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阮云华,原名阮荣华,1962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1999年以‘楚人’笔名出版中篇小说《羊道狼烟》,后将小说名改为《今生不能爱你》于2000年在163网站连载,月排行第一。而《猪食洞》小说,是其一部力作。于2010年2月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网易“主题原创”,之后,应网友的要求,于作者的新浪博客又一次连载。
2001-2009年写有中篇《撑不住的油纸伞》、《军旗下的蛋》等小说; 2000-2005年研究符号学,著有《经验与形式》,《书象艺术的由来》; 2008-2010年,研究当代艺术,著有《当代艺术思考》、《艺术及其社会属性的“非”学术性的盘剥》、《文化·艺术片言论》;创立“盘剥艺术”。
该小说由中国中年作家阮云华于1999年-2010年间创作。该部作品以独创的小说结构形式,向读者叙述那男人和那女人因生出‘缺心眼’后的悲惨遭遇:猪食洞,是作者虚构的一个野洞。由该洞经过老鬼严格的训化,培养出RRH6409-A来到人间投胎,巧遇多年不孕之那女人,并与其交融投胎,使她终于怀上。那女人的意外怀孕,求子心切者闻讯,纷至沓来,使该地方扬名于世。当地政府顺势而为,建筑‘发乎情’殿,供游客烧香求拜,生意红火。可是,那女人生产出的是个怪婴。后发现全球许多地方皆出现‘怪婴’现象,一度引起社会恐慌。经学者们研究后,断定‘怪婴’乃‘缺心眼’人类后生代的新人种,亦有学者认为是危害人类的一种新病毒,并要求联合国采取行动消灭该‘怪婴’。联合国抽调专业人才组织联合小组,专门负责处理‘缺心眼’。‘怪婴’的出现,使得那女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成为社会的明星,也成为广告的明星而红。随着人们对‘缺心眼’的深入了解,逐渐不再被学者忽悠,那女人和那男人的生活开始正常化。那男人的一次事故,变成了植物人。
面对人间,经猪食洞里的老鬼指点,RRH487-A再获投胎机缘。这次将附身于那男人而获新生。社会再次出现关于‘缺心眼’两种观点的大辩论,使得社会大乱。商家借此大炒‘怪婴’。因经费问题,联合小组解散。新生的那男人在一次赌搏性的投资中,捞得一笔横财。于是,在人们遗弃‘缺心眼’时,开始领养,还鼓动朋友们一起收养。后来又成立‘缺心眼’教。那男人成为教主。该教主张“厚德载物”,“众渡彼岸”,又因此教明文规定,本组织不得受薪,不得侵占土地,不建筑,不养闲人,不受礼拜,不接纳施舍,凡来者有求必应。旨在:“众渡彼岸”。凡本教之人,居者有其屋,但一户只能一套,不得有二套。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大家积极参加。由于党派纷争,‘缺心眼’被社会主流视之为眼中钉,‘缺心眼’组织遭受破坏,那男人和那女人被通辑,再次遭受迫害,作为疯子送进疯人院。那男人被杀,那女人被疯人院的疯子轮奸,后被好心人送往医院方救……
评论一:该作品是一部“试图以符号魔幻现实的手法,进行方言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作品揭示了社会主流的所谓价值对人类生命的摧残、以及由此而质疑主流文化所倡导的社会秩序是不是适合现代的人类生活。该作品的小说结构形式由作者独创。
评论二:猪食洞,使洞里的人们都变成了“缺心眼”。——这是小说《猪食洞》的智慧所在。
评论三:小说《猪食洞》,借猪食洞之喻意,揭示社会中的人们在为生存而挣扎的过程中人性的自然流露,彰显出人在名与利的诱惑面前,谁都没能逃脱自己荒诞的一面。
评论四:小说《猪食洞》不静下心来,就很难读懂,它涉及的知识面广,且有深度,对缺心眼有独到的认识。这是一部寓意深刻的作品。读了许多名著,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小说结构,作者的创新意识很强。——某报记者
评论五:《猪食洞》属于严肃类小说。 ——北大毕业生
评论六:小说的方言为《猪食洞》增添了色彩,同时也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网友
评论七:似乎“缺心眼”被社会主流给消灭了,可结尾还是重生了。看来这个社会真的是离不开“缺心眼”。——网友
评论八: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刻画到位,视角独具匠心,引人入胜!——云烟老师(新浪博客)
评论九:看了一些,写得真不错。——莲灿老师(新浪博客)
评论十: 翻译看病,女人惊悚。草灰蛇线,细节生动。人间酸甜苦辣尽在小说里了。——刘福新先生(新浪博客)
