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平均海拔769米,最高930米,最低550米。东西宽18公里、南北长30公里,总幅员面积515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890亩(实际粮食直补面积为15070.04亩),田7110亩,地6780亩,退耕还林680亩,林地面积2249公顷。全乡共有水库7座,山坪塘811口。全乡总户数2514户,总人口8645人(其中:农业人口为8500人,非农业人口145人),全乡五保户48户50人,低保户128户249人,优抚对象62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4350元。秀山村户数380户,人口1086人,幅员面积429.3公顷,拥有耕地面积为1673亩(其中田:741亩,地:932亩);东山村户数226户,人口800人,幅员面积588.2公顷,拥有耕地面积为1416亩(其中田:876亩,地:540亩),水库1座;柏堰村户数147户,人口546人,幅员面积323.3公顷,拥有耕地面积为991亩(其中田:393亩,地:598亩);兴盛村户数227户,人口711人,幅员面积480.6公顷,拥有耕地面积为1288亩(其中田:652亩,地:636亩),水库1座;太清村户数270户,人口872人,幅员面积676.5公顷,拥有耕地面积为1383亩(其中田:704亩,地:679亩),水库1座;王河村户数210户,人口697人,幅员面积493.7公顷,拥有耕地面积为1083亩(其中田:654亩,地:429亩),水库1座;双星村户数345户,人口1181人,幅员面积740.8公顷,拥有耕地面积为1960亩(其中田:1018亩,地:942亩),水库1座;青岭村户数380户,人口1338人,幅员面积665.5公顷,拥有耕地面积为2028亩(其中田:1212亩,地:816亩),水库1座;荷花村户数329户,人口1269人,幅员面积754.1公顷,拥有耕地面积为2068亩(其中田:860亩,地:1208亩),水库1座;
秀钟乡地处高山地方,属于山区地带,山高坡陡,沟壑交错,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2℃,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5.5℃,无极高、低气温危害。全年无霜期275余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年日照时数约1450小时,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夏旱尤为突出。三重点产业(1)粮食常年播种18952亩,产量达7717吨,只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要农作物;(2)油料产业是全乡重点经济产业,重点以高芥酸油菜为种植对象,常年种植面积在8000亩以上,产量1720 吨;(3)畜牧业重点以生猪养殖和小家禽养殖为主,年出栏生猪在2.5万头以上,年出栏小家禽达到25万只。
秀钟乡为剑阁县辖乡。1952年建秀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40公里。面积53.9平方公里,人口0.9万。秀钟至垂泉公路过境。辖秀山、东山、柏堰、兴盛、太清、王河、双星、青岭、荷花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 。
根据中央、省、市、县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中国梦的相关精神,按照《秀钟乡第二批深入学习
乡领导(基本建设)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要求,秀钟乡和其他12个村居党支部以及机关支部都积极投入到了学习实践活动中。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各党支部重点抓了学习培训、建言献策2个环节。目前,全乡已圆满完成了学习培训阶段的任务。此间,学习实践活动所展现的特点为:一、氛围浓厚,措施得力,学习培训阶段成效明显;二、深度剖析,归纳总结,找准了学习阶段存在的问题;三、突出学习,注重实践,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见成效上取得新进展。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中,秀钟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牢固树立“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工作理念,以“全民发动,村居互动,综合治理,建章立制”为工作思路,以“清洁化、秩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为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以“三清,四治,五重点”为工作主线,采取五个“到位”工作举措,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为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新集镇建设工作已完成精确红线的放线、去杂工作,已将土地、林地面积、零星树木等核查到户,各项工作就绪。获得上级批示后,将开展人口安置和搬迁过渡工作,建档立制方面对已签订协议的户全部建立了专门档案,建立了领导轮值接访制度,信访维稳排查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