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金龟子

茶色金龟子

动物界
中文学名 茶色金龟子
金龟子科
昆虫纲Insecta
目录导航

外形特征

成虫

体长10-11.5毫米,长椭圆形,茶褐色。全身密被灰色绒毛。翅鞘上有4条纵线,并杂生灰白色小毛斑。腹面栗褐色,亦具绒毛。

喜食榆树,椿树,果树的茎杆,一旦树木的某一处被咬烂,他们会成群结队的来吸食树汁,从而造成树颈某处溃烂和伤害。金龟子成虫有极强的飞行能力。

椭圆形,乳白色。长约1.5毫米,宽约0.4毫米。

幼虫

俗称“蛴螬”,又叫“土蚕”,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口器深褐色。触动时,全身蜷缩成马蹄状。体表多皱纹及体毛。臀片上刚毛不规则散生。老熟幼虫乳黄色,长约3-6厘米。

茶色金龟子茶色金龟子初为乳白色,后转为淡黄色,羽化前转变为黄褐色。腹未有一对突起。

生活习性

在黄河故道地区发生较普遍,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过冬,3月上旬至中旬出土,先在杨、柳、榆等树木上为害,待苹果树发芽时,即大量转移到果园里为害。日落前后成虫从土里爬出来,飞到树上为害嫩芽、嫩叶,晚上9-10时又下树钻进土里躲起来。成虫多在草荒地、果园间作物及绿肥地里产卵。成虫有假死习性。

动物危害

发生规律

茶色金龟子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下旬化蛹并羽化。羽化后即外出危害各种植物的叶片与嫩枝。一般白天潜伏于土中,傍晚前后成群外出取食。6月初开始产卵。卵期约10-15天。幼虫取食植物根部。越冬前,先筑土室,幼虫在土室中越冬。成虫具假死性。

防治方法

1.加强油茶林的管理工作,定期中耕松土,并多开垦附近荒地,以箱小幼虫的滋生场所。
2.成虫盛发时,在为害较集中的油茶林地,可喷布25%滴滴涕乳剂或6%可湿性666的200倍稀释液。大粉白金龟子白天出来,目标甚明显,可进行捕杀。在密林中,则可于无风睛天的清晨或傍晚,施放666烟剂,每亩1-2斤,若受烟时间在一刻钟以上,效果可达85%左右,并可兼治其他害虫。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