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早在元末明初,这里便形成墟集。
江门的商品经济萌芽于14世纪,在蓬江区圩顶的地方有一个小圩集,每逢一、三、五圩期,邻近四乡的农民和渔民将生产的农副产品及鱼产品拿到这里销售或交换。后来圩集逐渐向海滩扩展,到16世纪,已发展成为“千艘如蚁集江滨”相当热闹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明末清初,更是“客商聚集,交易以数百万计”。
广东江门风景(19)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粤海关成立,在江门设立正税口,俗称“江门常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根据《中英缅甸通商条约》专款,江门成为了西江的第一个上下客货停靠站,属三水管辖的一个分支机构。同年10月,粤海关在江门设立办公所,这是首次以条约形成把江门定为人和商品入境的小关口,江门也就成为了西江南路对外贸易的水路交通枢纽和商品流通中心。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0年)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成为了五邑乃至粤西地区的对外通商口岸,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初四(即1902年9月5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即《马凯条约》),将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相应设置海关。1904年3月7日,江门海关正式成立,粤海关把江门和甘竹两个常关划为江门海关管辖。
1904年3月7日,江门开放为对外贸易口岸时,将海关设在靠近河的东北入口2英里的西江右岸(即北街),在其对面有优良的锚地。因此,大吨位的船只无需进入河内,由民船或舢板将旅客和货物从城内运上大轮船”。
先秦时期江门属南越[8],秦后至民国之前江门为新会县属地。
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
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
1951年1月从新会县析置江门市。后又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此时为新会县辖江门市。
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
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
2002年9月22日,新会撤市设区。新会区辖原县级新会市的会城镇、大泽镇、司前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崖门镇、双水镇、罗坑镇、大鳌镇、睦洲镇,区人民政府驻会城镇,将原县级新会市的棠下镇、荷塘镇、杜阮镇划归江门市蓬江区管辖。
江门市2002年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及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辖区范围俗称“五邑”。共同的历史,同出一宗的地缘人缘,加上海外对五邑的影响,使江门五邑展现出丰富的民俗风情。其中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四县俗称“四邑”,加上鹤山则称“五邑”。江门市区为蓬江区和江海区。
截至2021年,江门市下辖3个区、4个市。[9]
3个区: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
4个市: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9]
区划代码 | 区划名称 | 英文名称 | 面积(平方公里)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备注 |
---|---|---|---|---|---|---|
440703 | 蓬江区 | PengjiangDistrict | 320.53 | 环市街道 | 529000 | 旧称江门市城区 |
440704 | 江海区 | JianghaiDistrict | 110.53 | 滘头街道 | 529000 | 旧称江门市郊区 |
440705 | 新会区 | XinhuiDistrict | 1387.02 | 会城街道 | 529100 | 地处江门市区西南部,古称冈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 |
440781 | 台山市 | TaishanCity | 3285.91 | 台城街道 | 529200 | 原称新宁县,1914年改名台山县,1992年撤县设市。 |
440783 | 开平市 | KaipingCity | 1658.59 | 长沙街道 | 529300 | 1649年建县,1993年撤县设市。 |
440784 | 鹤山市 | HeshanCity | 1081.30 | 沙坪街道 | 529700 | 新中国成立后曾与高明县(今佛山区高明区)合称高鹤县,1981年恢复鹤山县,1993年撤县设市。 |
440785 | 恩平市 | EnpingCity | 1696.73 | 恩城街道 | 529400 | 220年建县,1994年撤县设市。 |
区划代码 | 区划名称 | 英文名称 | 面积(平方公里)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备注 |
---|---|---|---|---|---|---|
440703 | 蓬江区 | PengjiangDistrict | 320.53 | 环市街道 | 529000 | 旧称江门市城区 |
440704 | 江海区 | JianghaiDistrict | 110.53 | 滘头街道 | 529000 | 旧称江门市郊区 |
440705 | 新会区 | XinhuiDistrict | 1387.02 | 会城街道 | 529100 | 地处江门市区西南部,古称冈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 |
440781 | 台山市 | TaishanCity | 3285.91 | 台城街道 | 529200 | 原称新宁县,1914年改名台山县,1992年撤县设市。 |
440783 | 开平市 | KaipingCity | 1658.59 | 长沙街道 | 529300 | 1649年建县,1993年撤县设市。 |
440784 | 鹤山市 | HeshanCity | 1081.30 | 沙坪街道 | 529700 | 新中国成立后曾与高明县(今佛山区高明区)合称高鹤县,1981年恢复鹤山县,1993年撤县设市。 |
440785 | 恩平市 | EnpingCity | 1696.73 | 恩城街道 | 529400 | 220年建县,1994年撤县设市。 |
