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的刺激:食物对胃底、胃体部和幽门部感受器的机械和化学刺激,经迷走-迷走反射或刺激G细胞分泌胃泌素,引起胃酸分泌增加[1]。
2、迷走神经(ACh):
(1)直接作用于壁细胞M3受体(阻断剂:阿托品),促进胃酸分泌;
(2)作用于胃泌酸区黏膜内的肠嗜铬样(ECL)细胞,引起组胺分泌,促进胃酸分泌。
(3)神经末梢释放的促胃液素释放肽(GRP,铃蟾素,蛙皮素),作用于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促进壁细胞分泌胃酸。
(4)抑制胃和小肠黏膜中的δ细胞释放SS,消除SS对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的抑制作用,促进了胃酸的分泌。
3、促胃液素(胃泌素):既可直接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又可刺激ECL细胞分泌组胺,间接促进壁细胞分泌胃酸。
4、组胺(组织胺):以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邻旁壁细胞的H2受体(阻断剂:甲氰咪呱),引起壁细胞分泌胃酸。
5、Ca2+:钙离子可通过双重机制诱导人的胃酸分泌,既可通过促进胃窦部释放胃泌素,又可对壁细胞的直接作用。
6、低血糖:胰岛素性低血糖可引起胃酸分泌,可被抑胃肽抑制。
7、咖啡因、酒精:可直接刺激胃酸分泌。
8、糖皮质激素:通过增加胃腺对迷走神经和胃泌素的反应性,促进消化液和消化酶的分泌,特别是胃酸。
9、应激状态:应激状态时胃酸分泌增加。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证实颅脑损伤和烧伤后胃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应用抗酸剂及抑酸剂可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胃酸增加可与神经中枢和下视丘损伤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失调、血清胃泌素增高、颅内高压刺激迷走神经兴奋通过壁细胞和G细胞释放胃泌素产生大量胃酸有关。
10、肠泌酸素:食糜对十二指肠的机械扩张和消化产物的化学性刺激引起十二指肠黏膜释放肠泌酸素刺激胃酸分泌。
11、精神因素:愉悦的心情可以促进胃液的分泌。
1、迷走神经(ACh)
2、促胃液素(胃泌素)
3、组胺(组织胺)
★机制:ACh、促胃液素和组胺与壁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期中组胺通过Gs蛋白中介,激活AC-cAMP系统,升高cAMP水平;ACh和胃泌素通过激活磷脂酶C (PLC),生成第二信使IP3,使细胞内Ca2+贮库内的Ca2+释放。cAMP和Ca2+通过PKA,使更多的Cl-通道和H+-K+-ATP酶分子镶嵌于壁细胞的分泌小管膜上,从而增加HCl的分泌。[2]
1、盐酸(HCl):消化期在食物入胃后可刺激胃酸分泌,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负反馈抑制胃酸分泌。一般说来,当胃窦部pH≤1.2~1.5或十二指肠内pH≤2.5时,可抑制胃酸分泌。可能机制有:胃酸直接抑制胃窦黏膜G细胞释放胃泌素;胃酸刺激胃窦部δ细胞释放SS,间接抑制G细胞释放胃泌素和胃酸分泌;胃酸刺激十二指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和球抑胃素,从而抑制胃酸分泌[1]。
2、脂肪:脂肪及其消化产物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分泌多种胃肠激素,如促胰液素、CCK、抑胃肽、神经降压素、胰高血糖素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的激素。
3、高张溶液: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可使肠腔内出现高张溶液。高张溶液可刺激小肠内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来抑制胃酸分泌。
(前三个因素主要在消化期抑制胃液分泌)
4、生长抑素(SS):抑制胃窦部G细胞释放胃泌素、抑制ECL细胞释放组胺、直接抑制壁细胞的分泌。
5、前列腺素(PGE2、PGI2):直接抑制壁细胞的分泌。
6、表皮生长因子(EGF):可抑制胃酸分泌,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7、促胰液素: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收缩幽门括约肌,抑制胃排空。胃酸刺激促胰液素的分泌,促胰液素负反馈减少胃酸分泌。
8、抑胃肽:可抑制组胺和胰岛素性低血糖引起的胃酸分泌,其作用由SS介导。
9、精神心理因素:抑郁、焦虑可抑制胃酸分泌。
1、生长抑素(SS)
2、前列腺素(、)
3、表皮生长因子(EGF)
★机制:SS、前列腺素、EGF通过激活Gi,可抑制壁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AC),降低胞质内的cAMP水平,从而减少蛋白激酶A(PKA)的激活,抑制胃酸的分泌。SS还可通过抑制G细胞及ECL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和组胺,间接抑制壁细胞分泌HCl。[3](参考《生理学》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到途径)
1、缩胆囊素(CCK):CCK由小肠黏膜I细胞分泌,可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对胃酸分泌产生完全不同的效应。
2、血管活性肠肽(VIP):VIP可抑制食物、组胺和胃泌素等刺激胃酸分泌;也可刺激壁细胞促进胃酸分泌。
3、铃蟾素(蛙皮素):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促进胃酸分泌。
4、缬酪肽(Valosin):对基础胃酸分泌有刺激作用,不依赖于胃泌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