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康桥

我所知道的康桥

作者 徐志摩
开本 16
页数 230页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类别 文学
目录导航

我所知道的康桥

 

同名人物

                                            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 ——专访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

 

近来,在网络上有一个名字正在蹿红,只要你在视频网站上搜索“康桥”,就能欣赏到他创作的音画MV作品,精彩的诗词朗诵,美妙的音画意境,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每天近万次的点击量,在诗朗诵这块并不热门,往往被人遗忘的清静之地,实属不易!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朗诵艺术家康桥先生。带着网友的诸多问题,日前,记者对康桥进行了一次专访。

 

记者:康桥老师,想到有朝一日成为网络名人了吗?

康桥:没有。从未想过成为xx名人,我只是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我创作古诗文音画MV,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没有任何功利思想。

记者:在你之前,有古诗文音画MV吗?

康桥:几乎没有,至少在网上搜不到。只有纯声音的配乐诗朗诵,顶多加个封面。

记者:你的创作冲动,就是要填补这块空白?

康桥:不完全是,我喜欢朗诵。纯属个人爱好,学生时代就喜欢。有填补空白的想法,这事迟早总得有人做吧。我不做别人也会做。

记者:做起来容易吗?

康桥:不容易!不然,早有人做了。

记者:难在哪里/?

康桥:难在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的搜集上。朗诵是我的强项,音频、视频制作是我的专业,关键是所配的情景画面,能不能与诗词内容相吻合。毕竟自己掌握的摄影、录像资源有限,大部分只能从网上搜集。现代的,当前的好找,古代的就难了,我们又不能象拍电影、拍电视剧那样,让演员穿上古代服装,到特定的场景演戏,当然,如果有大投资,也能做到,但毕竟现在不行,所以只能因陋就简,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创作。这样一来,难免留下不少遗憾。

记者:你认为音画MV,是朗诵重要还是画面重要?或是二者并重?

康桥:就目前而言,我还是偏重于朗诵和配乐,画面只能放在第三位。古诗文朗诵是核心,音画起辅助作用。真正的功夫在朗诵上,音乐起烘托和渲染作用,画面也是为朗诵主体服务的。就艺术欣赏而言,没有画面或许更好一些,因为画面的存在,限制了人的想象,由它产生的意象是有局限的,是不完美的。就像听单田芳的评书,每个人想象力不同,评书里的人物形象就会不一样,而如果把评书排成电视剧,人物形象就固定了,难免就产生不同的认同感。

记者:既然画面不那么重要,为什么还要制作MV呢?

康桥:与时俱进,艺术要不断创新啊!喜欢古典文学的人越来越少了,让浮躁的年轻人亲近字面古板的古诗文,谈何容易。所以必须对古诗文进行艺术再加工,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容进时尚的文化元素,加以策划、包装,增强其欣赏性和感染力,吸引并激发人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记者:现在看来,你的努力有成效了,欣慰吗?

康桥:很欣慰!没想到反响这么大。每天都有网友发贴或发短信,表示喜欢我的作品,我很高兴!借此机会感谢广大网友对我的支持和厚爱!其实我更想听到对我作品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记者:今后有什么打算?

康桥:继续创作,争取推出更多的音画MV作品,重点打造《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一百篇》。结集出版已发表的古诗文MV音像制品。同时更新康桥工作室的硬件设施,壮大创作团队,让康桥版音画MV作品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康桥老师,在你的作品里经常会看到一个叫渔舟唱晚的,可以说有你就有她,给人留的印象也很深,我代表网友想知道,你跟她是什么关系?

康桥:她是我最好的合作伙伴,有名的才女,是一位资深策划人。我们一起创办了康桥工作室,没有她出谋划策和倾力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局面。她为人很低调,甘愿做幕后工作者。

记者:康桥老师,感谢你百忙之之中接受我的采访,衷心地祝愿你在今后的日子里,身心双键!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古诗文MV音画作品!