江门位于北纬21°27′至22°51′,东经111°59′至113°15′之间。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东邻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珠海市斗门区,西接阳江市阳东县、阳春市,北与云浮市新兴县、佛山市高明区、南海区为邻,南濒南海,毗邻港澳。距广州市60公里,距香港115公里,距澳门65公里,距深圳市85公里。
面积9541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面积235.17平方公里,约占珠三角土地面积41698平方公里的23%,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5.32%。江门全境北自鹤山市古劳镇的丽水,南至台山市的下川镇围夹岛,相距142.2公里;东自新会区大鳌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镇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
江门市区位于市域东部,东西相距46.6公里,南北相距79.55公里。台山市、新会区的南部和恩平市的东南部濒临南海,大陆岸线长283.36公里。岛屿岸线共长331.51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97个,其中台山市上川岛面积最大,为137.16平方公里;下川岛次之,为81.73平方公里。属江门市水深200米以内的沿海大陆架,东起黄茅海,西至镇海湾,面积约2257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线长615公里,占全省的1/5。
江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西北部山地丘陵广布,东部、中部、南部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宽广,丘陵、台地错落其间,沿海砂洲发育,组成错综复杂的多元化地貌景观。
江门市风光(21)江门市山地丘陵4400多平方公里,占46.13%。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约占1.77%。800米以上的山脉有9座,多为东北--西南走向。恩平、开平市与新兴县接壤的天露山,长70余公里,走向偏北,主峰海拔1250米,为全市最高峰。北部的菱髻顶、皂幕山,东部的镬盖尖和南部的笠帽山、凉帽顶,均山势陡峻,岩古嶙峋,呈"V"型谷发育。500米以下的山丘、台地面积约占总面积80.34%,多分布于山地外围,开平、台山、江门市区的冲积平原内有零星点缀。
丘陵多无峰顶,呈缓波起伏,坡面多为第四纪堆积。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约占总面积17.89%,其中江门市区、新会以南由西江、潭江形成的三角洲平原面积达500平方公里,位于台山南部由大隆洞河、都斛河形成的广海都斛平原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由西江、潭江下游支流形成的河流冲积平原沿河作带状分布,中游狭长,下游宽阔,现多为良田。
境内地质构造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主体为北东向恩平--从化深断裂,自恩平经鹤城斜贯全市延出境外;东部沿西江河谷有西江大断裂。两支断裂带构成境内基本构造格架。境内有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三迭纪、侏罗纪、下第三纪及第四纪等地质年代的地层,尤以第四纪地层分布最广。入侵岩形成期次有加里江期、加里东--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尤以燕山期最为发育,规模最大。
江门市河流属珠三角水系和粤西沿海诸河两大水系,全市集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26条。 [6]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除过境河西江外,其中4条直接人海。西江在西海水道断面通过的多年平均输沙量4180万吨。潭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11公斤。其他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10—0.25公斤之间。多属少沙河流。境内海岸带受海洋潮汐影响。在江河人海水域,呈现江水、海水互相顶托。每当雨季,洪潮混杂,水位多变。若遇台风掠境,往往产生暴潮。
江门地处华南亚热带,常年绿色植被,四季常春。江门市属亚热带低纬地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全区有285公里的海岸线,受海洋性季风影响,气候特征是温暖多雨,日照平均在1700小时以上。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和各种经济植物,无霜期在360天以上,终年无雪,气温年际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全区均在22℃左右。夏季会有台风和暴雨。温度:冬天最低5℃,夏天最高38℃。
西江江门全市境内水资源丰富,年均河川径流量为119.66亿立方米,占全省河川年均经流量6.65%;水资源总量为120.8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6.49%。西江干流于境内长76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鹤山。西江也是珠江最大的主干支流。
江门主要河流有西江、潭江及其支流和沿海诸小河。西江、潭江、朗底水、莲塘水、蚬岗水、白沙水、镇压海水、新昌水、公益河、新桥水、址山水、江门水道、天沙河、沙坪河、大隆洞河、那扶河等16条河流的集水面积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上。西江干流于境内长76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鹤山市、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区、经磨刀门、虎跳门出海,境内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出海水道宽阔,河床坡降小,水流平缓,滩涂发育。其中江门水道称为江门河,又称蓬江,从东北向西南横贯江门市区,与潭江相汇,经新会银洲湖、崖门注入南海。潭江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市、开平市、台山市和新会区,经银洲湖出崖门注入黄茅海,干流于境内长248公里,境内流域面积6026平方公里。全市蓄水工程2340宗,总库容量34.2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32座,库容量共18.49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41.38万千瓦,其中可装机容量24.24万千瓦,约占58.6%。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总计436.7万吨/日。
