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3)县西有赤乌镇(亦曰瑞昌镇)。东汉建安年间孙权拒曹操于赤壁,使程普屯兵于此,时有“赤乌之瑞,瑞应武昌”。五代南唐升元三年(939年)置瑞昌县。寓祥瑞荣昌之意。
1989年撤县设市。1989年12月20日,民政部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瑞昌县,设置瑞昌市(县级)。现为江西省县级市,九江市代管。
1984年,设置码头镇,管辖原码头公社。1989年9月27日,撤销白杨乡、南义乡,设立白杨镇、南义镇(赣民字[1989]128号批复)。
1991年3月18日,撤销横港乡,设立横港镇。
1992年5月6日,撤销湓城镇、桂林乡,设立湓城街道办事处、桂林街道办事处;撤销范镇乡、肇陈乡,设立范镇、肇陈镇(赣民字[1992]74号批复)。
1994年3月12日,撤销夏畈乡、高丰乡,设立夏畈镇、高丰镇。
2001年12月25日同意瑞昌市撤销和平乡,划归南义镇;撤销峨嵋乡、乐山乡,划归横港镇;撤销九源乡,划归范镇;撤销洪岭乡,划归桂林街道办事处;撤销流庄乡,划归码头镇。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42.3万人。
2004年底,瑞昌市辖2街道8镇8乡3场。
瑞昌地图
截至2021年,瑞昌市下辖2个街道、8个镇、8个乡、1个农场、2个林场。[8]
2个街道:湓城街道、桂林街道。
8个镇:码头镇、白杨镇、南义镇、横港镇、范镇、肇陈镇、高丰镇、夏畈镇。
8个乡:乐园乡、洪一乡、花园乡、洪下乡、横立山乡、黄金乡、南阳乡、武蛟乡。
1个农场:以及赛湖农场
2个林场:青山林场、大德山林场。[8]
瑞昌(3)瑞昌是九江市首个县级市,位于九江市城区西部,距九江城区只有二十公里,在九江市城镇空间布局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九江是江西省域的副中心、江西省北大门,自古就有“七省通衢”之称,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瑞昌有着广阔的待开发腹地,为“大九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留存充足发展空间,是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卫星城市。
地处九岭山低山丘陵区,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之青山主峰海拔921.6米,为境内之最高峰。
境内河流众多,以青山为分水岭,向东、南、西分别流经德安、阳新和市北滨江地区注入长江。
瑞昌市图片(30)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大陆温湿性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上下,年无霜期240-260天。年均降雨量1614.32mm,最大降雨量2180.3mm(1998年),≥100mm暴雨日年平均1-3天。每年4-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3.40%。
土地资源潜力颇大。虽然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1996年人均占有耕地0.73亩),但境内仍有45万亩土地未被利用,减去19万亩难以利用的砂地和裸岩地,还有26万亩可开发利用。境内水资源充裕。平均年总水量11.59亿立方米。瑞昌市水资源供需情况:平水年有余水约1.29亿立方米,即使偏旱年,大部分地区仍略有余水,特旱年才出现大部分地区供水不足情况。
瑞昌依山傍水,域内淡水面积12.6万亩,可养殖面积6.6万亩,主要集中在市区10公里范围内的赤湖和赛湖。这里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水草丰富,适宜养殖青鱼、草鱼、鲢鱼、鳜鱼、鳗鱼、螃蟹等淡水鱼类、虾类、蟹类。既可围箱式养殖,又可开放式养殖。
住宅区瑞昌市内资源丰富,发现矿产有147处,查明矿种7类31种,7类即:贵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黑色金属矿、化工原料非金属矿、能源矿、非金属矿、水温类矿。矿种有:金、银、铜、铅、锌、钨、钼、铁、硫、磷、煤、铝土矿、化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饰面大理石、方解石、硅灰石、熔剂用石灰岩、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陶粒页岩、水泥配料用粘土、镁质粘土、石榴子石、重钙粉体原料矿、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砖瓦粘土、矿泉水、温泉等。
瑞昌市主要矿产的保有储量:铜金属矿(伴生)118.38万吨,岩金金属矿(伴生)46.96吨,银金属矿(伴生)1372吨,铅锌(伴生)11.39万吨,铁矿石1465.7万吨,硫铁矿矿石142万吨,伴生硫铁矿矿石10262万吨,煤3086.32万吨,冶金白云岩8615万吨,水泥用灰岩70044.98万吨,熔剂用灰岩2726.2万吨,饰面大理石14537.8万立方米,水泥配料用砂岩2511.05万吨。
市内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仅木本植物就有37科78属,约500多种,包括杉木林、松类林、灌木林、薪炭林、药用林、浆果类灌丛、灌草丛、蕨类等,国家二级野生植物香樟,主要有槐、柏、罗汉松、银杏、红豆杉等。
竹类,有10余个品种。竹林110975亩,其中毛竹20925亩396.5万株,杂竹90049.5亩11523万株。
药类,野生中药材达数百种之多。主要包括半夏15吨担,明党参10吨,金银花5.3吨,川芎235.5吨,天冬3.6吨等。
西南山区,野生动物适栖环境优越,种类繁多。草食哺乳类动物有:麂、野兔、野猪、刺猬、豹猫、金钱豹、豺獐、狐等。雉类有:鹰、苍鹭、野鸭、青鸡、松雀、大山雀、雉鸡、白劳、画眉、白鹇、环颈雉、山斑鸠、鹰鹃、喜鹊、猫头鹰等,两栖爬行类有:乌梢蛇、王锦蛇、眼镜蛇、灰鼠蛇、金环蛇、银环蛇、黑眉锦蛇、三索锦蛇、林蛙等。
东北面赤湖,面积近10万亩,既是鱼虾的繁殖地,又是候鸟保护区。鱼虾类共15科60余种。现大面积用于开发青虾、龙虾、河蟹、珍珠养殖,还引进鳗鱼养殖。候鸟一年四季都有,秋冬两季数量多、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湖中大、中、小山和各湖汊、湖滩的芦苇中,栖息的各类候鸟共有18种,主要有白鹤、鸿雁、灰雁、豆雁、天鹅、大白鹭、小白鹭、野鸭、苍鹭、绿头鸭、乌鸡等,高峰期有2~3万只。
