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割掉鼻子的大象(典藏版)》被收入《1957年优秀少年儿童作品》。《B2隐形飞虫》荣获1991年“全国国防建设征文”一等奖。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从建国60年来产生较大影响的少儿科普读物精品中遴选100部作品编辑出版,目前已经出版60部。主要包括少儿科普原创作品、少儿科学文艺作品和少儿科普翻译经典作品三部分。书系具有权威性、高质量、开创性、双效益明显四大特点。为了丰富、完善本书系,希望各位作家不吝赐稿、荐稿。
迟叔昌的科幻小说,是典型的“少儿科幻”。他的作品的特点是构思奇妙,故事有趣,语言生动而且贴近少年儿童。他注意科学幻想的科学性,总要有一段话讲明幻想的科学依据。
——著名作家 叶永烈
迟叔昌把科学道理融合在故事里,引人入胜。
——著名作家 冰心
古有杨家将,一门忠烈,捍卫雁门边关,威名远扬。中国科幻小说也有“迟家将”,崛起在津门,如椽大笔代代相传。老将迟叔昌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接连推出《割掉鼻子的大象》、《旅行在1979年的海陆空》,同时与翻译家王汶联名发表《3号游泳选手的秘密》、《奇妙的“生发油”》等科幻作品,其子迟方正如杨六郎,更喜还有其孙迟迅继承衣钵,譬如杨宗保。我这样譬喻不一定,哈当,但是环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科幻历史,还有谁门谁户可以与津门“迟家将”相比?
——著名科普作家 刘兴诗
迟叔昌(1922-1997),生于吉林市,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系,是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的著名少儿科普作家之一。
迟叔昌还翻译了许多日文、英文书籍,其中有《小林多喜二选集》、《宫本百合子选集》、《板车之歌》等日本著名作家的作品。
1976年,迟叔昌赴日本后,热心于中曰文化交流活动,参加接待过以巴金、冰心为团长的中国作家代表团,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慧敏、孙道临为团长的中国电影代表团等重要的访日文化代表团。
迟方,1945年生于哈尔滨市,毕业子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
迟方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业余科普创作,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少儿委员会委员,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奖项,包括第一届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文化部少儿司与中国科普作协共同举办的科幻星云奖金奖等。
迟迅,1976年生于天津,天津医科大学毕业后,赴美国普渡大学深造,获该校MFA(艺术硕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拉古纳艺术学院副教授。
总序
迟叔昌佳作选
乌鸦老博士和金钥匙
迷信的仙鹤和狡猾的狐狸
蝙蝠的身份证
乌龟和兔子的汽车比赛
各位蚂蚁请注意
连汤带菜大吃一顿
蚁地狱
昆虫世界的大游行
马虎虎牙大夫
昆虫比脚运动会
3号游泳选手的秘密
起死回生的手杖
割掉鼻子的大象
“科学怪人”的奇想
迟方佳作选
运盐的驴子
小兔拉拉险中夺标
驴子的最新武器
屎壳郎司令
泡泡瓶
柳暗花明又一“鸡”
采一朵洁净的云
编一段最美的梦
琼岛仙踪
机下蛋,鸡生
不背书包的小学生
迟迅佳作选
袖珍晚报
B-2隐形飞虫
后记
1860年,英国皇家学院发布了一个罕见的通告:圣诞节,大名鼎鼎的法拉第院士将举办化学讲座。听课的对象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大学生,却是少年儿童!
那天,皇家学院的大讲堂里坐满唧唧喳喳的小听众,顿时使这个一向肃穆、沉寂的最高学府活跃了起来。然而,当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长的科学家出现在讲台上时,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老教授这次没有宣读高深的科学论文,而是津津有味地讲着蜡烛为什么会燃烧,燃烧以后又跑到哪儿去了。他一边讲着,一边做着实验……孩子们双手托着下巴,紧盯着讲台,深深地被这位老人风趣的讲解所吸引。
很多人对法拉第的举动感到惘然不解,法拉第却深刻地回答:“科学应为大家所了解,至少我们应该努力使它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
法拉第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苦难的童年:一个贫苦铁匠的儿子,连小学都没念!他12岁去卖报,13岁当订书徒工。他从自己所卖的报、所印的书中,刻苦自学,以至读完《大英百科全书》。法拉第对化学书籍特别有兴趣,就省吃俭用,积蓄一点钱购置化学药品和仪器,做各种实验。就这样,他22岁时被当时英国大科学家戴维看中,当上了戴维的实验助手,从此成为攻克科学堡垒的勇士。法拉第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习科学确实应该“从孩子开始”。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决定去向的时期。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苗壮方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只有从小爱科学,方能长大攀高峰。
小时候看过一本有趣的科学书籍,往往会使少年儿童从此爱上科学。少年儿童科普读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这门科学的“招生广告”。它启示后来者前赴后继,不停顿地向科学城堡发动进攻,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去。
法拉第曾说,他小时候由于读了玛尔赛写的科普读物《谈谈化学》,开始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法拉第给孩子们讲课,后来把讲稿写成一本书,叫做《蜡烛的故事》。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在小时候,曾反复阅读了《蜡烛的故事》。伊林在回忆自己怎样走上科普创作道路时说:“我写的书就是从那些书来的。”爱因斯坦曾回忆说,十一岁那年,他读了《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几何学小书》,使他爱上科学。
著名的俄罗斯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宇宙航行事业,那是因为他小时候读了法国科普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产生了变幻想为现实的强烈欲望,从此开始研究飞出地球的种种方案。
