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脑山

狮脑山

外文名 Mountainlionbrain
占地面积 301.4平方米
目录导航

景点简介

位于阳泉市区西南部,距市中心10公里,海拔高度1500米,是抗战期间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公园于1986年4月开始动工修建,1987年落成,占地面积1322534.4平方米(其中百团大战纪念碑群占地16665平方米)。

主要景点

整个公园由山顶平台、北风垅、刀刃梁、将军垴四部分组成。狮脑山森林公园系以纪念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英雄业绩为主要内容的纪念性森林公园,碑群周围和景观布置得庄严肃穆,其余大部分区域则利用自然地形分区设置,每区景观各具特色,中南部依势挖山建湖筑榭。各景区皆以古朴、典雅的园林建筑及小品点缀之。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公园于1995年8月15日建成“百团大战纪念碑”,展厅面积301.4平方米,总展线173.27米。开馆以来,接待了中央、省、市领导,国外友人和八方游客2万余人次。“百团大战纪念馆”已被省委和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百团大战纪念碑”矗立在阳泉市区南六公里,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主峰上。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的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

历史事件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军一面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一面在正面战场上集结重兵,阴谋进犯西南、西北,妄图迫使中国投降。在这紧要关头,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粉碎日军的侵略阴谋,争取华北战局更加有利于我军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八路军从8月20日起,在华北敌后出动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2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以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的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

8月20日晚22时,由聂荣臻同志指挥的晋察冀军区预先埋伏在正太路旁的15个团的兵力,同时向铁路线上猛扑。座落在阳泉火车站以西数里的狮脑山,是阳泉的屋脊,控制了狮脑山就等于卡住了正太铁路的咽喉。为了牵制驻阳泉的日军,掩护正太路西段军民破路,我军385旅主力团14团,由陈锡联旅长带领,在暴风雨中占领狮脑山后,便开始向驻守在阳泉的日军片山旅团司令部兵营猛攻。

21日,敌首片山大佐手举军刀,先砍下8个长胡子日兵的脑袋,当作战斗的祭礼,然后指挥敌兵千余人在炮火掩护下,向狮脑山上冲锋。此时,卧在泥水里的我军战士沉着应战,他们凭借有利的地形,用排子枪和集束手榴弹连挫敌军。25日,发了疯的敌人又纠集两千余人,出动百多架次飞机,轮番轰炸狮脑山。我军阵地上炸弹呼啸,整个山头烟尘弥漫,碎石飞溅,阵地上的工事多处被毁。敌人涌上山头后,我军以500个刺刀与敌展开肉搏。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厮杀,直到天黑,敌军死伤三百多人,狼狈撤退。我军在这里与敌人浴血奋战了七个昼夜,使狮脑山阵地始终牢牢地固守在我军手中。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8月20日到12月5日,在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中,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800余人,俘日伪军186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食品等;破坏铁路47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车站、隧道等260余处,使正太铁路停运月余;攻克日伪据点2993个,巩固和扩大了抗日军民占领区。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拖住了敌军进攻西北、西南的后腿,配合了正面战场上的友军作战,遏止了投降妥协的逆流,挽救了时局危机,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成为我国抗战史中最光辉的篇章。

为纪念“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1985年4月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报请中共山西省委批准,决定在狮脑山主峰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座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圆雕、两座题字碑、四个烽火台和长227米蜿蜒起伏的长城组成,于1987年6月30日建成。

  高40公尺的主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主碑的三个面上,分别镌刻着彭真、徐向前、薄一波的题词。彭真的题词是“战绩辉煌,永垂史册”;徐向前的题词是“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薄—波的题词是“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1]

  第一座题字碑正面是“百团大战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镌刻着“百团大战示意图”。第二座题字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百团大战纪念碑记》和《狮脑山战斗纪略》。

  整个纪念碑建筑群,结构严谨,美观新颖,气势雄伟,威严壮观,反映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的宏伟气魄。在纪念碑周围是林木繁茂的狮脑山森林公园。公园内建有供人们游览和休息的狮子阁、钟亭、蘑菇亭,还有修复了的禅岩、蒲台两座古寺,使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狮脑山峰更加壮丽、秀美![2]

相关内容

百团大战距今已有74个年头,这一震惊世界的伟大战役,究竟取得了哪些辉煌战果?在当时乃至后来有何意义和影响?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战役?10月9日,记者带您近距离揭秘。

