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辛派是伊斯兰什叶派易司马仪派的一个异端支派,历史上被称作“新宣传运动”。这个运动是由一个叫哈桑·伊本·萨巴哈(卒于1124年)的突尼斯籍波斯人创始的,他自称南阿拉伯希姆叶尔王朝的后裔,以一个莱伊城青年的身份在埃及接受了内学派教义后,以法帖梅人传道师的身份返回家乡突尼斯开展所谓“新宣传运动”。
在突尼斯,哈桑·伊本·萨巴哈于1090年买下了一座城堡作为他的宣传基地。这个城堡位于加兹温西北面的阿拉木图。那里是阿勒布兹山脉的一支余脉,拔海高达一万零二百英尺,是里海海岸与波斯高原之间的一条必经之路,地形险要,富于战略意义。这个被称作“鹫巢”的城堡后来发展成了哈桑·伊本·萨巴哈及其追随者开展“新宣传运动”的根据地。
在阿拉木图,哈桑·伊本·萨巴哈自称“新宣传运动的总传道师”。总传道师下面有许多大传道师,每个大传道师负责一个地区的工作。大传道师下面又有许多传道员。传道员随时准备执行总传道师的命令,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这些传道员在总传道师的指挥下,在阿拉木图周边四处发动袭击,掠夺财物,占领地盘。他们只讲目的,不讲手段,一度把暗杀发展成一门艺术。这个秘密组织在其前辈易司马仪派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不可知论,其目的是把入会者“从伊斯兰教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声称,历代先知都是多余的。他们只崇拜总传道师,因为总传道师能将他们活着送进真主的花园。
哈桑·伊本·萨巴哈的“新宣传运动”在阿拉木图前后持续一百多年,当地政府曾将其当作邪教组织试图予以武力剿灭,但都没有成功。直到摧毁哈里发帝国的蒙古人旭烈兀,才于1256年拿下了这个堡垒及其在波斯的几个附属要塞。不过彼时,其始作俑者哈桑·伊本·萨巴哈早已不在人世。
关于哈桑·伊本·萨巴哈怎样把活人送进真主的花园,有一个关于此事的生动描写——尽管是较晚的第二手资料——由马可波罗传到了我们手上。马可波罗是在1271或者1272年路过阿拉木图时,曾听人给他讲这个故事。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先用热烈的辞语描绘了总传道师在阿拉木图所修建的壮丽楼阁和宫殿,以及四周美丽无比的园林后,接着说:
只有那些被称作“入选者”的年轻人,才有可能被批准进入哈桑·伊本·萨巴哈设在阿拉木图的宫殿和园林。哈桑·伊本·萨巴哈的园林入口处有一巨大石堡,其坚固之程度,几乎无人能摧。凡进入园林者,必得在这里接受审查。相传,哈桑·伊本·萨巴哈当年在这个石堡内养着一群十二三岁的幼童,由专门的长老给他们讲解《古兰经》中天堂的奥秘。数年后,等这些幼童长到十七八岁时,长老将他们八至十人一组,先以一种带麻醉剂的饮料迷醉,然后命人将其秘密抬入后面的花园。待这些年轻人醒来时,他们被眼前不曾见过的美景深深震撼,只见花园中绿树如茵,流水潺潺,到处都有美味佳肴和美丽的女子供他们随意享用,以为真的到了真主的天园中。等年轻人在园中生活数周后,有人又用带麻醉剂的饮料将他们迷醉,然后抬出园林。等他们醒来,发现自己已不在天堂,而在石堡内,顿时非常失意。这时,哈桑·伊本·萨巴哈就会差人询问他们:你们从哪里来啊?年轻人说:我们从天堂里来。并向他们描述天堂的美景美人如何妙不可言。哈桑·伊本·萨巴哈的差人就会告诉他们,如果还想回到天堂去,就得拼死完成一项宣传任务,如果到时牺牲了,天使就会将你们的灵魂重新引入天堂,并且从此永远居住其中。——这些年轻人从此就走上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