康桥:其实,不需要宣传我,大家喜欢我的作品,我就知足了。

 

采访结束了,我很荣幸近距离地感受了康桥先生充沛的创作热情和谦逊严谨的创作态度,更让我钦佩的是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祖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冷落,古典诗词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他义务担负起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人文良知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历经严寒,寂寞报春的红梅。“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这不正是对康桥先生的真实写照吗?

 

文学作品

《    我所知道的康桥》,散文,徐志摩作。1926年发表。康桥,今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作者曾在剑桥大学留学两年。作品描写康桥的自然美景,回忆了当年的留学生活。文章融写景、抒情于一体,诗意盎然,文采华丽。
  我所知道的康桥
  (一)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不论别的,单说求学。我到英国是为要从卢
  梭。卢麦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他那不确的死耗传到的时候,我真的出眼泪不够,还做
  悼诗来了。他没有死,我自然高兴。我摆脱了哥仑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票过大两洋,
  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真念一点书去。谁知一到英国才知道事情变样了:一为他在
  战时主张和平,二为他离婚,卢梭叫康桥给除名了,他原来是Trinity College的fellow,
  这来他的fellowship的也给取消,他回英国后就在伦敦住下,夫妻两人卖文章过日子。因
  此我也不曾遂我从学的始愿。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
  我认识了狄更生先生。狄更生——Galsworthy Lowes Dickinson——是一个有名的作者,他
  的《一个中国人通信》(Letters from John Chinaman)与《一个现代聚餐谈话》(A Modern
  Symposium)两本小册子早得了我的景仰。我第一次会着他是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席上,那
  天林宗孟先生演说,他做主席;第二次是宗孟寓里吃茶,有他。以后我常到他家里去。他看
  出我的烦闷,劝我到康桥去,他自己是王家”学院(Kings College)的fellow。我就写信
  去问两个学院,回信都说学额早满了,随后还是狄更生先生替我去在他的学院里说好了,给
  我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讲。从此黑方巾、黑披袍的风光也被我占着了。初起我在
  离康桥六英里的乡下叫沙士顿地方租了几间小屋住下,同居的有我从前的夫人张幼仪女士与
  郭虞裳君。每天一早我坐街车(有时自行车)上学,到晚回家。这样的生活过了一个春,但
  我在康桥还只是个陌生人谁都不认识。康桥的生活,可以说完全不曾尝着,我知道的只是一
  个图书馆,几个课室,和三两个吃便宜饭的茶食铺子。狄更生常在伦敦或是大陆上,所以也
  不常见他。那年的秋季我一个人回到康桥整整有一学年,那时我才有机会接近真正的康桥生
  活,同时我也慢慢的“发见”了康桥。我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
  (二)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
  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
  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
  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
  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
  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但一个人要写他最心爱的对象,不论是人是地,是多么使他为难的一个工作?你怕,你
  怕描坏了它,你怕说过分了恼了它,你怕说太谨慎了辜负了它。我现在想写康桥,也正是这
  样的心理,我不曾写,我就知道这回是写不好——况且又是临时逼出来的事情。但我却不能
  不写,上期预告已经出去了。我想勉强分两节写:一是我所知道的康桥的天然景色;一是我
  所知道的康桥的学生生活。我今晚只能极简的写些,等以后有兴会时再补。
  (三)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的名字是葛兰大
  (Granta),也有叫康河(RiverGam)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河身多的是曲
  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Byron's Pool”——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
  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荫下吃茶,花果会吊入你的茶杯,小
  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
  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
  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上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
  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但康河的精华是在它的中权,著名的“Backs”,这两岸是几个最蜚声的学院的建筑。从
  上面一来是Penbroke,St.Katharine's,King's,Clare,Trinity,St.John's。最令人留
  连的一节是克莱亚与王家学院的毗连处,克莱亚的秀丽紧邻着王家教堂(King's Chapel)
  的闳伟。别的地方尽有更美更庄严的建筑,例如巴黎赛因河的罗浮宫一带,威尼斯的利阿尔
  多大桥的两岸,翡冷翠维基乌大桥的周遭;但康桥的“ Backs”自有它的特长,这不容易用
  一二个状词来概括,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龙活虎
  音乐的神味。再没有比这一群建筑更调谐更匀称的了!论画,可比的许只有柯罗( Corot)
  的田野;论音乐,可比的许只有萧班(Chopin)的夜曲。就这也不能给你依稀的印象,它给
  你的美感简直是神灵性的一种。
