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乡

王莽乡

人口 2.1万
地理位置 西安市长安区
中文名称 王莽乡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王莽乡历史悠久,自西汉高祖五年置县,已2200多年,曾为周、秦、汉、唐等十三朝京畿之地。2002年9月撤县设区,成为西安城市新区的一部分。现辖15个街办,671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30.57万人。

长安文化底蕴深厚,区内胜迹遍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客省庄新石器遗址、仓颉造字台、沣镐西周车马坑、秦阿房宫遗址、汉杜陵、樊川故道等文物古迹触目皆是;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等佛教祖庭文化渊源流长;绵延百里的秦岭北麓苍翠神奇,植被茂盛,是西安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青华山、南五台、嘉午台、翠华山等自然景观瑰丽多姿。长安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

特色经济

长安区王莽乡清北村的果农王西安与妻子比平时起得都早,匆匆吃些早饭就扛上铁锹,到自家桃园里施肥翻地,除草修枝。王西安种桃前后已经六年,从挂果至今,三亩多桃每年都能收入一万多元。2008年正月,他拿出卖桃积攒的部分收入,还在村头开了家餐馆,日子越过越红火。

像王西安这样,以从事各类果树苗木种植为主、逐步脱贫致富的农户在王莽乡现已达到3000户。王莽乡地处秦岭北麓,当年曾是远近闻名的“全国平原绿化百佳乡”。2008年来,王莽乡党委、政府充分依托境内水清土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引导农民转变生产观念,种植桃、杏、柿子、核桃等经济果木,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之路。

年近50岁的刘淑民而今是清北村响当当的猕猴桃“状元”。多年前,具有市场眼光的老刘就看准了栽植猕猴桃的经济效益,但苦于不懂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迟迟不能下手。2002年前后,乡党委、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发展万亩杂果林,带动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也为老刘带来了好运气。他报名参加了乡政府举办的免费果树栽植培训班,从专家那里学到了种植弥猴桃的全套技术,他承包十亩地建起了自己的“绿色银行”。老刘靠种桃不仅建起了藏果冷库,盖起了两层楼房,家里购买了农用车,还有了数万元的存款,老刘成了当地群众心中的致富“明星”。

除了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为了把经济果林产业做大做强,王莽乡党委、政府从机制规划入手,组建了果林业发展办公室,成立了鲜桃协会,邀请市、区农业专家制定出了鲜桃基地总体建设规划。面对许多农民缺少资金,乡政府通过引入日元贷款、联系信用社小额贷款、党员示范户“一帮一、结对子”扶助、免费提供苗木等多种途径进行扶持,为果农解决实际困难。在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上,乡政府多方筹资,为清北村修筑了长1100米的“U”形灌渠,硬化了清南到土门峪村连村路,完成平原植树7.1万株,荒山造林5060亩,绿化道路34条、55公里,建成各类园林、花卉基地28个。2008年以环山公路为轴心,全乡已建成杂果林带1.67万亩,其中核桃、板栗、柿子等3700多亩,鲜桃1.4万亩。果林种植已从清水头、土门峪等辐射到全乡18个村,每年为群众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050多万元,实现人均增收600元。

乡清北村村民老徐蹲在桃园边,满脸愁容地说,自家种的2亩桃树因为下雪,冻伤了很多桃花,产量比2007年低。2008年每亩桃园的产量在1吨左右,现在桃已经成熟,但销路一直不畅。“这么好的桃卖不动,心里真是着急呀。”老徐,他们也曾用架子车拉桃子到城里零售,但城区市容管理严格,市场摊位又有限,桃子比较难卖。

据了解,鲜桃种植是王莽乡的主要产业之一,桃树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全乡2008年鲜桃总产超过1万吨,其品种有沙红桃、早红蜜、早黄蜜等近20个品种,且具有个大味甜、清脆爽口等特点。为帮助农民销售,乡政府此前已通过发送手机短信、联系大超市以及朱雀路批发市场等方式,联系客商。王莽乡政府负责人表示,他们会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为鲜桃促销做好服务工作。

