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

火种

中文名 火种
拼音 huǒ zhǒng
目录导航

词目

火种

引证解释huzhng

1、属于火范畴的事物。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脂非火种,水非鱼属。”

2、供引火用的火。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操 令军士往村落中刼掠粮食,寻觅火种。”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一回:“侯健就讨了火种,递与薛永,将来点着。”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低倒头去张灶里时,黑洞洞都是水,那里有个火种?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山洞里发现的大量灰烬,不仅说明了他们能初步使用火,也说明他们已能保持火种了。”

3、喻潜藏的强大力量或强烈感情。

郭小川《秋歌》:“不止一次了,节日的礼花点燃起我心中的火种。”

孙犁《白洋淀纪事·杨国元》:“我想,如果不只从静止的方面看他,而想到他的本质和他身体里包藏的无限火种的力量,再能激发这种力量,他就进步得快了。”

引证解释huzhng

火耕。

唐刘长卿《送州人孙沅却归句章新营所居》诗:“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

宋王禹偁《畲田调》:“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

火种来源

[kindling] 火源;能引火之物

狮子、老虎有利爪和坚牙、老鹰长着强健的翅膀,就连乌龟也有坚硬的外壳作保护。可人类却没有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以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  尽管普罗米修斯万般恳求,宙斯还是不答应赐火种给人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只好带了一根空心的芦苇到奥林匹斯山去盗火种,引起了一场大火,终于把火种带给了人类。

有了火种以后,人们开始变得强壮起来,人类从地里挖出铁矿,用火炼成比狮子、老虎牙齿更坚韧的利器;借着动物怕火把野牛驯服,教他们犁田种地;人类用火还制造了许多东西。有了火,人类不再害怕寒冷和黑暗,也不再畏惧猛禽和凶兽;人类开始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生活变得幸福和美好起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