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按蚊

中文名 最黑按蚊
亚门 六足亚门
动物界
最黑按蚊
亚纲 有翅亚纲
亚目 长角亚目
亚科 按蚊亚科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成蚊体色暗黑,雌蚊翅前缘基部1/3常有分散的淡鳞;肩横脉有暗鳞簇;V5基暗斑较长,其长度大于或等于它与V6基暗斑之间的水平距离;后跗节4有基白环。雄蚊触须节3有基白环。幼虫头毛8-C粗壮,分11-20枝。卵甲板较窄,甲板宽度约为卵宽的1/7。

雌蚊中型黑色蚊虫,翅长3.2-4.8mm。头:触须较细,白环明显,末二白环有时连接;基部内侧和各白环之间常有许多散在淡鳞。胸:中胸盾片灰色,上有不明显暗色纵线和一对“眼点”。前胸侧鬃4-9枝;气门鬃3-5枝,翅前鬃6-10枝;上腹侧鬃2-5枝;下鬃5-6枝。翅:前缘脉上除亚缘脉白斑和亚端白斑外,在基部1/3部分尚有若干散在的淡鳞;少数成小白斑;肩横脉上有一小而明显的暗鳞簇;分脉白斑明显。径脉干区主要暗色;V2大部黑色;V5基暗斑较长,其长度大于或约等于它与V6基暗斑之间的水平距离。有或无V5.2缘缨白斑。足:各足基节均有明显的淡鳞簇。前股节暗色;中股节背面暗色,腹面淡色。前和中胫节背面暗色,腹面淡色,末端常有少

数淡鳞。前跗节1-3有端白环,节4-5为暗色;中跗节1-3有狭窄的端白环,节4-5均为暗色;后跗节1-4均有端白环,其中跗节3和4尚有基白环,因此整个白环显得比较宽;有时跗节5也有基白环,但有较大的变异。腹:腹节VII腹板中央有一簇暗鳞;节VIII背板后缘也常有一些暗鳞。

雄蚊一般形态与雌蚊近似。头:触须节2-3有白色纵线,节3有明显的基白环,节4、5背面大部分淡色。尾器:抱肢基节的背面与侧面有许多淡鳞。小抱器背叶内侧有2-3根基部融合的棒,外侧有若干叶状刺;腹叶一长一短,并有若干细毛。阳茎顶端有叶片3-4对,其中靠近内侧的一对叶片最大,具有侧齿,但无基齿。

幼虫虫体色深暗。头:头毛2-C单枝;3-C分50-70枝;5、6-C分别分14-18和15-20枝;8-C比中华按蚊的粗壮,分11-20枝;9-C分7-12枝。胸:胸毛1-P单枝或末端分为2-4枝;2-P分9-14枝;1-M分21-28枝;4-M竖立,由毛干中段分6-9枝;3-T分化为不发达的掌状毛,具若干扁平无色叶片。腹:腹毛1-I-II均为不发达的掌状毛,各由若干扁平无色叶片组成;腹节III-VII的掌状毛均发达,叶片颜色均深暗,色素分布不均匀,在叶片的基部颜色较浅,叶肩颜色最深,叶丝淡色,在低倍显微镜下很难看清其边缘。气门梳具长齿5-7个,短齿12个左右;腹毛1-X约与尾鞍等长。

卵8个卵(云南标本)测量结果如下:卵长498-586um,平均532um;卵宽167-206um,平均191um;甲板宽19-361um,平均27um,约占卵宽的1/7 (14.1%)。浮器肋数31-40个,常见35个。

生活习性

幼虫孳生于稻田,多水草的池塘、水沟、沼泽等。孳生地积水较深,其周围及水面上往往有许多植物遮荫,水质一般比较清凉。雌蚊兼吸人、畜血液。本种按蚊在滇西北和西南山区比较常见,系当地人房与牛棚内常见蚊种之一。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

云南, 福建, 江西, 广西, 贵州

国外分布

印度, 斯里兰卡, 缅甸, 印度尼西亚, 越南, 泰国, 马来西亚, 孟加拉国, 尼泊尔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九卷 双翅目 蚊科(下卷):26-28.[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