党政建设

2008年10月8日,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会长,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一行来到王莽乡西王莽村,就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工作进行调研。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何安聚、市委副书记、市长孙青云和市委副书记杨范清等陪同调研。

王莽乡西王莽村全村378户,1700人,共有党员29人,1954年5月该村率先在全国成立合作社组织联社,对这一工作创新,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这个经验有用,各地可以仿办,由党的区委和乡支部作出计划,将那些准备合并为一个大社的若干小社先组成合作社的联社管理委员会,如同长安县王莽村那样,经过一个时期,再行合并。”西王莽村的工作因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而名声远播。

2007年来,西王莽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村两委会一班人带领干部群众大力改变村容村貌,他们先后投资30余万元完成了村内主干道的水泥硬化,修建完善了路两旁的排水沟,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与此同时,他们还注重加强党员精神文明建设,先后举办了篮球赛、拔河比赛,象棋赛等文体活动,极大地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张全景一行一下车就来到村口的石碑前,认真观看了毛泽东同志对西王莽村合作社组织联社经验的肯定性按语,随后来到村民肖郎辉、益亚军的家中,询问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最后张全景一行在村两委会办公室与村两委会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进行了亲切座谈,在听取了村两委会成员的汇报后,张全景指出:基层党组织应把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到实处。要做到这几点首先要明确任务责任,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其次是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要加强村两委会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到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坚持走群众路线,遇事和群众商量,为广大村民谋利益;要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党支部要支持村委会工作,村委会要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和管理,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全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取得更大进步。.

社会发展

2007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西安发展重心南移的机遇,依托紧临西安文化区和高新产业区的区位优势及秦岭北麓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主动承担和分享西安大都市功能,规划策划了“新长安战略”,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区富民、长安西安领先为目标,实施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等教育、旅游业、都市农业和房地产业,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生态文化科教新城的工作思路,全区上下合力打基础,奋力抓落实,强力求突破,区域经济生机勃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6.19亿元,同比增长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83亿元,同比增长52.4%;财政收入达到3.12亿元,可比增长3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3亿元,增长17%;农民人均收入3331元,增长7.5%。

按照“新长安战略”总体目标,确定了“两区四板块”的重点开发区域,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充分利用航天科技优势,以“西部慧谷”为形象品牌,总体规划面积15.1平方公里,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配套功能健全。2008年,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所、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陕西绿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项目已经入住,陕西天惠电脑生产、西安长远雷达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等10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北距西安高新区4公里,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依托西高新长安科技产业园,把推动城镇化建设与教育科技产业发展相结合,市政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完善,高规格建设了樱花广场、郭杜公园、森林公园多个大型广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安邮电学院等高校建成招生,比亚迪、法士特、欧舒特等省市大型重点产业项目在高新“二次创业区”动工建设,新行政中心、国内外企业总部、高校产业集中区的正在全面实施。

城市中心发展板块以韦曲、郭杜为主要空间,以韦郭路和子午大道景观为载体,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和后发优势,着力发展高新技术、高等教育、商贸餐饮、金融服务、商务办公等产业。

秦岭北麓生态旅游板块以沿山旅游公路为连线,以西安野生动物园、南五台、翠华山等风景游览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源,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娱乐、温泉洗浴等产业。

东部物流商贸板块充分利用引镇火车站的辐射效应,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大中型石油化工,天然气、轻工业产品及农产品的仓储、物流、商贸产业,重点引进建材、印刷、食品工业项目,加快引镇商贸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努力形成西安南部的一个物流商贸聚集区。

西部私营经济板块充分利用西咸一体化的机遇,突出发展以加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依托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规模化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种植业,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运用经营城市理念,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拉大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