古兜温泉江门市境内优质矿泉和温泉分布广泛。已探明的矿泉有9处,已通过勘查评价并开发的有4处,其中开发成规模的有1处。
温泉分布于恩平市的那吉镇、良西镇,台山市的三合镇、都斛镇,新会区的崖门镇,开平市的赤水镇。其中,流量最大的是台山市三合镇的台山温泉和新会区崖门镇的古兜温泉,日流量达3000立方米;水温最高的是台山市都斛镇的莘村温泉,水温达73℃。
江门市耕作土壤土质肥沃,垦耕历史悠久。全市耕地面积24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人均耕地面积0.63亩。沿海潮间带滩涂34.35万亩,已利用滩涂26.29万亩;内陆江河滩涂2万亩。
大西坑森林公园江门市森林总蓄积量830.2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43%,林业用地绿化率87.6%。西北部、南部山地有原始次生林数千公顷,生长野生植物1000多种。其中古兜山有野生植物161科494属92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紫荆木、白桂木、华南杉、吊皮锥、绣球茜草、海南石梓、粘木、巴戟、火力楠、藤槐等。在恩平市七星坑亚热带次生林区,经专家考察鉴定,植物种类有735种,其中刺木沙椤等12种属国家级和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2种植物形状奇特。境内野生动物有兽内100余种、鸟类500余种、蛇类100多种、昆虫类200多种,其中山猪、小灵猫、山蛤、龟、鹧鸪、鳖、蛇、穿山甲等于西北部山地常见。沿海和近海经济鱼类有8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00多种,年捕捞量1万吨以上的有15种。
侨乡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五邑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亚洲地区的约占20%,美洲地区的约占70%。
人口分布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83.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8.0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84%,比上年末提高0.21个百分点。年末公安户籍人口402.8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43万人,出生率8.54‰;死亡人口2.93万人,死亡率7.29‰;自然增长人口5012人,自然增长率1.25‰。[8]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陈岸明 |
副书记 | 吴晓晖[10][11] |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陈岸明 |
副书记 | 吴晓晖[10][11]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陈岸明 |
副主任 | 易中强、钟军、冯立坚、吴国杰、甄仁旺、陈霞[12] |
秘书长 | 杨健平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陈岸明 |
副主任 | 易中强、钟军、冯立坚、吴国杰、甄仁旺、陈霞[12] |
秘书长 | 杨健平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吴晓晖 |
副市长 | 冯小钢[13]、刘杰、郑晓毅、曹阳、周佩珊、林健生[12]、措旺拉姆[14] |
秘书长 | 汤惠红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吴晓晖 |
副市长 | 冯小钢[13]、刘杰、郑晓毅、曹阳、周佩珊、林健生[12]、措旺拉姆[14] |
秘书长 | 汤惠红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张元醒 |
副主席 | 彭章瑞、赖燕芬、胡念芳、任安良、周津明、陈新汉、汤惠红、李文聪 |
秘书长 | 周文[15] |
(以上表给内容来源于:[16][17][18][19][20][21][22][23][24])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张元醒 |
副主席 | 彭章瑞、赖燕芬、胡念芳、任安良、周津明、陈新汉、汤惠红、李文聪 |
秘书长 | 周文[15] |
江门作为广东“珠西战略”的主战场和策源地,将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努力成为珠江西岸新的增长点。
2021年,江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601.28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89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增加值1640.66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1665.73亿元,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2∶45.6∶46.2,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72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583美元),增长7.5%。
2021年,分区域看,东、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市比重68.1%、31.9%。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1%,衣着类价格与上年持平,居住类价格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7%,交通通信类价格上涨4.5%,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8%,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7%,其中轻工业上涨2.1%,重工业上涨5.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75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966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1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5%,比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促进创业人数5119人。
