,发展规模养殖300户,完成三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依托小化工企业优势,大力发展化工企业,力争在2020年前建设成为一个集工业、流通、商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临猗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新兴的工业大县,近年来,全县形成了小麦、棉花、林果三大生产基地,苹果、梨枣、江石榴三条特色林带,化工、机械、针纺、食品、制药五大支柱产业,以及“一级路过境,二级路环网,三级路通村”的良好道路骨架。

临猗县的教育工作、文化工作、林业建设、村民自治、绿化工作、学教活动受到国家表彰,是国务院批准的开放县,是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53.1亿元,农业总产值35.3亿元,工业总产值54.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1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079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亿元。

临猗位居黄河中游秦晋豫金三角地带,西临黄河,东望太岳,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地势平坦,无山无矿,是山西省的平川县。全县总面积1339.3平方公里,耕地150万亩,人口56万,辖9镇5乡2区,375个行政村。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53.1亿元,农业总产值35.3亿元,工业总产值54.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1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079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亿元。

历史人文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尧舜时为甸服之地,夏代在此建有猗国。春秋时期大商人猗顿在这里畜牧牛羊,经营珠宝,富甲天下,堪称商业鼻祖。历史上曾出宰相6人。当代名人有抗日名将傅作义,前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名优特产

苹果、江石榴、商品粮、商品棉、、红枣、冬枣、羊肉、玉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