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姓除源于春秋时郑人史付的一支外,皆起源于文字改革。由“傅”误改“付”。
付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但在台湾省,付氏名列第五十六位,人口总数约八百八十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5%左右。
先秦时期,付姓悄悄地活动于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狭小的地区。到了秦汉之际,付宽跟从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历任齐相和汉丞相,付姓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山东,加上蜀中夜郎族付姓和西羌付姓的汉化,付姓在汉朝已是甘肃、宁夏、四川的大姓,很快向西南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迁移。至西晋时,付姓已经北上河北,南下江苏,渡长江进入浙江等地。唐朝末期付姓随中原南下移民潮进入福建。明朝时付姓已分布于江南各地了,清初付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付姓大约有2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8%,排在第五十七位。付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付姓总人口的2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东、河北、福建、河南,这五省付姓大约占全国付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四川、山西等地。全国形成了南方赣闽、北方鲁冀豫两大付姓聚集地区。明朝时期,付姓大约有4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2%,列为第五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付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明朝时期,江西为付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付姓总人口的34%。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两省,大约占全国付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东、福建、湖北、河南,这四省的付姓又集中了26%。宋元明600余年,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闽、山东两块付姓人口聚集地区,全国中心已由北向东南漂移。
大由、傅说、宗伯凤、傅宏烈、郎佳·升。商朝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只兴旺了很短的一个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继位时,国力已经很是微弱。武丁决定振兴朝纲,可是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为此他一直忧虑。一日晚,武丁梦见了一个叫说的圣人,此人状如囚徒模样,却口称腹有良谋,武丁笑醒后,命人按梦中模样画成图像,四处寻访。结果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一个叫说的奴隶,他们把他带回朝中。说给武丁提了不少关于治国方面的建议,武丁便任命说为宰相。说执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商朝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说曾居于傅岩,所以称他傅说,傅说就成为付氏的得姓始祖。[1]
尽管各支傅姓起源有异,但因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户籍管理及各类档案有了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并被沿用,有了现今付姓。
当代付姓的人口已达880万,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付姓人口由44万增到880万,增长了约20倍,付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约占全国付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西、浙江、湖南、山东等五省,这五省付姓又集中了28%。付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付姓总人口的10%。全国形成了南川湘皖赣浙、北豫鄂鲁冀两块付姓大聚集区。在近600年的时间里,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时期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西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民流。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53)表明:在湖南、鄂皖赣大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苏南端、江苏西北、上海、重庆、四川大部、贵州北部、粤桂北端、陕西南部、山东北部、河北东部、天津、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黑龙江东部,付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8%以上,上述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4%,居住了大约53%的付姓人群。在四川西部和南部、贵州南部、云南北端、桂粤闽中部、江西南端、安徽北部、豫鲁苏大部、河北西部、北京、陕西南部、甘肃南部、辽宁西部、吉林大部、黑龙江中部、内蒙古中部、新疆西北部,付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6%一0.48%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0.7%,居住了大约31%的付姓人群。
郡望
北地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汉移治马陵(今甘肃庆阳),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东汉末期地入羌胡。
清河郡:汉高祖刘邦置郡,刘邦五年(公元202年)建,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后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堂号
清河堂:以望立堂。
兴商堂:商朝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付岩找到了一位做泥瓦匠的奴隶,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他就是付说。人们将他请到朝廷,他后来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付姓宗祠通用联(部分)
筑墙世祖远;清河道脉长。——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傅氏宗祠“清河堂”通用堂联。
版筑宰相第;金玉君子家。——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商代高宗时贤相傅说。下联典指宋代傅尧俞,官至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人们称赞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傅山撰傅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傅山(1607年-1684年)自题联。傅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著述颇多。 学士科举列榜首;巾帼鼎甲第一名。
全国付氏三修宗谱八卷,(清)付起魁、付逢燕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惟训堂铅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全国沔阳付氏源流世系汇集甲集,(民国)付之鹏、传云鹏等发起,付春舫、付雪棠编校,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付氏合纂通谱委员会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族谱名称 | 编者 | 编纂时间与方式 | 藏地 | 备注 |
---|---|---|---|---|
浙江萧山荷谿付氏宗谱 | (清)付宗琰等重修 |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 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
浙江萧山浦阳柳溪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卷、第九卷 |
浙江萧山浦阳柳溪付氏宗谱 | (清)付京甫等续修 |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卷、第六~八卷、第十卷、第十二卷、第十六~十七卷、第十九~二十卷 |
浙江萧山浦阳柳溪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三卷 |