评论十一:很多年没看小说了,朋友推荐读了这部,感觉还不错。——北京在校研究生读者
评论十二:想不到中国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值得一读。——海外留学生读者
评论十三:小说里,经常提到莫名的洞穴、怪树、怪婴的出现,是作者的预言还是象征?从其写作时间看,是2000年以前就有了初稿,2010年整理的。有点意思。——网友
评论十四: 依我看,小说名字用洞,作者是处心积虑的,因为人类是从洞穴走出来的,但人的精神一直走不出“洞”——传统,人类一直生活在二元结构的社会中,这是作者非常清楚的,所以用方言和普通话相夹,显示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性。洞,怪树,缺心眼,是象征中包涵预言。——读者
评论十五:读小说时就一直在琢磨作者为何标榜自己的小说为‘符号魔幻现实’,读第一遍没明白,第二三次时豁然:原来生命是因被符号而显得“轻”。这是读小说后的收获。凭这一点我以为作者比昆德拉对生命的认识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在校哲学系学生
评论十六:如果说缺心眼的诞生就是一棵善良的种子,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加混乱:1,近亲结婚,所生下一代导致人类从此走向灭亡;2,树妖本身有违伦理;为了自己欲望到处播种;3,基因转变,所有人性自然产生的德行将以一种模式生存,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一个走向灭亡、有违伦理道德、没有色彩的世界。——网友潘文蓉
评论十七:《猪食洞》它所描绘的就是一幅当代画卷。虽然是以魔幻的形式,却因现实之‘符号’而深刻。正如有人士所指出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人类最大的一股势力。这种势力常常以‘正义’的名义、对非主流群体构成有意或无意,或明或暗的伤害。——美国华人读者
评论十八:作者在小说《猪食洞》中认为‘人的异化是因其魂魄脱离肉体而造成的’,所以‘要相互关怀——魂魄才能依附与肉体,’借‘缺心眼’这一符号来嘲讽当代人的因异化而出现的荒诞行为,旨在唤醒人的基本精神。‘缺心眼’在小说中是以反喻的符号形式,揭示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其隐含的象征颇具匠心。——网友
评论十九:《猪食洞》无论从小说结构、题材,还是表现形式都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当代小说,实在难得。——网友
评论二十:食,人性生存的本能,但以此为生活的目的,终究沦如猪般动物低等,人类从洞穴爬出来站立为人,假如利欲熏心,人还得重新钻进万劫不复的黑洞里。——珠海人家
评论二一:感觉作者是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视野审视当下社会的现实,用旁观者的语气嘲讽社会中的荒诞。——读者
评论二二::虽然还没全部读完,但是已经感觉作品大气磅礴,独特新颖,越看越觉深刻,如不加速思维难以跟上小说的步调,所以有看头。期待读到该书出版。——新浪博客·香雪
评论二三:原来这是一部经书,出国是喻意达到彼岸,那翻译是个引领众生的使者,而那女人到最后方醒。太多瘾了,值得回味。——读者
评论二四:中国作家阮云华的代表作《猪食洞》就是对现代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审视和质疑,以及通过创造“散结构”的小说结构形式,和充分利用符号的象征语言,有意识地对现代文学观的颠覆。——某大学文学研究员
引子·1 1、怪树 2、那女人 3、‘发乎情’殿 4、怪婴 引子·2 5、‘缺心眼’ 6、炒作 引子·3 7、‘缺心眼’视为一种病毒 8、那男人出事 9、病原体新生 10、查找病原体 11、‘发乎情’殿 12、住院期间 13、病毒源自野洞 14、安乐死说法 15、乡下老者 16、三个月 17、执拐杖老者 18、女翻译 19、植物人 引子·4 20、姑姑 21、另类生活 22、打针 23、胖崽 24、那男人苏醒 25、‘红外线透心仪’ 26、赚了 27、家庭聚会 28、成立基金会 29、‘缺心眼’教 30、肃清运动 31、一条短信 32、逃亡 33、较量 34、间歇 35、转移 36、全民运动 37、‘慧心’奶粉 38、捉拿归案 39、审讯 40、疯人院 41、出院 42、寻找亲人 43、下落 44、胖崽 45、女翻译 46、梦游 47、症状 48、充气‘男人’ 49、发作 50、准备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