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6月7日张雨生出生于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市,9岁随家人迁往台中县丰原市定居。张雨生的少年时代很少花费时间念教科书,反而用大部分的精力来听音乐、打篮球、游泳和看自己想看的书,甚至尝试写作。1985年进入政治大学之后,张雨生听了很多的西洋歌曲,更因为喜欢弹吉他写了很多歌。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张雨生写了一首描述退役军人生活的歌曲《他们》,因此而获得了学校创作歌谣比赛的第一名。
张雨生的父亲是来自浙江嘉兴的军人张建民,2011年5月19日张建民因胃癌辞世。张雨生的母亲是台中梨山泰雅族原住民张惠美。张雨生在家中排行老大,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1986年张雨生的妹妹张玉仙溺水身亡。
张雨生1986年大一时初试啼声,因为他妹妹的去世,为了替妹妹实现当歌星的梦想,参加“木船民歌比赛”自弹自唱进到决赛并获得优胜,使张雨生对歌唱开始产生信心与兴趣,大二开学后随即进了吉他社 。[6]
1987年大二时与吉他社同学自组了“Thunder Spot(雷击点)”乐团,开始校际与校外的演唱生涯 ;同年6月6日,张雨生与其乐团代表政大到台大表演,张雨生的天赋佳嗓被台大的“Metal Kids(金属小子)”乐团注意。后来“Metal Kids”乐团应东海大学之邀前往演唱,但主唱因为感冒无法表演,就找张雨生帮忙,也开启了日后合作之门。大三时,张雨生以一首描述退役军人生活的歌曲“他们”,得到学校创作歌谣比赛第一名 。[7]
偶像时期
1988年3月,张雨生自组金属小子乐团,并参加第一届台湾热门音乐大赛,获得团体组冠军以及最佳主唱奖;[8]5月录制电影《菜刀和六个朋友》的原声合辑《六个朋友》,这张专辑收录了张雨生的成名作品《我的未来不是梦》;8月以“金属小子”主唱身份与第一界热门音乐大赛优胜团体合录纪念专辑《烈火青春》; 11月1日,推出个人首张专辑《天天想你》[9],销售量超过30万张,专辑同名主打歌《天天想你》成为张雨生歌唱生涯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9年3月,当选《中时晚报》年度十大唱片新人榜首;4月1日,参演首部电影《七匹狼》[10],并在电影原声带中与王杰、姚可杰、邰正宵等人同唱主题曲《永远不回头》;6月拍摄首支广告《可口哈士》;7月推出专辑《想念我》,这张专辑的风格延续了《天天想你》,从这张专辑起,张雨生开始向创作人转变; 8月入伍服兵役;9月服役时借调演出华视八点档连续剧《六壮士之古宁头战役》;10月获第1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提名[11]。
张雨生(6)
1990年1月,出演电影《金马大兵》[12]。
尝试转型
1990年9月创作歌曲《我爱你》,收录在郭富城的专辑《对你爱不完》中[13];10月入围第二届金曲奖最佳男演唱人奖。[14]
1991年6月张雨生宣布退伍;10月为第四届热门音乐大赛优胜合辑《青春像把枪》创作并演唱单曲《我学会飞翔》 。另外在该合辑也发表《分不清》由王天佑演唱,《这一刻钟你在想什么》词曲,由刘崇祺演]唱。
1992年2月24日,发行赴洛杉矶录制的《张雨生创作专辑》 ,里面有些创作是服役时写的,他把过去喜欢读的哲学、文学融入歌曲中 ,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对于脱离俗世理想世界的渴望;7月凭借歌曲《带我去月球》入围亚洲区全美音乐录影带奖 ;12月发行第四张专辑《大海》,[15]大卖超600万张,成为其音乐生涯最畅销的作品 ,专辑标题曲《大海》亦广为传唱。
1993年4月,演出首部舞台剧《淡水小镇》,扮演陈少威;[16]8月24日推出第五张专辑《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这张专辑的整体风格象征着张雨生在退伍后对于学生生涯的沉淀与回味,其中还收录了他为妹妹创作的歌曲《妹妹晚安》。