2021年,全市年末实有私营企业8.84万户,注册资金3010.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0%、21.5%;个体工商户53.82万户,注册资金310.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0%、16.2%。
2021年,全年税收总收入5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工业收入248.82亿元,增长6.6%;房地产业收入90.15亿元,下降5.0%;批发零售业收入40.26亿元,增长17.2%;金融业收入30.07亿元,增长1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12.41亿元,增长22.3%。
2021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84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税收收入176.85亿元,增长4.8%。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0.7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教育支出89.71亿元,增长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99亿元,增长11.3%;卫生健康支出52.17亿元,增长2.2%。 [6]
江门市
江门是广东省农业大市,粮食产量约占珠三角的1/3,果蔬产量约占珠三角的1/5,禽畜产量约占珠三角的1/5,水产养殖面积约占珠三角的1/3,是全省第二大马铃薯产业基地。截止2018年,全市拥有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产品54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38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13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8个,省农业类名牌产品62个,省十大名牌农产品6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89个。[25]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行业看,农业(种植业)增长6.2%,林业增长15.5%,牧业增长19.6%,渔业增长13.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增长19.3%。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9.2万亩,比上年增长0.4%;糖蔗种植面积1.2万亩,下降15.0%;油料种植面积19.0万亩,增长0.6%;蔬菜种植面积112.3万亩,下降0.8%。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98.7万吨,比上年增长0.8%。糖蔗产量8.0万吨,下降18.1%;油料产量3.3万吨,增长1.5%;蔬菜产量181.2万吨,增长6.2%;水果产量40.1万吨,下降1.7%。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32.1万吨,增长13.7%。其中,猪肉产量16.5万吨,增长36.9%;禽肉产量15.4万吨,下降3.6%。全年水产品产量91.4万吨,增长13.1%。
2021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83.8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6]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7.2%,股份制企业增长21.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7.7%,重工业增长20.3%。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10.5%,中型企业增长19.2%,小微型企业增长14.9%。
2021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37.1%,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10.2%,石油化工产业增长6.5%,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3.9%,新材料制造业增长22.4%,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长10.2%。
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5.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5.5%,医药制造业增长11.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5%。
2021年,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纺织服装业下降3.6%,食品饮料业增长9.0%,家具制造业增长16.1%,建筑材料业增长7.3%,金属制品业增长28.8%,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3.2%。
2021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6.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0.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1.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9%。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8.65%,流动资产周转率1.9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52%,产品销售率97.38%,全员劳动生产率25.96万元/人。实现利润总额230.36亿元,同比增长3.2%。企业亏损额40.7亿元,比上年增长64.6%。企业亏损面20.3%,比上年上升1.0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106.2%,股份制企业增长1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9%。分行业看,采矿业利润增长96.4%;制造业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6.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营业成本为85.37元,比上年上升2.26元。