长江瑞昌段,常有中华鲟、白鳍豚、江豚游弋。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9.7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5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8%,比2020年提高0.7个百分点。[5]
瑞昌地图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陈琪 |
市委副书记 | 魏堂华、杨帆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魏堂华 |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 余平 |
副市长 | 高阔、柯愫君、黄青华、刘强、汪新锋、鄢俊彬、幸成、凌明星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梁少清 |
副主任 | 程世平、陈国胜、陈刚、周宇洋、陈高生、林青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周洪文 |
副主席 | 丰耿、周华文、王能志、董向阳、王敏、朱振国、黄兰章 |
参考资料来源:瑞昌市人民政府网[6]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陈琪 |
市委副书记 | 魏堂华、杨帆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魏堂华 |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 余平 |
副市长 | 高阔、柯愫君、黄青华、刘强、汪新锋、鄢俊彬、幸成、凌明星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梁少清 |
副主任 | 程世平、陈国胜、陈刚、周宇洋、陈高生、林青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周洪文 |
副主席 | 丰耿、周华文、王能志、董向阳、王敏、朱振国、黄兰章 |
街道
202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8.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7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78.61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07.13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为7.4:57.9:34.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63.8%和32.6%;分别拉动GDP增长0.5、4.9和3.8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7025元,增长10.3%。[5]
2021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9308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4%,其中农业152434万元,林业35361万元,牧业82671万元,渔业8233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40285万元。
2021年年初耕地面积29.31万亩,当年新增耕地面积0.27万亩,减少耕地面积0.23万亩,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9.35万亩,其中水田14.40万亩,旱地14.9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57.16万亩,增长1.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34万亩,增长0.6%;粮食产量9.85万吨,增长2.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9.01万亩,增长7.6%;油料作物产量2.41万吨,增长2.4%;棉花播种面积0.80万亩,下降62.6% ;棉花产量969吨,下降65.0%;蔬菜产量12.26万吨,增长2.6%;水果产量1.59万吨,增长3.1%。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1.79万吨,增长30.8 %。生猪出栏16.98万头,增长28.1%;生猪存栏8.73万头,增长31.3%。全年水产品产量4.02万吨,增长6.4%。[5]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4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15.13亿元,增长13.7%,其中,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完成183.2亿元,增长40.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238.2亿元,增长17.6%。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64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9.0亿元,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完成722.5亿元,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完成93.8亿元,增长28.2%。
2021年全年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26家,全年完成总产值43.58亿元,增长27.5%。实现全社会增加值12.59亿元,增长1.6%。[5]
工业区