参战老英雄纪念馆里行军礼

在阳泉市区就能看到市区海拔最高的标志物—狮脑山顶上宛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

秋日里的狮脑山显现出安详的姿态,当年战争的遗迹几乎寻找不见。百团大战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彭真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两侧分别为徐向前题词:“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薄一波题词:“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整个建筑群结构严谨,气势雄伟,反映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的宏伟气魄,使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狮脑山更加壮丽、秀美,成为一处最具代表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26岁的石玮从事讲解工作已有4年,近4万字的讲解词早就烂熟于心。石玮介绍狮脑山狮脑山(7)说,1995年建成的百团大战纪念馆分上、下两个展厅,展览分为“惊世壮举,辉煌战果”“英雄史诗,宏伟工程”“不朽精神,深刻教益”和纪念百团大战的书画四大部分,一百多幅珍贵照片图片生动再现了百团大战的英雄业绩。为了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同时对广大民众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10年年底,百团大战纪念馆新馆落成,建筑面积达3232平方米,以“太行山上”为设计主题,通过馆内浮雕等元素再现了英雄们当年战斗、生活的场景。馆内收藏历史实物800余件,文物750余件,史料照片近300张。自建成以来,百团大战纪念碑(馆)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对话

阳泉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任佟苏:

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斗志

山西晚报:百团大战纪念碑独具特色,这样的设计有何意义?

任佟苏:纪念碑坐北朝南,从低到高,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圆雕、两座题字碑、烽火台、长城组成,整个建筑群占地25亩。最高处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平台,平台中心高耸着大理石主碑,三角形的角上各立着一座副碑。主碑与三座副碑以及两座题字碑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指铁路,寓意当年百团大战以破袭正太铁路拉开序幕。主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寓意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抗击外敌的革命精神。三座副碑,形如军旗,象征着参战八路军129师、120师和晋察冀军区三支大军。三座副碑之间相距105米,寓意着参加战役的105个团。副碑上镶着6块巨大的锻铜浮雕,生动反映了百团大战中军民“出击”“破路”“攻坚”“支前”“转移”“胜利”的情景。由三角形平台往下三个阶段,寓意着百团大战经历的三个阶段。再往下沿东西两侧设有4个烽火台,由227米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山西晚报:百团大战取得了哪些辉煌战果?在当时乃至后来有何意义和影响?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战役?

任佟苏: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中,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800余人,俘获日伪军186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食品;破坏铁路47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车站、隧道等260余处,使正太铁路停运月余;攻克日伪据点2993个,巩固和扩大了抗日军民占领区。百团大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拖住了敌军进攻西北、西南的后腿,配合了正面战场上的友军作战,遏止了投降妥协的逆流,挽救了时局危机,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成为我国抗战史中光辉的篇章。而阳泉,在战斗的烽火中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敌后重要的抗日堡垒之一。

简介

狮脑山地处阳泉市区西南部,主峰海拔1160米,是阳泉市区的最高峰,因奇峰突兀、状如雄狮而得名。这里距离阳泉火车站6公里,地势险要,是扼守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的制高点。1940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129师、120师在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在山西、河北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三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为“百团大战”。

为了缅怀抗日英烈,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1985年,阳泉市委市政府报请中共山西省委批准,开始修建百团大战纪念碑,1987年6月30日落成。纪念碑建筑群包括主碑、副碑、圆雕、烽火台等。其中主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1995年,百团大战纪念馆建成。1997年,百团大战纪念碑(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百团大战70周年之际,当地政府在距离旧馆不远处又修建了面积更大的纪念馆。

手记

革命先辈浴血奋战换来今天幸福生活

2001年第一次到阳泉,印象最深刻的当数进出阳泉市区必见的狮脑山上形似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

2004年到阳泉工作,原本略知一二的百团大战,也随着一次次采访的深入逐渐深刻起来。此后至今的10年间,几乎每年都要上狮脑山采访。从第一次步行数百级台阶,气喘吁吁登顶,到随着通往狮脑山顶的公路通车,驾车即可抵达山顶,加上纪念碑和纪念馆的设施越来越完善,上山参观、休闲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夜,由于距离市区较近,狮脑山百团大战旧址公园不仅是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还是阳泉百姓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昔日主战场之一的狮脑山,如今被大量的植被覆盖,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沿路设置的多个小游园,成了阳泉百姓休闲放松、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好去处。每天清晨的晨练大军中,有相扶着上山的情侣,有散步的中老年人,也有跑步健身的年轻人。这一切的宁静和惬意,正是数十年前革命先辈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换来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