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1日,挪威诺奖委员会宣布,决定将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以表彰其“为消除化学武器所作的诸多努力”。[1]
挪威诺奖委员会11日宣布,决定将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诺奖委员会的颁奖词中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化学武器被大规模使用,1925年的《日内瓦公约》禁止使用化武,但不包含禁止生产或储存化学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化学方法被希特勒用于大规模屠杀,化学武器随后开始被一些国家和恐怖分子使用。在1992年至1993年之间诞生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简称《公约》)宣布禁止生产、储存化学武器。该公约于1997年生效。此后禁化武组织开始通过检查、销毁以及其他方式,履行该公约的实施情况。截至目前,已经有189个国家加入了该公约。
禁止化武组织所作的努力及国际公约的约束使得动用化武这一行为在国际法律上被禁止。然而,近期在叙利亚,化学武器被再次投入使用,这使得废除化武工作更显必要。目前,一些国家仍然不是消除化武组织的成员,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并未遵守在2012年4月前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这一最后期限。
推动核裁军是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重要心愿。诺贝尔奖委员会已经通过不少奖项来强调废除核武器的重要性。诺贝尔奖委员会希望,授予禁止化武组织和平奖能有助于消除化学武器。
10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祝贺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得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并表示联合国愿与禁化武组织携手努力,永远消除化学武器威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祝贺说,禁化武组织极大地加强了裁军和防止武器扩散领域的法治,全世界80%已申报的化学武器得以销毁,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禁化武组织的努力。他坚信这一成绩将鼓舞全球其他裁军组织,使它们不辜负国际社会的期望。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成立于1997年5月,总部设在荷兰海牙,其宗旨是确保《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得到实施,现有189个成员。目前,该组织正在叙利亚政府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开展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