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3)1952年,改属湘南行政区(衡阳、零陵、郴州三个地区合并为湘南行政公署,公署驻衡阳),4月,将原祁阳县的东北部地区划出,另置祁东县。而祁阳很早就属于开化地区。
春秋战国时,祁阳为楚之南疆。秦始皇统一中国,置郡县,祁阳属长沙郡。西汉时祁阳属泉陵侯国。东汉时除泉陵侯国为县,隶属未变,直至三国东吴末期,祁阳仍属衡阳郡。
两汉时,祁阳这片土地上经济生活有了明显的进步,文化发展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东吴孙皓元兴元年~天纪四年(264~280),分泉陵县,置祁阳、永昌二县(另一说是民国《祁阳县志》载为东吴孙亮二年,即公元257年设县),祁阳县设县治(县城)于今祁东县金桥镇新桥头村,因县治地处古祁山(指衡南县之祁山,衡南称岐山,祁阳则算祁山)之南,故名祁阳。永昌县设县治于今祁东县砖塘镇烟合岭。当时祁阳境域限于清江流域和湘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及今衡南县一部分地方。
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祁阳隶属未发生变化。隋开皇九年(589),撤并州县,祁阳、永昌二县并入零陵。唐武德四年(621),恢复建置,永昌县并入祁阳县,县域面积扩大了一倍,达到3800多平方公里。不久废县。唐贞观四年(630),重新恢复祁阳县,仍属零陵郡。同时,将县治迁至老山湾(今茅竹镇老山湾村和茶园村一带)。这时祁阳不仅版图扩大了,而且县治也迁到濒临湘江、交通方便的“四达之衢”的新址,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条件。其时手工制陶业最为发达;虽经“安史之乱”,而“湖湘尚宁”,以至唐末,经济、文化一直是发展的。
祁东县宋代祁阳隶属未变。
元时属永州总管府。
明清时期属衡永郴桂道衡州府。由于老山湾地势低平,常受水浸,城区狭隘,不利发展,明景泰三年(1452)将县治迁至西北高埠檀山湾,今祁阳县城。自宋至清四朝,虽多有战乱,社会经济是向前发展的,至清乾隆年间,能向“湘潭、汉镇”岁输稻谷10万余担;而文化上历宋、元、明、清四代,一直称盛,共考取进士122人,举人129人。
民国3年(1914),祁阳属衡阳道,不久,废道。民国27年,设行政督察区,祁阳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时期,近、现代工业开始在祁阳兴办和发展,1938年前后,华东、长沙等外地11个工厂相继迁来祁阳,新兴产业工人骤增至3200多人,以及湘桂铁路通车,交通方便,商业发达,祁阳曾出现一个短时期的畸形繁荣。
1944年日军侵陷祁阳,外地工厂全部迁走,日军烧杀抢掠,加之天灾人祸,祁阳经济一度衰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第七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为零陵地区专员公署。祁阳仍属之。祁东祁阳本是一家,两地方言,习俗一致。
1952年,祁东与祁阳分治,因大部分土地位于祁阳之东,故名祁东。[12]
祁东历史悠久,春秋属楚南地,西汉时属泉陵候国。吴孙皓无兴元年至天纪四年间(264-280),分泉陵置永昌、祁阳二县,县冶分别设砖塘和金桥镇。经两晋、南北朝不改,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永昌、祁阳并入零陵。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祁阳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并省州县,祁阳县被裁撤,贞观四年复置,经宋、元、明、清至中华民国不变。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4月,将原祁阳县的七、八、九、十区的全部及第五区、第六区的大部划出建立祁东
2018年4月24日,同意祁东县脱贫摘帽。[13]
截至2021年,祁东县下辖4个街道、17个镇、3个乡、1个管理办事处。[14][15]
4个街道:洪桥街道、玉合街道、永昌街道、白鹤街道。
17个镇:金桥镇、鸟江镇、粮市镇、河洲镇、归阳镇、过水坪镇、双桥镇、灵官镇、风石堰镇、白地市镇、黄土铺镇、石亭子镇、官家嘴镇、步云桥镇、砖塘镇、蒋家桥镇、太和堂镇。
3个乡:马杜桥乡、凤歧坪乡、城连圩乡。[14]
1个管理办事处: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事处。[15]
祁东县祁东县地处衡阳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北岸,西南连永州、桂林,北抵邵东,东邻衡阳。祁东县位于112.12°E,26.78°N。
祁东气候温和,具有四季分明,作物生长期长,热量较足而不稳定,雨量充沛而季节分配不均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7.9℃,降水量1232.9毫米,日照率36%,有霜日16天。
祁东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四明山脉逶迤,中部祁山绵延。湘桂铁路、湘桂高铁、322国道、泉南高速公路、S549、S210、S317从境内并行而过,素有“湘桂咽喉”之称。
祁东物产富饶,已探明和开采的金属、非金属矿有铁、铅、锌、锑、汞、煤、大理石、石灰石、矿泉水等30余种,其中铁蕴藏量探明在15亿吨以上,品位28—30%。铅锌开采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水塘铅锌是湖南几家大型铅锌矿之一。水能蕴藏量164.2万兆瓦,归阳中型水电站正在筹建中。主要有大宗农副产品有粮食、黄花菜、席草、槟榔芋、大辣椒、生姜、圆忽和湘莲等。上规模的工业品有钢铁、铜套、炸药、草席、家具等。
2013年祁东县水能蕴藏量164.2万兆瓦,湘祁水电站2012年10月建成使用
2021年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2.48万人,性别比为113.9:100。全年出生人口0.69万人,出生率6.7‰;死亡人口1.21万人,死亡率11.8‰;人口自然增长率-5.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8:100。[7]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雷华 |
县委副书记 | 魏春生、彭丽堂、魏春生 |
参考资料来源:祁东县人民政府[16]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彭丽堂 |
常务副县长 | 周乾坤 |
副县长 | 张娅琳、彭双娣、龙新林、周新生、宁明忠、陈一江、谢俊 |
参考资料来源:祁东县人民政府[17]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周跃军 |
副主任 | 唐德鸿、赵双凤 、陈玲、谭志尚、张振宁 |
参考资料来源:祁东县人民政府[18]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陈小云 |
