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湖图册(3)
发轫于鲁山的沂河,逶迤九曲十八弯,浩浩荡荡来到临沂。一坝截断,形成了一望无边的辽阔水面。最近,市政府将其命名为“卧龙湖"。卧龙湖的诞生,标志着我市城市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沂河,是沂蒙山区第一大河。她源于沂源,南流中经临沂入苏北平原,至江苏灌云燕尾港入黄海。长386公里,流域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沂河水域辽阔,水量充沛,长年奔流不息。春风徐来,水波不兴,秋高浪急,栉汩澎湃,每逢盛夏雨季,河水横无际涯,至临沂城区,水宽近2000米,滔滔河水似一条巨龙,蟠踞于沂洲之上,奔腾于天地之间。自从这1135米长的橡胶大坝建成后,将沂河斩为两段,形成了这16000亩的人工湖。人工湖的建成,不仅将储水引往下游灌溉万亩粮田,而且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沂蒙大地上,形成了临沂最壮美的景观。
卧龙湖,寓意沂蒙山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临沂是一方令人神往的土地,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沂蒙儿女不断追求文明进步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无数仁人志士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这里出土了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发掘出令人称奇的汉代帛画。春秋时期孔子的高足曾子,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东汉时期珠算发明家刘洪,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都出生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革命战争年代,省党政军领导机关曾长期驻在这里,省政府在这里成立,大众日报在这里创刊,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过。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藏龙卧虎之地。 承齐鲁文化之滋润,汲蒙山沂水之精华,改革开放,这里大批优秀人才和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带动起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科技发展不断加快,社会进步日新月异,这是一个思绪飞扬、百舸争流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人才和人才辈出的时代。卧龙湖的寓意,也是九千万沂蒙人民的期望所归。
迈步卧龙湖畔,不禁令人遐想:不久的将来,卧龙湖畔该是个什么样子?卧龙湖的水更清,景更秀,这是毋庸置疑的。卧龙湖畔必将崛起一座现代化的大学城。大学城有临沂大学,有科研院所,有文化公园,还有生态园林卧龙冈。那可是一幅无比壮观的图画呵!河汾门下,桃李争艳,卧龙冈上,琴瑟悠扬,学府寓园林之中,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大学城与卧龙湖相映,万亩碧波,泱泱荡荡,荷青青出水,水淡淡生烟,鱼翔浅底,禽戏涟漪。待月白风清,华灯初放,月光如水,水月一色。歌台水榭,金雀吹埙,楼宇亭阁,银雀奏篪。垂柳下书声朗朗,草青上锦绣文章。这里中外专家教授名流云集,必将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临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以湖为中心,与大学城接壤,居住、商贸、旅游、经济开发接续延伸....。人们完全相信,勤劳睿智的临沂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把卧龙湖畔建设得更好、更美。完全相信,卧龙湖滋润的沃土上,必定是人才辈出。
卧龙湖位于沈阳城西北康平县城西1公里,湖面面积64平方公里,是我国东北地区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据地质部门测算,湖面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白垩纪距今有300万年历史。 康平县卧龙湖有67平方公里的水面,是辽宁省第一大平原淡水湖。卧龙湖自然风景区是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区之一。卧龙湖流域面积1644.6平方公里,湖区东西长16.5公里,南北宽6公里,周边长60公里,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滩涂48平方公里,湖中平均水深为2.2米,湖区最大蓄水量为1.3亿立方米。卧龙湖地理位置在沈阳市北部康平县城西1公里处。卧龙湖水面宽六、七十公里,水层浅,水温高,水质好,非常适合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湖畔北有辽金 时期元州故址、南有龙背山汉墓群、东有珍珠山青铜遗址、西有清博旗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 这里湖光山色,风景秀丽,经过几年的开发,已成为旅游休闲的胜地。游船码头依山傍水,古朴典雅。游泳池、垂钓池、荷花池各有水面200亩,既可游玩又可观赏。歌舞厅和航空餐厅为游人提供别具一格的餐饮和娱乐服务。