投资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7.20亿元,增长10.2%。分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8.02亿元;二产完成投资216.2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占比为78.02%;三产完成投资52.9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141.36亿元,下降32.2%;制造业投资208.02亿元,增长40.0%;房地产投资6.52亿元,下降23.3%。
202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33329万美元,增长8.8%,其中现汇进资5742万美元,增长17.2%。
贸易和物价
2021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98亿元,增长17.8%。分城乡看,城镇73.52亿元,乡村27.46亿元。从四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完成52.34亿元,增长27.2%;零售业销售额完成77.41亿元,增长18.5%;住宿业营业额完成2.94亿元,增长32.2%;餐饮业营业额完成8.32亿元,增长37.6%。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其中八大类商品“四涨四跌”,食品烟酒类下降2.7%,衣着类上涨0.1%,居住类上涨1.7%,生活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7%,医疗保健类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3.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1%。
服务业
2021年全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13亿元,增长11.2%。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27.86亿元,增长1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88亿元,增长10.6%;住宿餐饮业增加值5.10亿元,增长23.5%;金融业增加值5.10亿元,增长5.0%;房地产增加值12.66亿元,增长7.0%。全年全市5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39亿元,下降6.4%。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4.94亿元,增长10.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2亿元,增长2.7%。全年财政支出42.50亿元,下降11.1%。
202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4.42亿元,增长1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0.1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0.26亿元,增长11.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69.54亿元,增长10.7%。[5]
剪纸
瑞昌剪纸(4)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瑰宝之一,瑞昌素有“剪纸之乡”的美誉。剪纸是开在瑞昌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1992年和1993年,瑞昌市先后被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授予“剪纸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光荣称号。
采茶戏
瑞昌采茶戏,旧称茶灯戏,进入半班以后更名为采茶戏,民间俗称茶戏。[9]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洪水横溢,江堤尽溃,灾民外出,逃荒而来的黄梅采 茶戏三角班,便在赣北又与瑞昌茶灯戏揉合一起,从而形成了瑞昌采茶民间小戏,后称采茶戏。1986年,瑞昌采茶戏被更名为“九江采茶戏”载入《中国大百科 全书》[(戏曲·曲艺)第146页]1999年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又将更名的“九江采茶戏”更正为“瑞昌采茶戏”入编。
瑞昌民歌
瑞昌民歌丰富多彩,体裁多样。主要有山歌、田歌、灯歌、小调、劳动号子、儿歌、风俗歌等等。题材也颇广泛,有对革命的颂扬,有对劳动的赞美,有表现对剥削和压迫的反抗与斗争,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其中还有不少的情歌,控诉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表白青年男女的爱情,并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这些民歌都是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丰富起来的。早于上世纪80年代初,瑞昌文化馆对全县的民歌进行了一次抢救工作--全面收集、整理并编成《瑞昌民歌集》,因而使瑞昌民歌得以传承和保护,成为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
丧葬习俗
老人临终,凡在外地的子女必须赶回家中,守候床前,谓之“送终”或“送老”。气息后则化纸钱,称烧“起身钱”。然后向亲友报丧,亲友则送以花圈、炮竹或现金等丧礼,并参加送葬。子女服孝,改戴黑纱或白花的居多,穿白孝服的渐少。机关单位职工去世,多由所在单位主持发讣告,举行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仪式。在市政府大力提倡下,城乡死者都由棺葬改为火化。但多数在火化之后仍土葬,只是棺木换成了骨灰盒。也还有些人将死者骨灰盒放置在棺木内土葬(这主要是原先已置办了棺木的)。
寿诞习俗