浙江萧山浦阳柳溪付氏前大房谱八卷 | (民国)付秋芳等纂修 |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二卷 |
浙江义乌壹门铜塘稠岩付氏重修宗谱 | (清)付有介等纂修 |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今仅存第一~四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浙江衢州江山追远付氏族谱 | (清)付命京等纂修 |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浙江龙游龙邱清河付氏宗谱六卷 | (清)付岩举等纂修 |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赀弼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今仅存第五~六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浙江龙游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湖南浏阳浏西付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次一卷 | (清)付道澍、付学佐主修 |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金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 | 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 |
湖南宁乡楚南宁邑付氏重修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 今仅存世系表 |
湖南湘乡上湘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 今仅存第二~三卷 |
湖南邵东邵陵付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 (清)付祝豫纂修 |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 | |
湖南岳阳清河付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 (清)传竹湘等重修 |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 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
湖南岳阳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 今仅存卷首 |
湖南岳阳罗湘付氏族谱二卷 | (清)付其身、付良田等三修 |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
湖南岳阳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帝贲堂铅印本三十九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湖南衡阳付氏四修宗谱十卷 | (民国)付绍俞主修 | 民国丙子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湖南湘阴迁湘江长乐白茅滩付氏续修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十二~十三卷、第二十一卷 |
湖南湘乡上湘壶天付氏续修支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秋芳公房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卷 |
湖南湘乡壶天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穆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七卷 |
湖南湘潭付氏二修族谱八卷 | (民国)付承贽等纂修 |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第七~八卷、卷首 |
湖南湘阴付氏四门族谱三十卷,首三卷 | (民国)付正衍等纂修 |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九卷、第十一~三十、卷首上、中、下册 |
湖南湘阴迁湘江长乐白茅滩付氏续修族谱 | (民国)付冠弹纂修 |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第十七卷、第二十卷、第二十三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七卷卷首下册 |
湖南湘阴迁湘江长乐白茅滩付氏续修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卷、第五~六卷、第十二~十三卷 |
湖南宁乡付氏六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 | (民国)付儒卫等主修,付儒仪等纂修 |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四卷、第六~十一卷、卷首 |
湖南宁乡付氏五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 | (清)付正澧主修,付正度等纂修 | 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六卷、第九卷、卷首 |
湖南宁乡付氏四修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四卷、第九卷、第十一卷、第十三卷、第十五卷 |
湖南宁乡为宁付氏续修支谱十卷 | (民国)何家柏主修,付运启等纂修 |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七卷 |
湖南宁乡为宁付氏三修支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年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卷 |
江苏镇江丹徒付氏宗谱十六卷 | (清)付炳梓等纂修 |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 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卷、第七~九卷、第十四~十五卷 | |
江苏镇江丹徒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卷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苏无锡锡山付氏宗谱四卷 | (民国)付金茂主修,付金川等协修 |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聚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苏江阴暨阳青山付氏续修宗谱四卷 | (清)付颜斌等续修 | 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苏江阴暨阳青山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卷、第六卷 |
江苏江阴暨阳青山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八卷 |
江苏江阴暨阳青山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五卷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世系图第二卷、第五卷行传第五~六卷、第十~十二卷、第十 |
江苏江阴暨阳付氏续修宗谱 | (清)付法明修 | 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西瑞金付氏宗谱十卷 | (民国)付鸿典重修 |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石印本十册 | 现被收藏在人民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 |
江西上杭白砂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十八卷 |
江西高安珠湖付氏宗谱五卷 | (民国)付纯生等纂修 |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淳叙堂石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西南城清河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卷 |
江西万载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七卷 |
四川简阳简阳付氏朝阳公支谱 | (民国)付铸印等修 |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铅印本五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四川成都付氏宗谱十卷 | (民国)付泰圻等主修,付克珍等纂修 |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石印本十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广东乳源付氏族谱 | (清)付礼庄等重修 | 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 |
