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通人士

灵通人士

制作公司 AramidEntertainmentFund、BBCFilms、TheFilmCouncil
对白语言 英语
中文名称 灵通人士
外文名称 IntheLoop
其它译名 知道人士
编剧 杰西·阿姆斯特朗、SimonBlackwell、阿尔曼多·伊安努奇、托尼·罗彻、IanMartin
类型 喜剧
目录导航

剧情介绍

灵通人士灵通人士(5)本片是一部政治讽刺喜剧片,班底大多来自受到好评的英国电视剧《The Thick of It》。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忽然希望发动一场战争。这次会速战速决的,他们保证!

美国将军米勒(詹姆斯·甘多菲尼)不这样认为,英国国务大臣西蒙福斯特(汤姆·霍兰德)和他看法一样。

然而,西蒙在意外地通过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表达对军事行动的支持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在华盛顿有了很多朋友。

如果西蒙能够接触到华盛顿的特定人物,如果手下(克里斯·阿迪森)能够顺利把实习生(安娜·克鲁姆斯基)哄上床,如果他们能够阻住首相的首席战略师马尔科姆·滕克(彼得·卡帕尔蒂 )操纵联合国投票的把戏,他们就能阻止这场战争。

如果他们不能……大不了还可以解雇他们的顾问朱迪(吉娜·麦凯)。他们从来就不喜欢的朱迪,正在国内对付管道阻塞的选民们和因为塌墙而跳脚的暴躁男(史蒂夫·库根)的朱迪。[1]

基本简介

◎译  名 灵通人士/知道人士/通灵人士

◎片  名 In The Loop

◎年  代 2009

◎国  家 英国

◎类  别喜剧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幕

◎IMDB评分 8.2/10 (1,088 votes)

◎导  演阿曼多·兰努奇 Armando Iannucci

◎主  演詹姆斯·甘多菲尼 James Gandolfini ....General Miller

汤姆·霍兰德 Tom Hollander ....Simon Foster

史蒂夫·库根 Steve Coogan

安娜·克鲁姆斯基 Anna Chlumsky ....Liza

大卫·拉斯彻 David Rasche  ....Linton

彼得·卡帕尔蒂 Peter Capaldi ....Malcolm Tucker

Enzo Cilenti ....Bob Adriano

Chizzy Akudolu  ....UN Cleaner

Paul Higgins ....Jamie

James Doherty  ....Reporter

克里斯·阿迪森 Chris Addison  ....Oliver Reeder

Olivia Poulet ....Katie

Natasha Sattler ....Club Dancer

ZachWoods ....Chad

Christian Contreras  ....Jeff Romero

Harry Hadden-Paton  ....Civil servant

Jen Carden  ....Club Dancer

Scot Cregan  ....Airport Traveller (uncredited)

Daniel Ferro  ....Club Hand Stamper (uncredited)

Jim Hild ....禁止发布该词语 Goer (uncredited)

Julie Mun ....State Dept. Staffer (uncredited)

Del Pentecost ....D.C.Tourist (uncredited)

Patrick MichaelStrange ....State Dept. Staffer (uncredited)

Don Whately  ....禁止发布该词语 goer (uncredited)

Stephanie Cannon ....US State Department Employee (uncredited)

拍摄花絮

·片名In the Loop,在英语里的含义就是“在总统的高级智囊团内”,这种智囊团一般讨论的都是机密事件。

·影片导演阿曼多·兰努奇在电影里做了联合国场景里的一个旁白。

·为了组建美国国防部的场景,导演阿曼多·兰努奇跑到了美国国土安全局。面对门口警卫的询问,他闪了一下自己的身份证,然后用一口标准的伦敦腔说:“我是BBC的工作人员,到这里来参加12点半的会议”,然后就混了进去。他在那里逗留了几个小时,拍了不少照片,为影片的场景做准备。

·影片里大量的镜头是在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实景拍摄的。

·影片改编自英国的电视剧《幕后危机》(The Thick of It)。而且主演也多来自这个电视剧组。

·本片参加了圣丹斯电影节,并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影片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剧院举行了首映,同时也是格拉斯哥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本片是阿曼多·兰努奇的处女作。

·阿曼多·兰努奇在英国的《观察家》杂志上有自己的专栏。在影片拍摄期间,他把这个专栏变成了影片的宣传窗口。

Quotes

精彩对白

Simon Foster: Judy and I thought I could row back on Question Time, tonight 

Malcolm Tucker: You're not going on Question Time tonight, you've been disinvited

Simon Foster: We've been prepping Question Time!

Judy: Why wasn't I toldabout this?

