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二

杂说二

文学体裁 散文
作品名称 杂说二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杂说二   作品年代: 清代   作者: 周实    文学体裁: 散文

作品原文

   浅草不盈寸,微风荡成波,倚楼睨之[1],不忍遽去,则吾之爱此草也为何如?东园桃与李,香色袭人魂,有时日坠游倦,便欲和衣宿其下,则吾之爱此花也为何如?   虽然,吾尝见世之爱草者,往往踏之以足;爱花者,往往折之以爪。夫至踏之折之,与桎梏之蹂躙之将毋同[2]?揆诸爱之初心[3],讵不大相背谬哉?在踏之折之者之心,固以为吾之踏之折之,正吾所以爱之、而不意其踏之折之之时,已 刁民爱之之心 南辕北辙也。   无尽于是得一解焉[4]。方爱之之心之初萌,乃天性之流露于莫知其然而然者。及其踏之折之,则不免济以人欲之私矣。夫自私者,未有能 爱物者也,虽间有貌似爱物之顷,亦非真能爱物,特以物足供一己之愉快耳。踏草折花者,非此类而何?   噫,天下之真能爱物者,至不惜以身殉物。试问踏草折花者,能以身殉花草也否耶?不能以身殉花草,而徒桎梏花草,蹂躙花草,此其人早溢乎爱之分际,而流于纵欲矣。是故善用其爱者,能保存天性而扩充之,而天下民物,无不在胞与之中[5];不善用其爱者,遂狭小其天性而戕贼之。后世战争盗窃之纷纭,畴非欲攫取天下之民物以快己私者乎[6]?踏草折花,其小焉者也。呜呼噫嘻!

作品注释

  [1]睨(nì): 斜视。这里是向下看的意思。   [2] 毋将同:又有什么不同?   [3]揆(kuí): 测度。   [4]无尽:作者号无尽。   [5]“民物”二句:宋 张载《张横渠集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为同胞,物为同辈。意思是泛爱一切人与物。   [6]畴:谁。 图片

作品赏析

  该文选自《 南社》第四期。文章通过剖析生活中常见的踏草折花现象是出于“人欲之私”,推广而论“后世战争盗窃”的行为也是由于“欲攫取天下之民物以快己私者”。文章以小喻大, 卒章显志,批判了当时发动 侵略战争和 殖民主义者的本性。

作者简介

   周实(1885—1911),字实丹,号无尽,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902年入南京 两江师范学堂读书,接触新学和革命思想。1909年参加南社,并组织淮南社。1911年 武昌起义后,回乡组织学生军,宣布光复,被当地县令杀害。他是南社中有成就的诗人。著有《无尽庵遗集》等。 柳亚子辑有《周实丹烈士遗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