山西山阴荷湖付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 (清)付元恺等纂修 | 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辅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山西阳曲付氏家谱一卷 | (清)付振绪纂 | 墨书帖本 | 现被收藏在山西大学图书馆 | |
上海南汇付氏家谱 | (民国)付恭弼绩修 |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油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上海川沙六灶付氏家谱 | 著者待考 | 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奉贤县档案馆 | ||
陕西西安沧洲付氏宗谱 | (清)付鼎铭等主修付绍容等纂修 |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福星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四卷 |
福建上杭付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 (民国)付文钰等主修,付祖玑等纂修 |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福建南安付氏族谱一卷 | (民国)付奉璋等重辑 |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石印本 | 现被收藏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区档案馆 | |
福建榜桥付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 (民国)付儒弼纂修 |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辅德堂铅印本十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河南东郡付氏族谱三卷 | (清)付绳勋纂修 |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嘉荫亭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 |
河南嵩邑付氏宗谱缺卷 | (清)陈德华纂修 |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辽宁本溪付氏谱册一卷 | 付洪科纂 | 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本溪市清河城乡双岭村 | ||
付氏族谱 | (清)付鸣箎等编修 | 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 |
付氏宗谱六卷,首二卷 | (清)付氏族人续修 |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 |
【山东高密】 付氏家乘 一卷 | (清)付尔德纂修 |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一册 | 历史所 | |
(以上表中资料来源) |
族谱名称 | 编者 | 编纂时间与方式 | 藏地 | 备注 |
---|---|---|---|---|
浙江萧山荷谿付氏宗谱 | (清)付宗琰等重修 |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 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
浙江萧山浦阳柳溪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卷、第九卷 |
浙江萧山浦阳柳溪付氏宗谱 | (清)付京甫等续修 |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卷、第六~八卷、第十卷、第十二卷、第十六~十七卷、第十九~二十卷 |
浙江萧山浦阳柳溪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三卷 |
浙江萧山浦阳柳溪付氏前大房谱八卷 | (民国)付秋芳等纂修 |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二卷 |
浙江义乌壹门铜塘稠岩付氏重修宗谱 | (清)付有介等纂修 |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今仅存第一~四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浙江衢州江山追远付氏族谱 | (清)付命京等纂修 |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浙江龙游龙邱清河付氏宗谱六卷 | (清)付岩举等纂修 |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赀弼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今仅存第五~六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浙江龙游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湖南浏阳浏西付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次一卷 | (清)付道澍、付学佐主修 |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金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 | 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 |
湖南宁乡楚南宁邑付氏重修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 今仅存世系表 |
湖南湘乡上湘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 今仅存第二~三卷 |
湖南邵东邵陵付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 (清)付祝豫纂修 | 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 | |
湖南岳阳清河付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 (清)传竹湘等重修 |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 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
湖南岳阳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 今仅存卷首 |
湖南岳阳罗湘付氏族谱二卷 | (清)付其身、付良田等三修 |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
湖南岳阳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帝贲堂铅印本三十九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湖南衡阳付氏四修宗谱十卷 | (民国)付绍俞主修 | 民国丙子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湖南湘阴迁湘江长乐白茅滩付氏续修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十二~十三卷、第二十一卷 |
湖南湘乡上湘壶天付氏续修支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秋芳公房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卷 |
湖南湘乡壶天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穆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七卷 |
湖南湘潭付氏二修族谱八卷 | (民国)付承贽等纂修 |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第七~八卷、卷首 |
湖南湘阴付氏四门族谱三十卷,首三卷 | (民国)付正衍等纂修 |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九卷、第十一~三十、卷首上、中、下册 |
湖南湘阴迁湘江长乐白茅滩付氏续修族谱 | (民国)付冠弹纂修 |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第十七卷、第二十卷、第二十三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七卷卷首下册 |
湖南湘阴迁湘江长乐白茅滩付氏续修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卷、第五~六卷、第十二~十三卷 |
湖南宁乡付氏六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 | (民国)付儒卫等主修,付儒仪等纂修 |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四卷、第六~十一卷、卷首 |
湖南宁乡付氏五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 | (清)付正澧主修,付正度等纂修 | 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六卷、第九卷、卷首 |
湖南宁乡付氏四修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三~四卷、第九卷、第十一卷、第十三卷、第十五卷 |
湖南宁乡为宁付氏续修支谱十卷 | (民国)何家柏主修,付运启等纂修 |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七卷 |