副主席 | 周扬宏、夏文运、刘卫华、罗华榕、尹才元 |
参考资料来源:祁东县人民政府[19] |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雷华 |
县委副书记 | 魏春生、彭丽堂、魏春生 |
参考资料来源:祁东县人民政府[16]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彭丽堂 |
常务副县长 | 周乾坤 |
副县长 | 张娅琳、彭双娣、龙新林、周新生、宁明忠、陈一江、谢俊 |
参考资料来源:祁东县人民政府[17]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周跃军 |
副主任 | 唐德鸿、赵双凤 、陈玲、谭志尚、张振宁 |
参考资料来源:祁东县人民政府[18]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陈小云 |
副主席 | 周扬宏、夏文运、刘卫华、罗华榕、尹才元 |
参考资料来源:祁东县人民政府[19] |
祁东县(3)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5.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4%。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2.97亿元,增长9.4%;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3.67亿元,增长8.9%;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8.92亿元,增长7.6%。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2.4%、31.5%、46.1%,分别拉动全县GDP增长1.9、2.6、3.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2%。
2021年全县三次产业比为18.8:30.9:50.3。与上年相比,一产业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二产业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7]
祁东农业兴旺,特色鲜明。自古就被誉为“鱼米之乡”。盛产稻谷、红薯、小麦等粮食作物,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县之一。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水生动物种类繁多,山塘养鱼和家鱼人工孵化闻名全国,多年保持全国山塘养鱼先进县称号。生猪被定为全国30个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之一。经济作物主要有黄花、席草、槟榔芋、生姜、大辣椒、湘莲、茶叶等,黄花、席草为境内特产,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林业以杉木、楠竹为主,多次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现已形成10大高效农业示范区。
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75亿元,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50.03亿元,林业产值3.43亿元,牧业产值42.98亿元,渔业产值10.8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49亿元。
2021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5.63千公顷,下降6.7%;稻谷播种面积61.89千公顷,下降0.8%,稻谷产量40.24万吨,增长0.7%;油料种植面积26.96千公顷,下降3.9%;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12千公顷,增长2.8%。
2021年全县生猪存栏59.76万头,增长11.7%,生猪出栏80.2万头,增长27.2%,猪肉产量5.91万吨,增长28.5%;牛存栏3.19万头,下降0.9%,牛出栏0.96万头,下降17.2%,牛肉产量0.15万吨,增长7.1%;羊存栏9.98万只,下降7.1%,羊出栏17.65万只,下降10.3%,羊肉产量0.36万吨,增长9.1%;家禽存栏835.68万羽,增长1.0%,家禽出栏1223.53万羽,下降2.1%;禽蛋产量3.82万吨,下降8.6%;水产品产量4.51万吨,增长0.8%。
2021年全县乡村居民用电量29825.05万千瓦时,增长2.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2.52万千瓦,增长1.2%。[7]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规模工业行业中, 医药制造业62.9%,纺织业增长2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6%。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资产 91.73亿元,增长3.2%,营业收入72.76亿元,增长13.3%;营业成本53.48亿元,增长21.3%。
2021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1亿元,增长18.6%。全年年共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9个,其中,省计划项目4个;市计划项目15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超3.8亿元;新增13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全县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星创天地2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7]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其中,城镇和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国有投资增长47.2%。
2021年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9%;制造业投资增长18.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14.1%;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9.3%。
2021年全县房地产投资完成20.48亿元,增长34.7%。商品房销售面积42.2万平方米,增长15.9%;商品房销售额16.08亿元,下降0.7%。
