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中文名 故宫博物院院刊
栏目设置 明清历史、文物研究
出版周期 双月刊
类别 历史
目录导航

创办过程

《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刊于1958年,开始为不定期刊物,继创刊号后,1960年出版了第2期,后即因“文化大革命”停刊。

1979年,《故宫博物院院刊》复刊。自复刊始至1999年为季刊。2000年始至2015年为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创刊时附属于故宫博物院研究室,1979年复刊后依旧。1985年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成立后,属期刊部。2004年划归科研处。

主要内容

《故宫博物院院刊》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院刊》创刊于1958年,在1958和1960年先后出版两期后即停刊,直到1979年复刊。至2019年共出版近200期。刊物复刊后为季刊,每期6个印张,2000年改为双月刊,2004年印张增加到10个,并扩大开本,重新装帧设计,形成了崭新的面貌。2019年,《院刊》改版为月刊。多年来,《故宫博物院院刊》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和政策,坚持习主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维护学术的严肃和诚信。[1]

《故宫博物院院刊》本刊注重发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以故宫学术力量为主,面向社会学界,形成以物证研究为重点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鲜明特色。本刊坚持院内外专家学者匿名审稿制度,保证了学术质量,保持了学术的纯正和公信。为强化和充分发挥以物证研究为主的特色和作用,本刊率先实现全彩印,在众多学术期刊中独树一帜,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和欢迎,海外发行量居学术期刊前列。[1]

自1996年起,《故宫博物院院刊》本刊连续7次入选北京大学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0年,本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考古类扩展版”,2013至2019年入选“考古类正版”;2013年,《院刊》入选由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遴选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入选“2014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及2018年,本刊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核心期刊,2015年,入选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同时,刊物“荣选2015年度中文报刊海外发行最受海外机构欢迎Top50”。[1]

历届主编

1987年第1期至1988年第4期,主编为钱欣声先生。

1989年第1期至1991年第4期,主编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副主编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紫禁城出版社社长李毅华。

1992年第1至2期,主编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吕济民,副主编为杨新、李毅华。

1992年第3期至1998年第2期,主编为杨新副院长,副主编为钱晓云。

1998年第3期至第4期,主编为紫禁城出版社总编辑孙关根,副主编为钱晓云。

1999年第1期,主编为杨新副院长,副主编为钱晓云。

1999年第2期至2000年第6期,主编为杨新副院长,执行主编为孙关根,副主编为张露。

2001年第1期至2003年第3期,主编为朱诚如副院长,执行主编为孙关根,副主编为张露。

2003年第4期至第6期,主编为李文儒副院长,执行主编为孙关根,副主编为张露。

2004年第1期至2015年,主编为李文儒副院长,执行主编为张露。

1998年第3期始,《院刊》设立了编辑委员会。1998年第3、4期,编委会主任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1999年第1期,编委会主任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诚如。1999年第2期始至2000年第6期,编委会主任为朱诚如副院长,副主任为杨新副院长、孙关根(常务)。2000年第1期至2003年第3期,编委会主任为朱诚如副院长,副主任为肖燕翼副院长、孙关根(常务)。2003年第4期至2003年第6期,编委会主任为李文儒副院长,副主任为肖燕翼副院长、孙关根(常务)。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于倬云、朱家溍、刘雨、孙关根、李文儒、杨伯达、杨新、张忠培、郑珉中、单国强、耿宝昌、徐邦达、徐启宪、钱晓云、肖燕翼。 2004年第1期至2006年第6期,编委会主任为郑欣淼院长。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于倬云、刘雨、李文儒、李季、肖燕翼、杨伯达、杨新、张忠培、郑珉中、单国强、苗建民、晋宏逵、耿宝昌、徐邦达、徐启宪、钱晓云。主编:李文儒。执行主编:张露。 2004-2006年间,编委会成员略有调整。2007年第1期, 编辑委员会委员增加为(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亚民、王连起、王素、刘雨、朱赛虹、李文儒、李季、李辉柄、杜乃松、肖燕翼、陆寿麟、宋纪蓉、杨伯达、杨新、余辉、张忠培、郑珉中、单国强、苗建民、施安昌、晋宏逵、耿宝昌、徐邦达、徐启宪、聂崇正。主编:李文儒。执行主编:张露。

报刊职能

《故宫博物院院刊》是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它反映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们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并致力于以发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宫廷历史、文物研究成果为己任。本刊本属于社科类刊物,但随着近年来多学科研究的渗透和互动,也发表一部分自然科学或人文与自然科学结合的文章,主要集中于文保科技、古建筑研究。刊物试图将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的触角进一步延伸,促进故宫自身学术研究的深化,加强故宫博物院的学术建设和整体进步。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主要设有明清历史、文物研究(含古书画、古器物、古文字研究、佛教美术等)、古建筑、考古学研究、文保科技、博物馆工作等栏目。

取得荣誉

《院刊》撰稿人为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刊物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本刊虽然缺少对于大规模的学术活动的组织,但论文具有一定的转载率;2000、2004年度连续两次被北京大学评为文物考古类中文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明清历史、文物研究(含古书画、古器物、古文字研究、佛教美术等)、古建筑、考古学研究、文保科技、博物馆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