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三眼井位于天门市城区文学泉路。距武汉市130余公里。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文学泉俗名“三眼井”,是“茶圣”陆羽品水煮茶的地方。陆羽(733-804),字鸿渐,竟陵人,出生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后以《茶经》三卷著称于世,世人尊为“茶圣”、“茶神”。陆羽曾被朝廷诏拜为太子文学,史称陆文学,因此,这口井又称文学泉。宋黄州太守王禹偁游文学泉时曾赋诗一首:“甃石苔封百尺深,如今尝味少知音,涓涓泉底中霄月,留得先生一片心。”这口井后因年久失修而湮废。清乾隆四十七年(1709),湖北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方访文学泉古迹,感怀先贤遗风,倡议增其规模,以壮观览,于是重修文学泉,并在其周围筑岸建桥,构轩堂亭阁,刻陆羽像及名人题咏并立碑堂中。
三眼井,在柴府前。周世宗柴荣的五世孙柴皇城迁居高唐,在府邸门前凿井三眼,成等边三角形分布,井与井之间的距离只有丈余。人们用“一步三眼井”来形容其距离之近。这三眼井最大的特点是,虽距离很近,水质却不同,一眼井水是甜水,一眼井水是苦的,另一眼井水却是咸的。当然那眼甜水井,是供一家人吃水所用,另有两井为咸水井和苦水井,是供家人洗衣饮马之用吧。这是非常奇妙的。
丽江古城的三眼井和陆羽天门三眼井,高唐柴荣三眼井不一样,是一种独特的用水方式,是丽江古城纳西先民虽然生活在水资源十分丰富的丽江,但依然对自然怀着一种合理使用,物尽其用的的人与自然三位一体的原生理念。三眼井不仅富有地方民族特色,且具有科学、卫生、合理、方便的特点。所谓“三眼井”是利用地下喷涌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三级水潭。并对3个水潭的功能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并约定俗成,形成古风民俗。第一潭为泉水源头,清冽洁净,为饮用之水;水从第一潭溢出后流入第二潭,第二潭水质洁净,为洗菜、洗涮炊具之用;水从第二潭溢出后流入第三潭,第三潭为漂洗衣物专用,最后水从第三潭排入排水沟中。这样,三潭相串,各司其职。在丽江古城凡有三眼井的地方,周围都有小型广场,栽有古树名木,除了挑水、洗菜、洗衣服的人外,早晚时分,还有许多老人小孩喜欢到此憩息、玩耍,构成丽江古城特有的一幅现代“市井生活图”,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
我国北方的三眼井以品字形分布,井水深,井口小,共有三个井口供三人同时取水。而丽江三眼井实际上是一个泉眼出水,从高到低分三级地势流淌,用石条或砖分别砌成三个围拦,井水浅而易见,井口大,成水塘状,从高到低三眼井第一眼为饮用水,第二眼洗菜,第三眼洗衣。因三眼井按地势而成,下塘水不会污染上塘水,又可供不同需求者同时使用,村规民约而成,节约又环保。也是你观赏丽江古城民俗的好去处。
丽江古城中共有大大小小的三眼井5个,即白马龙潭三眼井、义尚甘泽泉三眼井、光碧巷三眼井、格宝坞三眼井、寄宝坞三眼井。规模比较大的三眼井有三口,分别是马龙潭三眼井、石榴井和溢璨井。其中白马龙潭三眼井位于丽江古城光义街光碧巷,即古城西南入口处。井畔白马龙潭寺,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咸丰年间毁于兵战,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现存寺门、大殿、左厢房等建筑,规模布局依旧。白马龙潭寺曾是当年丽江文人雅士吟诗作赋的场所,现寺内镶嵌有11首纳西诗人所撰刻的诗碑。白马龙潭三眼井可谓丽江最“人文”的三眼井。石榴井和溢璨泉分别位于七一街八一上段和密士巷,皆属丽江古城内繁华路段,纯朴的纳西人在井边放一小碗供路人饮用,井水清冽甘甜,可称之为丽江最“知名”的两大三眼井。沿五一街主街直走,过石拱门穿过文明巷过两个十字路口,遇一开阔休闲花园,拾阶而下,即可看到古城内最大的三眼井——甘泽泉。泉边长有一棵百年老树,名曰古滇楸树,井上方立有志碑,大如照壁,貌似屏风,上方书“甘泽泉”三个大字,两边刻有一副工整的对子,右为“山下出泉流不息”,左是“山中有水养无穷”。甘泽泉不愧是古城最大的三眼井,三叠泉水顺势而下后积一大水潭,潭内有鱼,常有人垂钓于此,甘泽泉与旁边的东河一同灌溉着泉边的广茂农田,待向日葵和油菜花花开之际,构成一幅古城内难得的田园山水画。古城内茶馆用水多取自于甘泽泉,曾有富商欲出巨资收购甘泽泉为矿泉水水源地,被当地村民严辞拒绝。因甘泽泉位于古城东郊文林巷,此处游人罕至,因此也是最不知名最清幽的三眼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