城区进行了全方面、高档次、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新建了城市道路20多条;建造了时代广场、长安广场等10多个城市休闲场所,新增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宽带、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一次到位。中心城区从26.4平方公里拓展到74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达131平方公里,城市规模扩大了五倍,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现代气息和文明程度显著增强。

在道路建设上,相继建成西沣路、西汉高速长安段、西康铁路长安段、环山公路长安段等高等级公路,加之2008年持续投入近3亿元建设的韦鸣路、韦斗路、子午大道、雁引路等5条80.7公里的主干公路,全区“五横十纵”的道路骨架正在形成,实现了与西安大都市的快速对接。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投资9500万元,新修通水泥路村92条210公里,改造县乡超龄公路22条90公里;2006年将争取市级补助资金2382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878万元,改造县道1条8.4公里、乡道13条71公里。从2004年起,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农村道路建设,持续投入财政资金1416万元,带动农民多渠道投资近1.5亿元,硬化村内道路2403条总里程448.4公里,村际道路106.3公里,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把生态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努力建设西安的“后花园”和生态屏障。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三年搞好平原绿化,五年完成退耕还林,八年绿化河流塬畔,十年恢复浅山植被的奋斗目标,积极保护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大绿工程,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几年来,政府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采取政策调动、市场推动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绿化,实施退耕还林、飞播造林、重点防护林建设和天保工程造林13万亩,建成片林4.2万亩,绿化平原路网、河畔、塬畔1100多公里,境内国道、省道、市道、区道及乡村道路绿化率达到98%,沿山和山区的植被覆盖率,从过去的70%上升到如今的84%。

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优势产业。

抓住机遇,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高教产业。从2001年开始,长安抓住西安各高校扩招的机遇,规划建设西部大学城,分南、北、西三个聚集区,不断完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天然气、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吸引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安邮电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培华学院等20多所高校入驻,在校师生达20万人,成为推动长安发展的人才宝库和智力资源。加之区内拥有实力雄厚的中国航天研究所、五〇四研究所、二〇六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机构,长安将成为陕西省“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基地,成为西安市最大的科教密集区。

把旅游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充分发挥名山、名峪、名水等秦岭北麓生态资源优势,和历史遗迹、佛教四大祖庭等人文资源优势,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景区硬件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生态环境,深化产品开发,丰富旅游产品内涵,着力打造景区亮点。西安野生动物园建成营业,翠华山地质公园、南五台森林公园和祥峪森林公园分获国家、省市认定,东大温泉度假区整体规划开发,兴教寺综合开发启动,农家乐项目规模发展,正在形成秦岭北麓自然生态观光、东大温泉康体休闲度假、樊川宗教文化、丰镐遗址等历史文化、西部大学城现代科教文化五个特色旅游品牌。2005年,旅游业共接待中外游客1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00万元。

房地产业是长安开发建设的又一热点。2008年来,40多家房地产企业进驻长安,总投资近20亿元,开发商品房面积超过120多万平方米,入驻居民2.7万多户,造就了高山流水、长安花园、太阳新城、摩登小镇等50多家大规模精品小区,形成了以韦曲为主的多层、小高层商住区,以郭杜为主的欧式风格商住区,以沣峪为主的高档别墅区的新格局,长安己成为最适合居住的新城南,成为西安以至陕西房地产开发最亮丽的风景线。

全力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积极发展引进无污染、税源高、规模大的工业企业,大力实施“千户私营企业建设工程”和工业小区、专业村、骨干企业“三项攻坚计划”,从项目开发、土地流转、电力增容等方面加大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使全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规模和产业效益不断提高。西安奥辉纸业有限公司、斗门福万家食品有限公司、西安下店玉米开发企业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王寺、郭杜工业小区的产业聚集效应不断显现,五星太原庄非标准件制造、斗门落水村建筑管件生产等29个年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的专业村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7.72亿元,增长19.2%。

荣誉记录

2018年7月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前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合格名单”,王莽街道在列。[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