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白黄耆属于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根粗壮,茎极短缩。羽状复叶有9-37片小叶;叶柄较叶轴短;托叶膜质,密被长柔毛,下部与叶柄贴生,上部卵状三角形;小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稀为披针形或近椭圆形,长8-18毫米,宽15-6毫米,先端稍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白色伏贴毛。 [1]
花生于基部叶腋,通常2花簇生;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9毫米,被白色长毛;花萼管状钟形。长8-10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或近丝状,长与萼筒等长或稍短,密被白色长锦毛;花冠乳白色或稍带黄色,旗瓣狭长圆形,长20-28毫米,先端微凹,中部稍缢缩,下部渐狭成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先端有时2浅裂,瓣柄长为瓣片的2倍,龙骨瓣长17-20毫米,瓣片短,长约为瓣柄的一半,花期5-6月。[1]
果实子房无柄,有毛,花柱细长。荚果小,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有喙,1室,长4-5毫米,通常不外露,后期宿萼脱落,幼果有时密被白毛,后渐脱落。种子通常2颗,果期6-8月。[1]
乳白黄耆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3,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草原砂质土上或向阳山坡。[2]
乳白黄耆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乳白黄耆分布在蒙古、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西北、东北等地(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吉林省,青海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