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陵

娲皇陵

目录导航

简介

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曾以“抟土造人”、“炼石补天”而被尊崇为女神。在传说中,女娲是被古人尊奉为人类始祖的伏羲的妹妹,她和伏羲具有一种人首蛇身的异相,女娲也被尊奉为人类之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 。

西华县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的故乡,该县曾发掘有春秋时期的女娲城遗址和“女娲城”匾额等文物,至今仍保留着女娲城、女娲宫、女娲陵等遗迹。为了挖掘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女娲文化,该县决定在聂堆镇思都岗村女娲陵西侧建设一座占地140亩的女娲中央大殿及附属建筑,届时女娲城将扩大到占地200亩。

河南周口西华是女娲故都,相传东方女神――女娲曾在此“抟土造人、化育万物、炼石补天、造福黎民”,故西华有“娲城”之称,位于西华县城北10公里的聂堆镇思都岗村,有春秋时期被毁废的女娲城遗址和女娲陵,经河南省文物部门及专家考证,1986年11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的女娲城,是以古代“女娲城”遗址取名建造的旅游景点。有女娲陵、补天殿、娲皇殿、人祖殿等人文建筑,沿袭传统习俗,这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举行庙会,各方民众蜂拥而至,多时游客达10万之众,全年游客近200万人次,女娲城成为闻名全国的寻根祭祖圣地。

女娲城遗址

文物部门根据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经过长期勘探,发掘了该古城址。

女娲城位于西华县聂堆镇都岗村西北角,该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层,外郭城墙长4000米,内城墙长1440米。今残存城墙最高点3米,宽8米。护城壕轮廓清晰,基底宽6米,上部宽15米。城墙多为分层夯筑而成,每层厚10到20厘米。夯窝为圆形,平底,直径5厘米。城内有宫殿式夯土台基。北城墙下出土一地下排水管道,残长1米,直径29厘米。城内出土有大量釜、罐、鬲、瓮、瓦等春秋时期遗物,可见当时城池壮伟,居民殷盛。据考,该城为东周城址,城墙下压着商周甚至更早的古文化遗址。

其它说法

女娲的陵墓在何处?除上述之外,这里还有五种说法。

其一为山西永济县风陵渡。因为史载女娲风姓,故女娲陵又称风陵,其地或谓为风陵坡或风陵堆。《山西通志》、《名胜志》记此为风后之陵,而风后即女娲,这由相传女娲为伏羲之妻附会而来。

其二为陕西潼关县。《陕西通志》记云:“上古风陵,即女娲氏陵,在潼关卫城北黄河中。”这里所述陵墓的位置实即风陵渡,与前说相同。

其三为南阎乡(今属河南灵宝县)。《河南通志》记云:“女娲陵,在圄乡县黄河滨。”《新唐书·五行志》云:“天宝十六年六月,虢州阎乡黄河中女娲墓,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乾元二年六月乙未夜,......其墓涌出。”这里所记陵墓的位置,也即风陵渡。

其四为山西赵城县(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西南)。《文献通考·王礼考》记载:“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平阳府志》云:“娲冢,东西相距四一九步,各高二丈,周围各四十八丈。”

其五为山东济宁。《究州府志》云:“女娲陵,在济宁州东南三十九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