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涂层也称为预涂层,在锂电池行业内通常指涂覆于正极集流体——铝箔表面的一层导电涂层,涂覆导电涂层的铝箔称为预涂层铝箔或简称涂层铝箔,其最早在电池中的实验可以追溯到70年代,而近几年随着新能源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而风生水起,成为业内炙手可热的新技术或新材料。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因为它有成为汽车动力电池的可能性而不断受到各方的关注,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倍率型磷酸铁锂材料向纳米化发展,这使之加工性能变差,为了改善其加工性能,降低极片电阻或电池内阻,导电涂层技术开始得到规模化的应用,并由此向更加专业化发展,并延伸到其它一些相关行业。
[1] 导电涂层在锂电池中能够有效提高极片附着力,减少粘结剂的使用量,同时对于电池的电性能也有显著提升。国外的大公司产品就不介绍了,介绍一下国内唯一一家在市场上推广,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深圳好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先进电池材料、器件技术与测试服务的应用开发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南大学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学科性公司。公司依托中南大学,专注于将国内外先进的电池材料与器件制造技术和产品服务于中国企业,致力于成为高新科技知识和市场的财富价值转化桥梁与纽带。
性能如下:
1.抑制电池极化,减少热效应,提高倍率性能;
2.降低电池内阻,并明显降低了循环过程的动态内阻增幅;
3.提高一致性,增加电池的循环寿命;
4.提高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粘附力,降低极片制造成本;
5.保护集流体不被电解液腐蚀;
6.改善磷酸铁锂、钛酸锂材料的加工性能。
利用功能涂层对电池导电基材进行表面处理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覆碳铝箔/铜箔就是将分散好的纳米导电石墨和碳包覆粒,均匀、细腻地涂覆在铝箔/铜箔上。它能提供极佳的静态导电性能,收集活性物质的微电流,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正/负极材料和集流之间的接触电阻,并能提高两者之间的附着能力,可减少粘结剂的使用量,进而使电池的整体性能产生显著的提升。
涂层分水性(水剂体系)和油性(有机溶剂体系)两种类型。
测试项目 | 测量值 | 测试方法 |
铝箔基材厚度(μm) | 7-30 | 千分尺 |
外观颜色 | 黑色/灰色 | 目测 |
导电涂层单面面密度(g/㎡/ side) | 0.5-2.0 | 称重法 |
压实后导电涂层单面厚度(m) | 1 | 射线 |
电池类涂层
ESGD Type 电池类型 | Application 应用 |
Lithium-Fe Batteries磷酸铁锂电池 | Electrode primer coating正负极预涂 |
Lithium-Mn Batteries锰酸锂电池 | Cathode coating正极涂层 |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EDLC)超级电容器 | Electrode primer coating电极预涂 |
Lithium-NMC Batteries三元材料电池 | Cathode Coating 电极涂层 |
Button Batteries 纽扣电池 | Replacement of metal mesh替代金属筛网 |
测试项目 | 测量值 | 测试方法 |
铝箔基材厚度(μm) | 7-30 | 千分尺 |
外观颜色 | 黑色/灰色 | 目测 |
导电涂层单面面密度(g/㎡/ side) | 0.5-2.0 | 称重法 |
压实后导电涂层单面厚度(m) | 1 | 射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