国内贸易和物价
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76亿元,增长13.5%。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7.1%,饮料类增长11.4%,日用品类增长2.1%,家用电器和音响类下降5.9%,汽车类增长3.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9.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4%。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2.0%,衣着价格持平,居住价格上涨0.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5.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0.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4.0%,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2.0%;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2%。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县进出口总额2.37亿元,同比增长36.7%。实际到位内资74.41亿元,同比增长32.9%。实际到位外资377万美元。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14.44亿元,增长10.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8亿元,增长12.3%。一般预算支出59.97亿元,增长0.5%;其中教育支出12.68亿元,增长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31亿元,增长0.02%,卫生健康支出为8.16亿元,增长0.3%。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6.44亿元,增长11.4%。其中,个人存款390.39亿元,增长14.5%;单位存款56.05亿元,下降6.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1.31亿元,增长20.3%。其中,短期贷款为46.83亿元,增长39.1%;中长期贷款134.59亿元,增长18.4%。
2021年全年保险保费收入6.84亿元,下降5.4%,其中,寿险4.38亿元,下降6.4%,产险2.46亿元,下降3.5%;赔付支出2.95亿元,增长11.3%,其中寿险赔付支出1.15亿元,增长10.6%,产险赔付支出1.8亿元,增长11.8%。[7]
祁剧,分为永河、宝河两派,但舞台语言,统一用祁阳话。声腔有高腔、弹腔、昆腔三种,是衡阳和湖南历史悠久、流行较广并对粤、闽等省不少剧种的形成与发展颇有影响的戏曲剧种。祁剧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祁剧现有传统剧目总数上千,有一两百剧目已失传,后在1956-1961年期间发掘出来的。祁剧中的弹腔剧目约占百分之八十,高、昆剧目约占百分之二十。祁剧音乐,素以高亢、激越见称。曲牌十分丰富,有一千零七十九首。高腔是祁剧中最古老、最有特色的一种声腔。至今还保留着“帽形燥鼓”这种古老的乐器。祁剧弹腔,是后于高腔兴起的一种声腔,分南北二路。它的南路,包括〔弋板〕、〔安春〕、〔阴皮〕等。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受宜黄戏和徽剧的影响。到抗日战争前,祁阳办有:鸿、元、如、永、祥、方、香、梅、玉、翠、文、三、喜、荣、国、丽、巧、春、超等四十二个科班。其中玉字科的李玉亮,翠字科的何翠福,三字科的唐三雄,喜字科的刘喜艮,称祁剧三个半聪明子弟,他们都是名重一时的艺术家。培植人才最多的,当推“荣”字科班,如名丑李荣富(艺名李泥巴),名生李荣祯,名旦苏荣兰,他们都是驰名湘桂的大老师傅,在祁剧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2007年,祁东县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也是湖南省唯一一个。
祁东县农副产品主要有粮食、黄花、席草、香芋、茶叶、烤烟、辣椒、柑桔、生姜和湘莲等。
高峰茶
马杜桥乡的高峰茶场,自唐朝以来就盛产茶叶,据传,当年吴三桂兵败衡阳就曾藏兵于此,终日饮茶,乐不思蜀,如今,这神秘的“高峰茶”,早已走出深闺,被评为国际文化名茶、远销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黄花菜
黄花菜即金针菜,又名忘忧草、萱草花、健脑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祁东县黄花菜己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清朝年间,当时祁东县所在地的地方官员开始将黄花菜作为地方贡品向朝廷进贡。
祁东草席
祁东草席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公元1400年前后,祁东金桥、归阳等地就出产草席。祁东草席做工十分精细,席面平整光滑,图案美观大方;色泽光亮,柔软耐磨。夏天睡在这种草席上,汗不粘身,舒适滑爽。特别是席草的自然芳香,能让人感觉到山野的清新。祁东草席畅销全国各地,远销世界。席草除了用于编织外,也是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它的宿根和茎中的白芯(灯芯草)可做药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健胃等功效。
祁东生姜
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2010年以来,不断出现农产品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生姜性温,其特有的“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能把多余的热带走。
祁东交通便捷,金融发达,商业繁荣。地处湘南,是三沿(沿海、沿江、沿边)辐射的“聚焦点”,1998年列入国务院批准的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湘桂铁路与322国道从境内并行通过40公里,湘江、白河交臂环抱。境内有大小7个火车站,衡枣高速公路贯通县境。河洲湘江公路大桥已通车,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800公里,其中油路250公里,乡乡镇镇通油路,村村组组通公路,与直达长江的湘江航道沟通,客货水陆运输极为方便。
2021年全县公路货运量386.64万吨,下降7.9%;公路货运周转量39572.34万吨公里,下降10.0%。公路客运量360.5万人,下降50.0%;公路客运周转量5966.83万人公里,下降55.0%。全县公路线路年末里程293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3公里。[7]