湖南宁乡为宁付氏三修支谱 | 著者待考 | 民国年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卷 |
江苏镇江丹徒付氏宗谱十六卷 | (清)付炳梓等纂修 |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 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卷、第七~九卷、第十四~十五卷 | |
江苏镇江丹徒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卷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苏无锡锡山付氏宗谱四卷 | (民国)付金茂主修,付金川等协修 |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聚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苏江阴暨阳青山付氏续修宗谱四卷 | (清)付颜斌等续修 | 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苏江阴暨阳青山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卷、第六卷 |
江苏江阴暨阳青山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八卷 |
江苏江阴暨阳青山付氏宗谱 | 著者待考 | 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五卷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世系图第二卷、第五卷行传第五~六卷、第十~十二卷、第十 |
江苏江阴暨阳付氏续修宗谱 | (清)付法明修 | 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西瑞金付氏宗谱十卷 | (民国)付鸿典重修 |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石印本十册 | 现被收藏在人民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 |
江西上杭白砂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十八卷 |
江西高安珠湖付氏宗谱五卷 | (民国)付纯生等纂修 |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淳叙堂石印本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江西南城清河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四卷 |
江西万载付氏族谱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七卷 |
四川简阳简阳付氏朝阳公支谱 | (民国)付铸印等修 |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铅印本五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四川成都付氏宗谱十卷 | (民国)付泰圻等主修,付克珍等纂修 |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石印本十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广东乳源付氏族谱 | (清)付礼庄等重修 | 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 |
山西山阴荷湖付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 (清)付元恺等纂修 | 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辅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山西阳曲付氏家谱一卷 | (清)付振绪纂 | 墨书帖本 | 现被收藏在山西大学图书馆 | |
上海南汇付氏家谱 | (民国)付恭弼绩修 |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油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上海川沙六灶付氏家谱 | 著者待考 | 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奉贤县档案馆 | ||
陕西西安沧洲付氏宗谱 | (清)付鼎铭等主修付绍容等纂修 |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福星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今仅存第一~四卷 |
福建上杭付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 (民国)付文钰等主修,付祖玑等纂修 |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福建南安付氏族谱一卷 | (民国)付奉璋等重辑 |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石印本 | 现被收藏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区档案馆 | |
福建榜桥付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 (民国)付儒弼纂修 |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辅德堂铅印本十六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河南东郡付氏族谱三卷 | (清)付绳勋纂修 |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嘉荫亭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 |
河南嵩邑付氏宗谱缺卷 | (清)陈德华纂修 |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两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
辽宁本溪付氏谱册一卷 | 付洪科纂 | 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本溪市清河城乡双岭村 | ||
付氏族谱 | (清)付鸣箎等编修 | 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 |
付氏宗谱六卷,首二卷 | (清)付氏族人续修 |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 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 |
【山东高密】 付氏家乘 一卷 | (清)付尔德纂修 |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一册 | 历史所 | |
(以上表中资料来源) |
江西南昌武阳付姓字辈:朝廷方有道 万世永昌隆
山东高密付氏字辈:“日叙丙余希深联贻馨名因溥垂法迪之”。
山东曲阜陵城付氏字辈:兆云清洪长元巨久庆德曾祥。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付氏字辈排列(第十五世——四十六世):玉为宝珍(秀),瑞(允)映(应,守)华堂,廉洁永振,孝悌传芳。宪令恒远,祥和安长,德广兴泰,心正大昌。
浙江绍兴付氏字辈:
旧序:“宏规大启垂裕后昆渊源继述孝友传家允能缵绪恪循谦恭廉让攸赖闻望远播肇其敦厚世泽绵长”;
新序:“仁义礼智文行信嘉猷懋美厥德益勋彰永绍箕裘俾尔炽昌”。
付氏一支字辈:“承家发祖士勇刚强正大光明国泰安康”。
湖南宁乡付氏字辈:“调元名世忠国奇勋宏开先业永锡来昆端正宗儒道衣冠绍祖先文章光上国毓秀振家付”。
湖南邵阳付氏字辈:
荣房旧序:“玉卿如彦基志友廷添朝磊尧文国继世宁祝恩高”;
汉房旧序:“玉卿如彦基志宗成文奇廷大朝永继世宁祝恩高”;
横江冲房旧序:“汝载定国侒祥祝恩高”;
茅塘房旧序:“良应永世德前功大其昌”;
沙湾房旧序:“云重明皇金春应大承正国立仁义礼文”;
杉木桥房旧序:“真宜文才斌必添伸廷显仁大朝元奇国正世上永”;
邵阳付氏合族新序:“万代乐安康咸欣祖泽长化从生厚普业自力行彰积络辉先烈诒谋裕后光人材相并起清直远付扬”。
清河堂付氏一支字辈:“崇震雨应霖源芳克思钦善道美先志扬显耀光宗”。
四川安岳县付姓一脉字辈56字:朝月得良尔继世,懋敏克勤应有光,于以在明定其志,永思怀毓必汝昌,一元正大恒景仕,乃如钟兴可寻常,能成宏道裕延显,为之希先文学长。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元
明清
晚清
中华民国
20世纪
据有关专家证明,“付”与“傅”是同一姓氏的不同书写方式。“付”是“傅”的白字。这是历史动荡和文字改革(简化)所致。由于建国后中国文字改革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因而在户籍管理和各类档案中出现了“付”姓的书写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民众也接受了“傅”变“付”的替代。实际上,在姓氏的表述上,这是完全错误的。从文字学上考证:
“付”,字从“人”,起初有逐渐相传之义,后意会为辅助、教导。本意上讲,“付”字起源于氏族社会末期,是新兴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与“赵(赵)”字同时诞生。作为姓氏,则主要源于官职称谓。“付”,字亦从“人”,起初是人与人近距离传递物品之义,后意会为给予、支付,交给,后延义到涂、搽、符合、归附、附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