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钾 氢化钾;Potassium Hydride
分子式 KH
分子量 40.1053
【物理性质】
白色针状结晶. 一般商品为灰色粉末, 半分散于油中, 相对密度: 1.43~1.47 熔点: 分解
加热或接触水时分解产生氢气. 易燃固体 自燃和遇湿易燃品
提示:有剧毒的物质是氰化钾,分子式: KCN (注意区分两种物质)
【化学特性】
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KH+H2O=H2+KOH
氢化钾是极强的还原剂
2KH+O2=点燃=K2O+H2O
K2O+H2O==2KOH
所以,总的化学方程式为 2KH+O2==2KOH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有强烈刺激性。高浓度接触,严重损害 粘膜、上 呼吸道、 眼睛及 皮肤。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 喉炎、头痛、 恶心和呕吐等。
危险特性:强 还原剂。与氧化剂、 有机物、 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等混合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燃烧(分解)产物:水、 氧化钾。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 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 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 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 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 卤代烃(如 1211灭火剂)等灭火。只能用金属盖或干燥 石墨粉、干燥 白云石粉末将火焖熄。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 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醇类、卤素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醇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