  假如你站在王家学院桥边的那棵大桔树荫下眺望,右侧面,隔着一大方浅草坪,是我们
  的校友居(fellow sbuilding),那年代并不早,但它的妩媚也是不可掩的,它那苍白的石
  壁上春夏间满缀着艳色的蔷薇在和风中摇颤,更移左是那教堂,森林似的尖 阁不可涣的永远
  直指着天空;更左是克莱亚,啊!那不可信的玲珑的方庭,谁说这不是圣克莱亚(St.Clare)
  的化身,那一块石上不闪耀着她当年圣洁的精神?在克莱亚后背隐约可辨的是康桥最潢贵最
  骄纵的三清学院( Trinity),它那临河的图书楼上坐镇着拜伦神采惊人的雕像。
  但这时你的注意早已叫克莱亚的三环洞桥魔术似的摄祝你见过西湖白堤上的西泠断桥不
  是?(可怜它们早已叫代表近代丑恶精神的汽车公司给铲平了,现在它们跟着苍凉的雷峰永
  远离别了人间。)你忘不了那桥上斑驳的苍苔,木栅的古色,与那桥拱下泄露的湖光与山色
  不是?克莱亚并没有那样体面的衬托,它也不比庐山楼贤寺旁的观音桥,上瞰五老的奇峰,
  下临深潭与飞瀑;它只是怯伶伶的一座三环洞的小桥,它那桥洞间也只掩映着细纹的波鳞与
  婆娑的树影,它那桥上栉比的小穿兰与兰节顶上双双的白石球,也只是村姑子头上不夸张的
  香草与野花一类的装饰;但你凝神的看着,更凝神的看着,你再反省你的心境,看还有一丝
  屑的俗念沾滞不?只要你审美的本能不曾汩灭时,这是你的机会实现纯粹美感的神奇!
  但你还得选你赏鉴的时辰。英国的天时与气候是走极端的。冬天是荒谬的坏,逢着连绵
  的雾盲天你一定不迟疑的甘愿进地狱本身去试试;春天(英国是几乎没有夏天的)是更荒谬
  的可爱,尤其是它那四五月问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
  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那时蜜甜的闲暇。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
  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我倚暖了石
  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还有几句更笨重的怎能仿佛那游丝似轻妙的情景:难
  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像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瞑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橘绿,那
  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
  (四)
  这河身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葱翠的草坪。从校友居楼上望去,对岸草场上,不论早晚,
  永远有十数匹黄牛与白马,胫蹄没在恣蔓的草丛中,
  从容的在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
  桔荫护祝水是彻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
  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
  空的行去,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但河上的风流还不止两岸的秀丽,你买船去玩。船不止一种:有普通的双浆划船,有轻
  快的薄皮舟( canoe),有最别致的长形撑篙船(punt)。最末的一种是别处不常有的:约莫
  有二丈长,三尺宽,你站直在船梢上用长竿撑着走的。这撑是一种技术。我手脚太蠢,始终
  不曾学会。你初起手尝试时,容易把船身横住在河中,东颠西撞的狼狈。英国人是不轻易开
  口笑人的,但是小心他们不出声的绉眉!也不知有多少次河中本来优闲的秩序叫我这莽撞的
  外行给捣乱了。我真的始终不曾学会;每回我不服输跑去租船再试的时候,有一个白胡子的
  船家往往带讥讽的对我说:“先生,这撑船费劲,天热累人,还是拿个薄皮舟溜溜吧!”我那
  里肯听话,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你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那多不费劲,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
  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颤动,你看她们出
  桥洞时的姿态,捻起一根竟像没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徽微
  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她们那敏捷,那轻盈,真是值
  得歌咏的。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
  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
  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揣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双双的东洋红纸灯,带着话
  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
  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是春;天冷
  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脱下夹袍,芽上单袍;不过如此罢了。天
  上星斗的消息,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着哪,这样那样
  事情多着,谁耐烦管星星的移转,花草的消长喂,风云的变幻?同时我们抱怨我们的生活、
  苦痛、烦闷、拘束、枯燥,谁肯承认做人是快乐?谁不多少间咒诅人生?
  但不满意的生活大都是由于自取的。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
  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
  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
  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
  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那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只深入在无尽藏的地
  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
  人们。不必一定与鹿豕游,不必一定回“洞府”去;为医治我们当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
  完全遗忘自然”一张轻淡的药方我们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
