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隧道

狮子山隧道

中文名 狮子山隧道
外文名 LionRockTunnel
目录导航

简介

       1960年代时,香港发生旱灾,港英政府需要凿通分隔九龙和新界的山脉以容纳食水输送管连接船湾淡水湖及市区,亦顺便建成一条可容纳两条行车道及三条大水管的隧道,后来再在隧道旁开凿第二条两线行车隧道,令隧道成为双程双线分隔双管隧道。收费广场设于沙田大围,共有10个收费亭,其后增设至13个,其中9个为人手收费亭,余下4个为快易通专用的自动缴费亭。

水帘

       由于狮子山隧道采用旧式设计,加上两条管道相隔甚远,在设计和技术所限下,未能设置贯通两管道的紧急逃生出口。因此,香港政府于1997年于隧道装设全香港隧道中独有的水帘系统。每条管道各有11道水帘,每个相隔约100米,可阻止浓烟及火势蔓延,并有降温的效果,方便人们逃生。不过,除了火警演习之外,水帘系统一直都未被使用过。

       由于新界新市镇的急速发展,狮子山隧道和香港海底隧道一样,行车流量早已饱和。其后城门隧道、大老山隧道及尖山隧道及沙田岭隧道的先后通车,纾缓了部份车流,但由于连接地点较方便,收费亦较廉宜(同1987年动工之城门隧道及2002年动工之尖山隧道及沙田岭隧道),因此目前依然保持在4条隧道中行车量最高。于2007年,隧道平均每日行车量达90,000架次。

改造

       2007年1月左右,狮子山隧道的交通灯灯泡全数更换成发光二极管,而两边入口亦新装设了大型的资讯显示屏。

       狮子山隧道将会在未来1-2年左右进行翻新,并会使用多大约80年。但在翻新的同时,狮子山隧道可能会更挤塞,并会改变现有的单管双程行车的时间,约由现时的午夜12时提早至晚上9或10时。

狮子山隧道左右两旁的防火板及天花板会翻新,但两条管道出入口的"LION ROCK TUNNEL"及"狮子山隧道"的文字将予保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