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内丘镇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内丘镇(Neiiqiu Zhen)1997年以后,先后被省评为“小康文化建设先进镇”,被市评为“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红旗乡镇党委”、“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连续四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
内丘镇西部为丘陵向东部平原过渡地带,微显丘陵地貌。李阳河从境北部横穿而过。主要水利设施有小型水库3座(西丘水库、永固水库、新城水库)。
内丘镇交通便利,京广铁路和107国道、隆昔公路、内大公路、内临公路等交通干线从镇区穿过。
1949年,为 内丘县第一(城关)区政府。1950年6月城关区与北光区合并,仍称第一(城关)区政府。1953年6月成立城关乡政府,隶属第一区政府。1954年5月,撤销第一(城关)区政府,改称第一(城关)区公所。1958年8月成立城关(卫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5月又改建为城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称人民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改为城关镇人民政府。1989年改称内丘镇人民政府,镇政府驻地西关村。1990年迁至现址。1996年1月1日原永安乡与内丘镇合并,称内丘镇 。
内丘镇镇政府驻西关村。辖53个村委会:西关、南关、前街、东街、北街、南街、西街、东庄、北庄、翟庄、西丘、大良、小良、小留、北程、南程、中程、西庄、凤凰、河村、 东庄、永固、 新城、 八里庄、四里铺、蔡家沟、苏家庄、南双流、北双流、西南光、东南光、 丁家庄、四里屯、申家庄、北石庄、 北永安、 西永安、刘家庄、武家庄、张家庄、前李阳、后鲁亭、前鲁亭、乔马庄、中寨阳、西寨阳、东寨阳、新石河、白家庄、前表山、后表山。
内邱镇是河北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地处城区,该镇充分发挥地理自然优势,广泛依托市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走出了一条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综合经营型路子。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 4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77.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6元。
全镇拥有农村建筑专业队、商贸服务队、私营个体户3100个,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
全镇已建立农业商品基地8个,1600亩,初步形成了以粮食、水果、畜禽、蔬菜、花卉盆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有各专业种养经营实体和专业大户210多个,年产值达1800多万元。
内邱镇工业经济实力雄厚,从1997年以来,引进资金5000万元,上马新型建材厂、精细化工公司、天龙塑业有限公司、顺达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等1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8个,到2000年底,全镇经济实体达到70多家,产值达8000多万元,形成了煤矿开采、建筑安装、农产品加工、耐火材料生产四大支柱产业。并投资兴建了农村集贸市场6个,使全镇走上了城乡一体化经营的小康之路。
据统计,内邱镇53个村,全部有了自己的村办项目,2000年,全镇村办工业产值达6.8亿元。全镇所辖的53个村全部实现了通电话、通路灯、通自来水和硬化1-2条主要街道的“三通一硬”工程。
该镇基础设施齐全,小城镇功能明确,工业区、文化区、旅游、商贸区、居民区区划清晰,居民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很多农民走出家门,专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内丘镇境内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县城入周围。国家级文物遗址邢窑遗址、内丘古城墙遗址、西丘村 中丘城遗址、南程村商周文化遗址、四里铺村战国至汉代文化遗址、城西关和孟春墓、凤凰村汉代墓群、蔡家沟汉代墓、新石河古墓及武家庄现代革命文物“仇恨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