祁东县地处衡阳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北岸,东抵衡阳,西接桂林,临近沿海,紧靠两广,湘桂铁路与322国道从境内并行而过,G72国家高速(衡昆高速公路)、娄衡高速公路、衡道高速公路贯穿祁东,素有“湘桂咽喉”之称。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四明山脉逶迤,中部祁山绵延。北往长沙,南下广州,西到桂林,都不到2个小时车程,从县境东部湘江河道可直达长江,水陆交通极为便捷,是内陆地区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地带。
2021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2021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1亿元,增长18.6%。全年年共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9个,其中,省计划项目4个;市计划项目15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超3.8亿元;新增13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全县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星创天地2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7]
2021年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奋进新时代 颂歌献给党"歌手大赛;"欢乐潇湘·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合唱比赛及快闪活动;组织参加全市"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广场舞大赛。
2021年复排经典传统大型历史祁剧《金锣记》,获湖南省第七届艺术节戏剧类节目一等奖。
2021年"村村响"综合覆盖率95%,全县有线电视用户为10.12万户。年末全县共有档案馆1个,馆内存档15.4万卷,已开放各类档案13.2万卷。
2021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459个,其中:医院12个(包括民营医院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2个(其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个,村卫生室359个,门诊部及诊所类5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卫生监督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767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19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88人,执业护士2446人。[7]
2021年全县林地面积88.47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4.4%,全年城镇污水排放总量1525万吨,城镇污水处理总量为1479.7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为97.0%。
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6.4%,III类或优于III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2021年全县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2起,死亡15人。[7]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45元,增长9.1%。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49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335元,其中食品支出6131元,居住支出4988元,医疗保健支出2854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3056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为22.4%。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7元,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47元,其中食品支出4174元、居住支出3433元、医疗保健支出1841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2708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4.9%。
2021年年末,城镇低保4.54万人次,农村低保23.13万人次,发放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839.16万元和6184.81万元。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9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3.8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7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8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2.02万人;社保基金安全完整率和规范运作率达100%。[7]
2021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6.33亿元,增长4.1%,其中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为2.91亿元和3.42亿元,分别增长15.2%和下降3.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45万户,下降0.7%;移动电话用户65.62万户,增长7.4%;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4.28万户,下降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