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史

埃及史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埃及史

  《埃及史》作者曼涅托(约前四世纪末至三世纪初),古埃及历史学家和祭司。用希腊文著《埃及史》三卷。本书在当时未能获得足够重视,但遗留下来的残章片段使后人认识到它的重大价值。它划分埃及古史为三个时期(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三十或三十一个王朝,这一分期法大体为后人所采纳。

地理

       公元前3200年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当时国王称法老。公元前525年为波斯人征服,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前332年左右,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败波斯人,建立了希腊— 马其顿人的统治。公元前30年罗马执政屋大维出兵侵入埃及,从此罗马统治达600余年,使埃及成为当时主要的基督教国家之一。公元640年左右,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建立 阿拉伯国家,至9世纪中叶,埃及人的阿拉伯化大体完成。1517年沦为 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1798年被拿破仑法军占领。1882年英国殖民军占领埃及。1914年埃及沦为英国的“ 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仍保留许多特权如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 的处置权。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了 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国家政权。1953年6月18日废除 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穆罕默德·纳吉布出任第一任总统兼总理。1954年11月纳赛尔取代纳吉布任总统。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国军队撤出埃及。1956年7月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同年10月,英,法,以色列发动侵埃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侵略者以失败告终。1958年2月,埃及同叙利亚合并,成立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 阿联)。1961年9月,叙利亚政变后脱离阿联。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又一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侵占了阿联的西奈半岛。1970年纳赛尔病逝,萨达特继任总统。1971年改国名为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实行部队脱离接触,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总统遇刺逝世后,穆巴拉克当选总统。1982年4月( 第五次中东战争前),在美国的调停下,根据埃以戴维营协议以色列全部撤出西奈半岛。穆巴拉克修改宪法,连任5届总统,2011年2月12日,埃及发生群众示威,穆巴拉克下台。

文化

       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特别是亚历山大城,其次是开罗。其间夹杂着利凡特文化的特点,即法国、希腊、土耳其和叙利亚文化的混合体。随着7世纪阿拉伯人的入侵,新的统治者和自身文化的保护人将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传播开来,其中禁止偶像崇拜,对大部分埃及人从过去法老和希腊罗马时代的宗教中解脱出来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很少过去的传统在科普特教堂中以改良的方式保存下来。埃及城市中,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与欧美居民没有太大的区别。以开罗为例,在众多书店、电影院、新歌剧院、文化团体和大学里,他们有很多机会去分享和体验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城市贫民来说,虽然与从法老时代以来一直毫无变化的单调的农村生活比起来,城市生活有些乐趣,但仍是相当乏味的。电视和电影以及公共庆祝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小摊小贩在忙碌着出售手工艺品和糖果,这儿也举办婚礼,有音乐、苦行僧唱诗、木偶剧、说书和歌舞。1988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的Neguib Mahfouz( 纳吉布·马哈富兹)的小说中,生动地描述了现代埃及社会各阶级的生活画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