2021年,全市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86个,比上年增加17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67.51亿元,比上年增长9.8%。[6]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97.45亿元,比上年增长9.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8.03亿元,增长10.6%;金融业增加值260.82亿元,增长3.2%;房地产业增加值230.97亿元,增长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8.27亿元,增长8.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85.65亿元,增长6.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25.12亿元,增长7.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20.80亿元,增长4.8%,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1.3%。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利润总额25.22亿元,增长13.9%。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13.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6%,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19.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0.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8.9%。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下降11.2%,民间投资增长7.9%,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4.9%,技改投资增长15.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3%。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6.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下降4.3%,交通运输类项目投资下降12.5%,信息传输(电信)类项目投资下降5.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0.3%。商品房施工面积4664.31万平方米,增长0.2%;竣工面积626.46万平方米,增长29.5%;销售面积724.79万平方米,下降3.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19.49万平方米,下降7.1%;销售额578.10亿元,下降2.7%。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8.10亿元,比上年增长9.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94.49亿元,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3.60亿元,增长3.8%。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1161.80亿元,增长10.9%;餐饮收入116.30亿元,增长1.0%。
2021年,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30.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2.9%,化妆品类增长161.4%,金银珠宝类增长45.9%,日用品类下降2.7%,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18.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64.7%,书报杂志类增长4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2%,中西药品类增长0.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0.5%,通信器材类增长1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2.4%,汽车类增长5.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0.9%。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9.9%,占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11.3%。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进口323.8亿元,增长6.7%;出口1465.6亿元,增长30.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16.0亿元,增长29.5%。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372.0亿元,增长16.8%。
2021年,全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32个,比上年增加78个。合同利用外资62.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98亿元。在实际利用外资的主要行业中,制造业11.67亿元,批发和零售业3.97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28亿元;在实际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中,亚洲19.96亿元,其中香港15.05亿元,新加坡3.37亿元,澳门1.48亿元;欧洲2.30亿元。
金融