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说,小时候看了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使他迷上了植物学。 俗话说:“发不发,看娃娃。”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将来是否兴旺发达,要看“娃娃们”是否从小热爱科学。“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祖国的兴旺发达,靠我们这一代,更靠娃娃们这一代!1935年,高尔基在写给伊尔库茨克高尔基第十五中学学生的一封信中,曾深刻地指出“娃娃们”学科学的重要性:“孩子们,应该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你们的父亲从世界掠夺者手里取得了政权后,在你们面前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使你们能达到科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而继续父亲一辈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业的责任,也就落在你们肩上。”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科学技术方面拔了头筹。这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想什么呢?他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的小学教育有没有出了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位美国总统是有眼力的。他正是看到了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性。
广大青少年,今天是科学的后备军,明天是科学的主力军。为此,邓小平在为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题词时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正是为了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热爱科学,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袂选编了这套《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入选这套丛书的作品,不论中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佳作”,即不论是就选题、内容、文笔而言,都是上乘之作;
二是“科普”,即起着科学启蒙、科学普及的作用,那些不含科学内容的玄幻、魔幻小说,即便像《哈利·波特》那样广有影响的作品也不选入;
三是“少年儿童”,即必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即便是霍金的《时间简史》、盖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那样优秀的科普读物,由于读者对象是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过于艰深,未能收入。
另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注意选入各门学科的代表性图书,使少年儿童读者能够涉猎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除了以科普读物为主体之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还选入科学幻想小说、科学童话等科学文艺作品。这样,使这套图书具有内容与体裁的多样性。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使少年儿童读者以及家长们来到书店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就买到中外少年儿童科普佳作,因为这套书是编者从上千部中外少年儿童科普图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共和国60周年而编辑出版的,这是我国迄今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一套少儿科普经典书系,也是我国第一套少儿科普经典文库。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金钥匙,开启科学殿堂的大门。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向导,带领你在科学王国漫游。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好朋友。多读一本好书,犹如多交了一个好朋友。
愿《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给你带来知识,带来智慧,带来希望,带来科学的明天。
叶永烈
2008年4月20日于上海“沉思斋”
古有杨家将,一门忠烈,捍卫雁门边关,威名远扬。中国科幻小说也有“迟家将”,崛起在津门,如椽大笔代代相传,却罕有人知。
君不见,老将迟叔昌,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个高潮之始。1956年,他接连推出《割掉鼻子的大象》、《旅行在1979年的海陆空》,同时与翻译家王汶联名发表《3号游泳选手的秘密》、《奇妙的“生发油”》等科幻作品,以这样的排炮方式亮相。要知道,当时中国科幻文坛作家屈指可数。此前在1955年,仅仅郑文光连续推出过三篇。迟叔昌岂不有如杨业老令公?其子迟方正如杨六郎,更喜还有其孙迟迅继承衣钵,譬如杨宗保。尤其是著名翻译家王汶老师,至今仍然身体健朗,那就可以比拟率领儿孙,挺身而出的佘太君了。
我这样譬喻不一定恰当,但是环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科幻历史,还有谁门谁户可以与津门“迟家将”相比?
罗小梅走上讲台,羞涩中透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
“我喜欢音乐,”罗小梅在自己演奏的钢琴曲背景音中开口说道,一说到音乐,小梅简直好像换了一个人,似乎立即从一个羞涩的小姑娘变成了台风优雅的音乐家,完全沉醉在了旋律的世界中。“昨天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后,给妈妈看我的E-PA,一开机,屏幕上就出现了《黄河》的乐谱,传出了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旋律。”
罗小梅说着,同学们面前的E-PA已经开始回放小梅昨天活动的纪录片,“你们今天上的音乐课呀?”屏幕上,小梅的妈妈说道,“好闺女,快坐到钢琴前面,给妈妈来个汇报演出。”
“妈妈说让我‘汇报演出’,可咱们明摆着没上音乐课嘛,我不好意思扫妈妈的兴,就硬着头皮坐到琴凳上。嘿!不知怎么回事,我双手一接触键盘,立刻就来了灵感,好像《黄河》是自己练习了很久,已经胸有成竹的曲子,就这么着,就像是有人把着我的手似的,糊里糊涂地弹了一段《黄河可是我从来也没练过这个曲子的呀。”
虎虎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完全和昨晚他们家的书法大赛如出一辙嘛!“我知……唉呀!”虎虎刚想揭开罗小梅弹琴的奥秘,却被杨复在身后狠狠地捅了一下,打断了虎虎的接下茬。
“就你能,”杨复在后面小声说,“你让人家说嘛,一点绅士风度也没有。”
“绅士风度?哦,好像是‘女士优先’吧,当绅士就得明知道不告诉人家?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