康平县境内的卧龙湖风景区泱泱10万亩水面,天水相接,环湖青山相对,绿野相连,处处透出塞外平湖风光。卧龙湖风光优美,景点繁多。夏日游湖,碧水沧天,清风扑面;春秋两季,大雁野鸭云集,起落不一,景观动人;隆冬时节,瑞雪飘飘,群山银装素裹,万亩湖面坚冰如镜,是绝好的滑冰场地。湖东岸珍珠山、天龙山临湖屹立。游船码头依山傍水,古朴典雅。泊船港面积1万平方米,龙舟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快艇轻捷,迅疾如风,铁、木机船沉稳庄重,自在飘摇。游泳池、荷花池、垂钓池各200亩,既可游玩,又可观赏,在休闲中尽情饱览大自然风光。 卧龙湖风景如画,四季宜人。春有碧水边天,涛涛蒲草在霞光中摇荡;夏有蝉鸣鸟叫,万类江天,红荷千顷,白帆点点;秋有渔歌阵阵,蟹肥鱼美,蒲絮芦花,漫天飞舞;冬有寒冰映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与万顷金沙滩遥相呼应,是北方少有的自然处女地。
卧龙湖
卧龙湖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腐殖质堆积较厚,大量生长着蒲草、芦苇、三棱草、地梨子、菱角、鸡头米、水葫芦、莲藕等70余种植物;卧龙湖中栖息着大量野鸭、大雁、灰鹤、丹顶鹤、天鹅、鱼鹰等142种野鸟类;湖水中生长着草、鲢、鳙、鲤、黑、嘎、鲶、鲫等39种鱼类,3种虾类,4种蚌类,还有人工养殖的淡水河蟹、甲鱼和特种鱼。除植物、鸟类和鱼类外,卧龙湖中还有野生水陆两栖动物8种,水生藻类8门70属154类,浮游动物38种,湖底栖动物28种。卧龙湖盛产鱼虾、菱藕、香蒲、秀苇。卧龙湖明山秀水,景色迷人。湖中鱼虾肥美,菱藕飘香。万亩苇塘栖息着天鹅、丹顶鹤、鱼鹰、野鸭等珍稀鸟类,沿岸滩涂香蒲、秀苇连天。地下有丰富的锶矿泉水,含锶量高达1.83毫克/公升(枯水期),品位之高,全国少有。锶矿泉水预防治疗心血管、脑血管病效果极佳,世所公认。
卧龙湖位于沈阳城西北一百二十公里的康平县。说起“卧龙湖”这个名字,民间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康平这地方,山清水秀,瀑布飞泉,松柏长青,奇花不谢。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彩凤双鸣。这一年,天下大旱,山旱得发焦,地旱得冒烟,就连百丈深的清泉也滴水不见,鸟兽口渴得不断哀鸣。王母娘娘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将头上佩带的一颗聚水珍珠抛向大地以解干旱之灾。当时只见一道闪电,一声巨雷,聚水珍珠落到了康平中部,紧接着天空中聚起了滚滚乌云,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地下泉水喷涌而出。须臾日出云散,聚水成湖,万物 复苏,湖中烟霞熏蒸,珠光闪现。 当时,一条横行霸道的沙龙看到聚水宝珠从天而降,贪心骤起,于是就卷着滚滚黄沙从西扑来,一头扎进湖水里上下翻滚寻找聚水珍珠,直搅得湖中浪花冲天,涛声滚滚。玉帝震怒,立即派青龙下界护宝。青龙勇猛异常,沙龙被打得遍体鳞伤,落荒而逃,慌乱之中被青龙一爪拦腰折断,落在离湖岸15公里的地方。天长日久,风吹雨淋,沙龙变成了现在的金沙滩,据说那连绵不断的沙丘,就是当年沙龙身上的鳞片风化而成。至今当地群众还有三伏天踩龙鳞,治关节炎的习俗。 再说沙龙死后,它的八个儿子想报仇,又惧怕青龙的威猛,于是白天变成八只老虎藏在山林中,夜里悄悄地潜在水中偷偷寻找聚水珍珠。青龙再次下界护宝,将八只老虎全部打死在密林中。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八虎山。 经过这两次战斗,青龙总是放心不下,决心永远留在这里守护聚水珍珠。王母娘娘听后很高兴,指派身边聪明、漂亮的荷花仙子下凡陪伴青龙。青龙和荷花仙子日日夜夜守护着聚水珍珠,不知过了多少年,受日月精华,天地灵秀的感染,荷花仙子化作湖中争芳斗艳的荷花,青龙化作了岸边的龙背山。人们为了纪念青龙的献身精神,就把这个湖叫卧龙湖。湖中的小山就是珍珠山,据说聚水珍珠还在山下埋藏着呢!
卧龙湖水能安神明目,治病疗毒。其神奇的疗效在史料中也多有记载。 史料所载,清代康平为蒙古科尔沁部落,属达尔罕王、博王、图宾王的旗地。有一年,瘟疫流行,怪病横生。或五心烦热,虽渴而不思饮;或神昏失语,四肢冷阙;或浑身酸痛,手足萎软,医生束手无策。正当人们惊恐失色之时,只见卧龙湖沿岸数万亩滩地,一夜之间长满了绿缨缨的大白菜。人们用湖水煮白菜,顿觉神清气爽,诸病皆无。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连千里之外的人都赶到卧龙湖来吃湖水煮白菜,其中双目失明的人,用湖水洗脸竟然重见光明。惊讶之余,人们纷纷推测是当年王母娘娘投入湖中的聚水珍珠功力所致。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卧龙湖地下富含高品位的微量元素锶,对人体的健康极为有益。天长日久,极具疗效。岸边有一泉,名锶泉。当地人用泉水制酒,名曰:锶泉酒,清冽甘醇,余味无穷,是人们最喜爱的佳酿。
由长客总、五爱等长途客运站有公汽(长客总站票价12.00元,五爱票价11.50元)直抵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