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硎乡

社硎乡

车牌代码 闽B
所属地区 仙游县
方言 闽南语
中文名称 社硎乡
电话区号 0594
面积 76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社硎乡位于福建省 莆田市 仙游县西北部。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12421人。乡域面积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5公顷,山地面积5667公顷。拥有适地松1100公顷、竹1000公顷、杉667公顷;草地3334公顷,塔头顶草场1100公顷,已被国家农业部、国家计划委批准立项,列为南方草山开发重要基地,目前全乡山羊1.45万头;蕴藏银矿、石英、叶腊石等矿产,现与台商签定石英矿开发合同。

地名由来

   社硎,据传,明代谢姓族人,避乱肇居于此。庶民在溪边、丘陵地带开荒造田,因锄头不锋利,就往溪边那块磨刀石磨磨生利,果真生效,由于是谢姓族人的磨刀石,取名谢硎。

  据《辞海》硎字条注:“硎,磨刀石。”《庄子·养生主》:“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谢”与“社”方言同音,遂改“谢”为“社”较优雅,故改“社硎”,沿用至今。

  社硎,宋至元属归德乡。明至清属兴贤里、安贤里。民国属兴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八区、社硎区。1958年9月,成立社硎公社。1984年12月,改称社硎乡。

行政辖域

  社硎乡位于仙游县西北部山区,东与象溪、榜头毗邻,南与书峰、大济接壤,西临西苑,土地总面积为7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40米,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3万人。

  下辖村庄

  

社硎村 塘西村 湖洋村 白硎村
田楼村 田利村 白洋村 仙头村
沈楼村 修元村 卓林村 厝洋村
A,半岭村

人口数据

社硎村 塘西村 湖洋村 白硎村
田楼村 田利村 白洋村 仙头村
沈楼村 修元村 卓林村 厝洋村
A,半岭村

交通状况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9370 
4699
4671
家庭户户数 2347
家庭户总人口(总) 8954
家庭户男 4389
家庭户女 4565
0-14岁(总) 2793
0-14岁男 1361
0-14岁女 1432
15-64岁(总) 5993
15-64岁男 3075
15-64岁女 2918
65岁及以上(总) 584
65岁及以上男 263
65岁及以上女 32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812

人文景观

总人口 9370 
4699
4671
家庭户户数 2347
家庭户总人口(总) 8954
家庭户男 4389
家庭户女 4565
0-14岁(总) 2793
0-14岁男 1361
0-14岁女 1432
15-64岁(总) 5993
15-64岁男 3075
15-64岁女 2918
65岁及以上(总) 584
65岁及以上男 263
65岁及以上女 32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812

气候与物产

  社硎乡交通便捷。县道仙象公路贯穿境内,上连象溪、石苍,下接省道三郊公路,距三郊路仅25公里。县道华社公路穿过榜头镇、华亭镇与324国道相接.乡内通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部实现水泥化,形成了畅通的乡村公路网。

基础设施

  名胜古迹西国寺,历史悠久,距今有200多年。它座落在塔头顶北麓,与闽中革命根据地旧址相依而座,与九仙溪三级电站大坝相映成趣。山环抱着水、水倒映着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仙游四大胜景之一的菜溪岩与西国寺仅一山之隔。位于塘西村境内的白沙溪生态环境优美、林木参天、曲径通幽、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九云寨悬崖峭壁,几十米石壁拔地而起,是攀岩的好去处,仙象公路把这些景点连为一体。每逢节日,游客、香人络绎不绝,是生态旅游、度假胜地。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社硎乡平均海拔640米,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不仅适宜发展林、茶、果、食用菌、蔬菜等种植业,还适宜于发展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的养殖业。全乡有可放牧山地3333公顷,塔头顶草场可成片开发面积达1100多公顷,列为莆田市草食动物养殖综合示范园区。盛产枇杷、日本甜柿等名特优水果和巴西菇、蘑菇等食用菌。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是仙游县重要商品用材林基地,主要矿产有叶蜡石、伊利石和石英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