  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这是极肤浅的道理;当然。但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
  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
  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
  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
  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赐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
  ——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啊,
  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调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啊,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
  地面!啊,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
  静极了,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只远处牛奶车的铃声,点缀这周遭的沉默。顺着这大道
  走去,走到尽头,再转入林子目里的小径,往烟雾浓密处走去,头顶是交枝的榆荫,透露着
  漠楞楞的曙色;再往前走去,走尽这林子,当前是平坦的原野,望见村舍,初青的麦田,更
  远三两个镘形的小山掩住了一条通道。天边是雾茫茫的,尖尖的黑影是近村的教寺。听,那
  晓钟和缓的清音。这一带是此帮中部的平原,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默沉沉的起伏;山岭是
  望不见的,有的是常青的草原与沃腴的田壤。登那土阜上望去,康桥只是一带茂林,拥戴着
  几处娉婷的尖 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你只能循着那锦带似的林木想像那一流清浅。
  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有村舍处有佳音,有佳荫处有村舍。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
  朝雾渐渐的升起,揭开了这灰苍苍的天幕(最好是微汲后的光景),远近的炊烟,成丝的、
  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的上腾,
  渐渐的不见,仿佛是朝来人们的祈祷,参差的翳入了天听。朝阳是难得见的,这初春的天气。
  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顷刻间这周遭弥漫了清晨富丽的温柔。顷刻间你的心怀也分
  润了白天诞生的光荣。
  “春”!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春”!你那快活的灵魂也仿佛在那里回响。
  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花鲜,
  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怯伶伶的小雪球
  是探春信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
  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缦在人间,更不须殷勤问讯。
  瑰丽的春放。这是你野游的时期。可爱的路政,这里不比中国,那一处不是坦荡荡的大
  道?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转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在康桥骑车是普遍的技术;妇人、稚
  子、老翁,一致享受这双轮舞的快乐。(在康桥听说自转车是不怕人偷的,就为人人都自己
  有车,没人要偷。)任你选一个方向,任你上一条通道,顺着这带草味的和风,放轮远去,
  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
  如爱花,这这里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
  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到期处可以“挂单”借
  宿,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
  有上好的新酿,黑啤如太浓,苹果酒、蕃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带一卷书,走十里路,
  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像更适情更
  适性的消遣吗?
  陆放翁有一联诗句:“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趁晚凉”;这是做地方官的风流。我在
  康桥时虽没马骑,没轿子坐,却也有我的风流:我常常在夕阳西晒时骑了车迎着天边扁大的
  日头直追。日头是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荒诞,但晚景的温存却被我这样偷尝了不少。有
  三两幅画图似的经验至今还是栩栩的留着。只说看夕阳,我们平常只知道登山或是临海,但
  实际只须耳阔的天际,平地上的晚霞有时也是一样的神奇。有一次我赶到一个地方,手把着
  一家村庄的篱笆,隔着一大田的麦浪,看西天的变幻。有一次是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过
  来一大群羊,放草归来的,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天上却是乌青青的,
  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我真的跪下
  了,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再有一次是更不可忘的奇景,那是临着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草原,
  满开着艳红的罂粟,在青草里亭亭像是万盏的金光,阳光从褐色云斜着过来,幻成一种异样
  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视,霎那间在我迷眩了的视觉中,这草田变成了……不说也罢,说来
  你们也是不信的!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想不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
  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编辑推荐