瑞昌民间盛行寿诞庆祝,年轻人谓“过生日”,老年人谓“做寿”。婴儿出生三天,即宴请亲友,谓之“做三朝”;一月再请亲友,谓之“做满月”;周岁亦如是,谓之“做周岁”。年轻人过生日还时兴外来风俗,唱祝生日歌、吹蜡烛、吃蛋糕等。老人到60岁时作兴做60大寿(此后每五年或十年做一次),邀请亲友聚会庆祝或合家欢聚,共吃长寿面,共饮长寿酒。旧时,晚辈要向寿星行拜寿礼,而今已少见。但晚辈送衣物孝敬老人,或在当地电视台为寿星点歌祝寿则常见。
嫁娶习俗
旧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包办婚姻的旧习早已消亡,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已成主流。旧时表兄妹近亲通婚习惯,今已不存在;而今远程婚姻相对增多。农村青年外出打工者日益增多,与外地青年结为夫妻的已不少见。
民间婚嫁仍注重聘金、彩礼和嫁妆,且日渐讲究丰厚、豪华。嫁妆有彩电、冰箱、摩托车已常见,富户嫁女陪轿车、陪住宅的也开始出现。迎亲用花轿已罕见,用轿车迎亲、全程摄像者已很普遍。结婚新房装饰日渐讲究豪华,家具讲究高档,家电要求齐全。
旧时新婚之夜盛行闹新房,除撒帐(爆米和枣、糖等)、祝贺词外,还用各种方式戏弄新人取笑,而今改旧习,讲文明,兴唱歌、跳舞,或表演文艺节目等。
山药
瑞昌山药(4)瑞昌山药是家山药的一个优良品种,为瑞昌传统特产,据明朝隆庆年间《瑞昌县志》记载,山药当时就是瑞昌重要物产和药材之一,种植面积累5000余亩,产量6000余吨。
苎麻
瑞昌苎麻是优良的纤维作物,麻纺品具有轻、薄、挺、爽等优点,中国是世界苎麻主产地,产量占世界九成许,故苎麻有“中国草”之称。瑞昌种麻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全国优质麻生产大县(市)之一。】1923年瑞昌苎麻曾获东南亚博览会优质奖。种植面积5万余亩,原麻产量7500吨,江西三分有其一。主栽苎麻品种纤维可达到2300支,可作高档纺织原料。境内苎麻加工业可制精干麻和麻纱等初级产品,形成了6000吨的加工厂。
小山竹
小山竹是瑞昌传统产品,资源极为丰富,总面积14万亩,连片3000亩以上的山竹地块有八处。特别是淡竹林,面积达11.4万亩,占九江地区淡竹总面积的84%,居全省之首,堪称“淡竹之乡”,其中平均胸径达2公斤以上的淡竹面积6万亩,年创外汇10多万美元。
瑞昌交通便捷,北依长江黄金水道,水路上通汉渝、下达宁沪,铁路有国家一级干线武九复线穿境而过,连接京九、京广两大动脉;公路四通八达,九武、九界两条省道与316、105国道交织贯通,瑞九、双瑞公路与昌九、九景以及湖北黄黄高速互联成网;已通车的杭瑞高速、九码快速通道。
2021年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227834万吨公里,其中公路77534万吨公里,水运150300万吨公里。货运量1630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1129万吨,水运货运量501万吨。旅客公路周转量23420万人公里,公路客运量487万人。港口货物吞吐量4802万吨,增长18.9%。[5]
瑞昌一中
2021年,全市共有小学31所,在校学生35944人,专任教师1956人;初中21所,在校学生19535人,专任教师1195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11952人,专任教师714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3509人,专任教师112人。幼儿园(公办)67所,在校学生8075人,专任教师518人。[5]
2020年,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4.06亿元,比上年增长7.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58%。
住宅区
2021年全年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9家,其中,医院32家。床位数288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05人,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285人。[5]
2020年,全年27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67.5亿元,同比增长23.3%,在九江市所占比重18.2%。
2018年,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整改”“秋冬会战”三大行动,全面夯实扶贫工作基础,大力推进产业、就业、健康、教育、安居等扶贫工程,圆满完成951名贫困人口脱贫、1个贫困村退出目标,贫困发生率由1.61%降至0.53%。
2018年,新增城镇就业73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1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四连调”;城乡低保分别提标至580元、340元。
2021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7元,增长9.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898元,增长15.1%,其中食品支出5623元,恩格尔系数为40.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4.6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40元,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64元,增长15.1%,其中食品支出7572元,恩格尔系数为33.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2.9平方米。2021年度,全市城乡收入比为2.04。[5]
2021年,全市邮政支局所24处,便民服务站、农村e邮站108家。固定电话用户36533户,下降6.0%;移动电话用户40.12万户,增长8.0%,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4.81万户,增长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