Malcolm Tucker: Why thefuck would I tell you about it? I've just told you to fuck off twice yet you're still here?

Judy: You should tell me about it as it's a scheduled media appearance by a member of this department and therefore it fallswell within my purview!

Malcolm Tucker: Within your 'purview'? Where do youthink you are, some fucking regency costume drama? This is a government department, not some fucking Jane fucking Austen novel! Allow me to pop a jaunty little bonnet on your purview and ram it up your shitter with a lubricated horse cock!

Judy: Your swearingdoes not impress me. My husband works for Tower Hamlets and believe me those kids make you sound like... Angela Lansbury!

Malcolm Tucker: [to Simon] She's married? Poor bastard.

西蒙·福斯特:朱迪和我准备在今晚的问题时间重新解释。

马尔科姆·塔克:你不要去问题时间了,你没有资格。

西蒙·福斯特:我们已经开始准备问题时间了。

朱迪: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

马尔科姆·塔克: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让你滚了两次,你还在这里。

朱迪:这是国家通信部秘书安排的媒体见面会。那是在我职责范围内。

马尔科姆·塔克:你以为你在哪里啊?在摄政团里面演戏啊?这里是政府部门,不是简·奥斯丁的小说里!盖住你的职责范围,然后用醉酒的马的把它吊来。

朱迪:你满嘴的脏话没有留下好印象。我丈夫在陶尔哈姆雷特区工作,相信我

马尔科姆·塔克:(对西蒙)她结婚了?可怜的混蛋。

Goofs

穿帮镜头

·西蒙去华盛顿的时候,进入的是当地的Geagan国家机场,不过这个机场并不提供国际航班。同样的,来到纽约的英国代表团也是降落在了一个不提供国际航班的机场。

·尽管看起来像是喝醉了酒,但是利萨和托比在影片里喝的却是没有酒精的饮料。这种饮料在瓶子上有个醒目的蓝色标签。

·影片里,将军的勋章带反了位置。而且,并非出席纪念性场合的时候,他们一般是不会佩戴勋章的。

Story

幕后制作

拿唐宁街10号开涮

  影片里充满了大量的政治讽刺和政治笑话,在导演阿曼多·兰努奇的指导下,一个官员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几乎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想打仗的人愿意拉拢他,不想打仗的人也想拉拢他,目的都是为了自己阵营壮大声势。

导演阿曼多·兰努奇说:“其实这种做法很符合我对政治的理解,在我看来政治就是一群人在那里你争我抢,搞到最后大家什么都没有,以闹剧收场。然后这些人就对外界宣布,我们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之后得出来了什么结论。所有的一切讨论过程,公众都是看不到的。于是猫腻就出来了,所以我就决定要把这种故事搬上银幕。当然,在这之前我拍摄的是《幕后危机》,后来时机成熟了,我就把他改编成了电影。增加了发生在华盛顿的一些场景。在英国的那部分,我拍摄得驾轻就熟,因为拍电视剧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英国,你想参加政治得有一个体面的身份,要不就去搞一个贵族头衔。不过当你获得贵族头衔,也就说明你没有几天可活了。所以,在我的国度里,还是不要搞政治比较好”。

那么在美国的政治呢?在标榜“自由和民主”的美国,政治又是怎么一回事?为了在华盛顿取景拍摄的阿曼多·兰努奇说:“我在去华盛顿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说那里是丑陋人士的聚集地,是恶心嘴脸的好莱坞。我去了之后,发现果然是这样。政客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搞臭他人,真是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出来。而且在表面上,所有人都一团和气。这是他们的游戏规则”。

影片在美国拍摄期间,正逢美国大选出结果的日子,奥巴马成为了有史以来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可是一向习惯于对政治做冷嘲热讽的阿曼多·兰努奇根本不会对此开心雀跃。他说:“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他们都是政客。他们的言行和政策最多是敛财,他们才不会想着改变世界呢,更何况他们没有能力改变世界。科学和文艺是能改变世界的,但是政治不行”。

 强势的语言风格

影片上映之后,众多媒体都给予了好评。在著名的烂番茄网站上,本片的好评率达到了94%。不过由于影片过于强势的语言风格,也令很多媒体不得不对这部佳作另看一眼。英国著名的《卫报》网站用了一个巨大的“警告”来提醒观看影片的观众,要时刻“提防”影片里的脏话。据不完全统计,影片里fuck、男性生殖器官和其他各类脏话出现的频率均创下了英国影片之最。即使是以脏话为卖点的好莱坞黑帮片,也充其量和本片平分秋色。至于影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令人“耳不暇接”的脏话,导演阿曼多·兰努奇是刻意而为之的。

