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量度:体重♂130g;体长♂240mm;嘴峰♂14mm,♀15.5mm;翅♂170mm,♀175mm;尾♂111mm,♀112mm;跗蹠♂22mm,♀24mm。(注:雄性——♂;雌性——♀)
鬼鸮北方亚种图册(3)
主要栖息于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尤其是以松、桦、白杨为主的混交林,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人迹罕至的茂密森林中,常栖息于树冠层枝叶茂密处或树洞中。大多单独活动,没有迁徒行为,但秋冬季也常常游荡到低海拔地区的森林中,也喜欢到人家附近活动。由于它的叫声多变,如吹笛一般,每隔几秒钟就重复一次,并且不断地交替变化,所以给人一种阴森可怕的感觉,因此得名。它的飞行快而直,稍呈波浪形飞行。主要以鼠类为食。也食昆虫、小鸟和蛙类等。捕食方式可以在飞行中猎食,也可以栖息于树上,等待猎物出现时才突然袭击。
分布于西伯利亚西部,田山,从西伯利亚南部东到中国东北(黑龙江),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库页岛)。[1]
繁殖期为3~7月。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也利用啄木鸟的旧巢。每窝产卵通常为3~6枚,偶尔多至7~10枚。卵为白色,表面光滑无斑。雌鸟孵卵,孵化期25~27天。雏鸟晚成性,大约经过25~36天才能飞翔。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