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1994年1月,出版精选集《自由歌》[17];9月推出专辑《卡拉OK·台北·我》[18],专辑虽然以台北为创作的出发点,但其实也点出了许多工业时代和现代化城市的一些发展通病。
1995年3月,推出专辑《还是朋友》[19];11月参演果陀剧场舞台剧《完全幸福手册》,扮演康有维。同年,张雨生开始为其他歌手担任制作人[20]。
百万制作人
1996年1月正式加盟至丰华唱片 。4月,出版合辑《去香港看看》[21];7月14日,发行双EP专辑《两伊战争》[22],并担任伊能静、陶晶莹的专辑制作人;7月参演果陀剧场舞台剧《天龙八部之乔峰》,扮演无名老僧;11月为张惠妹制作专辑《姐妹》。
DEMO专辑
2003年丰华唱片发行张雨生纪念专辑《雨生欢禧城》[23]。
2007年丰华唱片发行张雨生纪念专辑《如燕盘旋而来的思念》。[24]
2013年4月23日,张雨生生前未发表的demo《黄河长江》分别以张雨生、杨培安合唱版,杨培安独唱版,杨培安、卓义峰合唱版三个版本数位方式发行 。
2016年6月7日,张雨生50岁生日纪念专辑《雨后星空》发行[25]。其中收录的作品绝大部分不曾公开发表过,张雨生也没有留下包括歌词在内的相关文字说明。
参演舞台剧
1993年4月演出首部舞台剧《淡水小镇》,扮演陈少威;
1995年11月参演果陀剧场舞台剧《完全幸福手册》,扮演康有维;
1996年7月参演果陀剧场舞台剧《天龙八部之乔峰》,扮演无名老僧;
1997年8月担任果陀音乐剧《吻我吧娜娜》音乐总监,张雨生称完成此剧为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
音乐歌舞剧
著名的台湾果陀剧场有一出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驯悍记》的舞台剧《吻我吧娜娜》打算以摇滚音乐剧的型态呈现,并且要用现场乐队演出,由于张雨生之前也曾经演出过几出舞台剧,导演因而找上他作音乐创作。短短3-4个月间,张雨生根据剧情和每个角色的个性,连写了28首歌曲,他事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这其实是个有点疯狂的任务,因为要兼顾角色个性、故事叙述和演员的演唱能力,真是满困难的 。
1997年8月1日,《吻我吧娜娜》在台北国家戏剧院第一次公演,由“音乐剧王子”王柏森与傅薇担任男女主角。
演出后,媒体和艺文界都给张雨生相当的好评,音乐时代杂志的乐评指出,《吻我吧娜娜》剧虽长达3小时,但由于张雨生灵活的音乐设计,强烈、抒情、快、慢风格交叉出现,还加入一些特殊效果,不但使每个角色的个性鲜明呈现,音乐丰富,一点也没有拖戏的感觉。
流利畅快的”吻我吧娜娜”解放人心模仿品!试验品!半成品!以往看完所谓国产歌剧或音乐剧,心中难免产生这种遗憾,若说有让我”看完还想再看”的,(而这也是检测音乐剧成功与否的标准),“吻我吧娜娜”可能是第一部……“吻”从创作者到演员表现, 风格一以贯之,尽情塑造一部摇滚歌舞剧,让人每个毛细孔都舒畅,得到真正的“解放” 。
首要功臣自非张雨生莫属,一扫“流行歌手写不了大作品”的成见,现今不少有才气的流行歌手自满于“主歌—副歌”的速成创作公式,但是张雨生这部作品显然已超脱这种浅薄视野,不但注重各别作品的完整性,同时也顾及全剧风格统一,剧中人物都保有前后一致的个性, 而每首歌也宛如量身订作般适切 [32] 。
总而言之,《吻我吧娜娜》是一部成熟度很高的作品,带给当时国内的音乐歌舞剧界不小震撼 。
1997年5月,为张惠妹制作专辑《BAD BOY》 ;8月为阿妹妹制作专辑《我要为你做饭》[26],并担任果陀音乐剧《吻我吧娜娜》音乐总监;10月推出专辑《口是心非》,[27]专辑中的11首歌曲各有不同韵味,且均由张雨生参与创作。
1997年10月21日凌晨2时50分,张雨生独自驾驶SAAB-900黑色敞篷车,于返家途中因过度疲劳驾驶及车速过快在台北县淡水镇登辉大道与中正东路的路口前发生严重车祸 ,车祸造成其头部重伤。1997年10月21日凌晨3时5分,张雨生经救护车送抵淡水马偕医院急救。1997年11月12日晚上11时48分,张雨生因并发吸入性肺炎急救无效而病逝于淡水马偕医院,终年31岁。[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