在一次探班采访中,阿曼多·兰努奇面对着远道而来的记者满口喷粪,吓得记者几乎要落荒而逃。也许影片里的这种语言风格,就是来自真实的生活。阿曼多·兰努奇说:“不要看那些政客平时文质彬彬的,穿上西装还像那么回事。可是私底下,这些人没有一个像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样子。我就认识很多这样的政府工作人员。我的电影以年轻的政府工作人员为主,他们自然是不敢乱说脏话的,可是他们的上司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老资格的,但是升迁缓慢的、性格暴躁的家伙。他们要是说起脏话来,要强于所有的地痞流氓。所以我就在影片里安排了一段部长发飙,在美国大骂下属的片段。有点好笑,但是这一切都不是虚构出来的”。

获奖记录

本片共获提名3次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奥斯卡金像奖(2010;第82届) 提名:1

提名

·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阿尔曼多·伊安努奇 Armando Iannucci  托尼·罗彻 Tony Roche   Simon Blackwell  杰西·阿姆斯特朗 Jesse Armstrong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英国

UK

2009年4月17日

美国

USA

2009年1月22日    ......   (Sundance Film Festival)

以下按上映日期先后排序

德国

Germany

2009年2月7日    ......   (European Film Market)

英国

UK

2009年2月12日    ......   (Glasgow Film Festival)

立陶宛

Lithuania

2009年3月    ......   (Vilniau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国

USA

2009年4月    ......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波兰

Poland

2009年4月    ......   (Off Plus Camera)

丹麦

Denmark

2009年4月22日    ......   (CPHPIX Festival)

美国

USA

2009年5月21日    ......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国

UK

2009年6月    ......   (Berkshi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

德国

Germany

2009年6月    ......   (Internationales FilmFest Emden Nordeney)

美国

USA

2009年6月    ......   (Los Angeles Film Festival)

美国

USA

2009年6月20日    ......   (Los Angeles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9年7月 ......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国

USA

2009年7月24日    ......   (limited)

波黑

Bosnia and Herzegovina

2009年8月    ......   (Sarajevo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9年8月21日    ......   (limited)

德国

Germany

2009年9月    ......   (Cologne Conference)

加拿大

Canada

2009年9月5日    ......   (Meafor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匈牙利

Hungary

2009年9月10日

爱沙尼亚

Estonia

2009年9月18日

芬兰

Finland

2009年9月19日    ......   (Helsin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希腊

Greece

2009年9月25日    ......   (Athens Film Festival)

新西兰

New Zealand

2009年10月1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9年10月27日    ......   (Leids Film Festival)

瑞典

Sweden

2009年10月30日

法国

France

2009年11月18日

西班牙

Spain

2009年12月4日

希腊

Greece

2009年12月10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10年1月21日

丹麦

Denmark

2010年2月18日

黎巴嫩

Lebanon

2010年3月4日    ......   (limited)

印度

India

2010年3月13日

罗马尼亚

Romania

2010年4月23日    ......   (B-E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阿根廷

Argentina

2010年8月11日    ......   (DVD premiere)

荷兰

Netherlands

2011年2月15日    ......   (DVD premiere)

德国

Germany

2011年3月    ......   (DVD premiere)

收起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1.  Aramid Entertainment Fund   (as Aramid Entertainment) (in association with)

2. BBC Films [英国] (presents)

3.  The Film Council [英国]  (presents)

发行公司

1.  Optimum Releasing [英国]  (2009) (UK) (theatrical)

2.  IFC Films [美国]  (2009) (USA) (theatrical)

3.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澳大利亚]  (2009) (Australia) (all media)

4.  CTV   (2009) (France) (all media)

5.  NonStop Entertainment [瑞典]  (2009) (Scandinavia) (all media)

6.  CTV International [法国]  (2009) (France) (theatrical)

7.  Tour de Force   (2009) (Norway) (theatrical)

8.  Ascot Elite Home Entertainment   (2011) (Germany) (DVD)

9.  BBC Television Centre   (2010) (UK) (TV) (BBC2)

10. Entertainment One Benelux (2011) (Netherlands) (DVD)/(2011) (Netherlands) (DVD) (Blu-ray)

11.  Front Row Filmed Entertainment   (2009) (United Arab Emirates) (all media) (Middle East)

12.  MPI Home Video [美国]  (2010) (USA) (DVD)/(2010) (USA) (DVD) (Blu-ray)

13.  Optimum Home Entertainment   (2009) (UK) (DVD)/(2009) (UK) (DVD) (Blu-ray)[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