林徽因:志摩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

目录

诗 歌
雪花的快乐 3
沙扬娜拉十八首 5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13
去 吧 15
为要寻一个明星 17
我有一个恋爱 19
月下雷峰影片 21
石虎胡同七号 22
沪杭车中 24
残 诗 25
翡冷翠的一夜 26
半夜深巷琵琶 30
“这年头活着不易” 32
呻吟语 34
苏 苏 35
“起造一座墙” 37
再不见雷峰 38
海 韵 40
偶 然 43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44
在哀克刹脱(Excter)教堂前 46
阔的海 48
再别康桥 49
黄 鹂 51
生 活 52
残 破 53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56
云 游 58
火车擒住轨 59
最后的那一天 62
爱的灵感——奉适之一 64
康桥再会吧 82
哀曼殊斐尔 88
月下待杜鹃不来 91
月夜听琴 93
在那山道旁 96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 98
乡村里的音籁 100
五老峰 102
先生!先生! 105
不再是我的乖乖 107
一块晦色的路碑 110
盖上几张油纸 111
自然与人生 114
青年曲 117
问 谁 118
落叶小唱 122
客 中 124
丁当——清新 126
她怕他说出口 127
变与不变 129
望 月 130
白须的海老儿 131
再休怪我的脸沉 133
两地相思 137
残 春 140
干着急 141
山 中 142
“他眼里有你” 144
枉 然 145
春的投生 146
拜 献 148
卑 微 149
我等候你 150
秋 月 154
车 眺 156
鲤 跳 159
给—— 160
天神似的英雄 162
秋 虫 163
珊 瑚 165
她是睡着了 166
难 得 169
两个月亮 171
散 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 175
印度洋上的秋思 187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195
翡冷翠山居闲话 199
罗曼罗兰 203
泰山日出 211
天目山中笔记 214
海滩上种花 219
想 飞 227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的影响,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徐志摩著有诗集《志摩的诗》《花雨》《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拾遗》《集外译诗》,和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他的诗歌具有诗画般的意境,被誉为“唯美派”的诗人,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徐志摩的散文句子华美,有着诗歌般的韵味,更主要的是感情真挚,充满着浪漫、热情和同情。

序言

写在前面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国留学,并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学习的两年时间里,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的影响。徐志摩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胡适曾经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草上的露珠儿》,发表于1921年11月23日。著有《志摩的诗》《花雨》《翡冷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拾遗》《集外译诗》七个诗集和《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三部散文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被称为“唯美派”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诗画般
的意境。从徐志摩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到诗人的心灵历程和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可以说,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无人能取代徐志摩的地位。徐志摩散文的写作水平也极其优秀。其散文的特点是句子华美,有着诗一样的韵味,更主要的是感情真挚——他真诚地在作品中袒露着自己内心世界的热情,热烈地表现着他对自由、友谊、爱情勇敢而坚定的追求,充满着浪漫、热情和同情。徐志摩赢得了茅盾、朱自清等几乎所有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的赞誉。时至今日,徐志摩的诗歌及散文仍被世人吟诵。
本书精选徐志摩的诗歌与散文。让我们一起阅读、欣赏这些美文,并从中获得审美上的愉悦、情感上的共鸣和艺术上的借鉴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