2021年,年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864.3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1%,其中,境内存款余额5625.57亿元,增长7.1%,境内存款中住户存款3757.84亿元,增长10.7%;境外存款余额238.76亿元,增长6.3%。年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970.31亿元,增长13.2%,其中,境内贷款余额4931.21亿元,增长13.3%,境内贷款中住户贷款2105.53亿元,增长16.7%;境外贷款余额39.10亿元,增长4.4%。
2021年,年末全市证券市场共有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15家,市价总值1445.24亿元。全年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累计筹资31.00亿元。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47家,期货公司分支机构3家;全市证券公司营业部总交易额2.08万亿元,增长19.0%。
2021年,年末各类保险公司62家,保险中介机构56家。全年保费收入166.76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26.88亿元,增长3.0%;财产保险业务收入39.89亿元,增长3.7%。共支付各项赔款39.47亿元,增长0.7%,其中,人寿保险业务赔款18.20亿元,下降8.8%;财产保险业务赔款21.27亿元,增长10.5%。[6]
文化特色
国学大师雷铎对江门文化的归纳“侨、楼、泉、风”,用四个字来概括江门五邑的文化特色。
“侨”是江门最大的优势,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历史上,江门的华侨文化在广东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
楼,顾名思义,是指江门的碉楼文化。
泉,是指温泉。江门地下温泉资源丰富,被称为“温泉之乡”。温泉除了其物质的意义以外,其象征意义更加值得挖掘,“温泉之下是地震带,热流不停地涌动;五邑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富于激情、勇于创新的人物,历史上,陈白沙、梁启超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研究,可以唤起五邑人像地泉一样的能量与创新热情。”
长堤风貌街风,是指风气。历史上的五邑是个十分富庶的地方,曾出产过品类繁多、质地优良的土特产,有“小澳门、小广州”之称,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人物。改革开放以后,广东领全国改革风气之先,五邑也不甘落后。
在人文思想方面,江门人的思想很受明代哲学家陈白沙的思想影响:“自得”、“自然”、“主静”。
由于江门人受陈白沙心学思想的影响,江门人比较低调、顺其自然、不会刻意追求,心境也比较平和。
至于饮食文化,江门人爱吃,什么饮食文化都能得到融合,什么地方的饮食文化也能找到。而江门的食市也兴旺,到达了三步一餐厅,五步一饭馆的地步。而家居饮食则以岭南饮食习惯为主。
语言
江门市各市区之间以及广播、电视等领域通用广州话,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交流的增多,普通话也成了较为通用的语言。各市区内均使用方言。
江门的方言属于汉语粤方言中的四邑话。四邑话与广府(广州)话基本相通。同属四邑话,但是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等各市、区之间的语音、声调、词汇等方面又有差异。
鹤山的共和、鹤城,新会的部分山区,台山的赤溪、斗山,开平东北部的水井等地,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使用客家方言。[26]
五邑方言以新会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大同中有小异。新会方言以会城话为代表,辐射至新会大部分地区。少数乡村还有自己方言土话,如司前镇的河村话、荷塘镇的荷塘话、棠下镇的棠下话、沙田区话等。台山话大致分三个方言区:台山市北部地区的台城、附城、四九、大江等镇,东南地区的冲萎、斗山、都斛等镇,西南地区的沙栏、海宴、汶村、深井、那扶、北陡等镇。各地之间的方言虽然声调不同,但词义不变。由于历代移民、地理条件以及民族杂居等原因,台山话吸收了一些非汉语语音,从而构成台山市境内各地口音多有差别。如紫罗山脉与大隆洞山脉地区,多数村落在山岭与盆谷之间,交通困难,形成种种语言的特异腔。开平话流行于开平市和台山市的三八镇。恩平话流行于恩平市和台山市那扶镇等。恩平话可分为北片、中部、南片三个方言区。在发音上有两种差异,大体上以佛仔坳为界,北片有沙湖、牛江、良西、君堂、东成、圣堂、江洲、大田、蓢底等地;南片包括恩城和附城、东安、城南、大槐、横陂、洪滘、那吉等地。鹤山话源于古代汉语,又受南方少数民族及外来语言的影响,形成一种特有的地方方言,大体上分沙坪话、雅瑶话、古劳话、址山话、宅梧话。鹤山市的鹤城、云乡、合成等属流行客家话又通行白话的“双语区”,址山、共和、双合等地方是客家话、五邑话、白话并存的“三语区”。
在台山的赤溪、斗山,新会的司前、大泽,蓬江区的杜阮,鹤山的鹤城、云乡、合成、双合、共和、宅梧、址山、龙口,开平的水井、金鸡、赤水、苍城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行客家话。
粤剧
五邑地区曲艺文化底蕴深厚。如粤剧复兴鼻祖——清末开平籍名伶邝新华,民国时期的四大名旦、四大名丑、以及解放后的艺术大师红线女。粤剧使用广州话演唱以后,将大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粤曲如木鱼、龙舟、粤讴、南音等吸收到粤剧里来,使粤剧真正成为充满南粤文化气息的粤语粤韵的地方大戏。此后,粤剧中的精美唱段在流传过程中又从粤剧中独立出来,为群众广为传唱,私伙局由此而兴,蔚然成风。
清代同治年间,因李文茂率伶人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粤剧处于长达10多年的禁足。伶人为了生存,寻找突围之路。
同治七年,两广总督瑞麟为其母大局祝寿,广东班武生邝新华和花旦勾鼻章以一部《太白和番》大戏大受嘉宾赞赏,邝新华和勾鼻章借机向瑞麟提出解禁之请,经瑞麟向朝廷奏请,获得准许。
邝新华振臂一呼,伶人纷纷响应,几年后,粤剧会馆——八和会馆,在广州成立。
辛亥革命后,粤剧逐步走向鼎盛发展时期。五邑各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落成。
1913年,江门建起专演粤剧的大同戏院,会城建起普庆戏院,台山阮氏华侨,在端芬镇建起大同戏院,在斗山建起联华戏院。开平的赤坎、三埠先后建起七八间戏院,这些戏院,成为省港名班的演出场所。
丰富的戏剧土壤和舞台,造就了一批批伶人。继邝新华后,五邑名伶粤剧名宿陈非侬(外海)、20世纪30年代粤剧“四大名旦”谭兰卿(新会双水)、粤剧“四大名丑”廖怀侠(荷塘)、叶弗弱(台山),唱响舞台,成为名角。恩平籍芳艳芬独创“芳腔”,在粤剧界备受推崇,风头一时。省内大小戏班里的文武生、乐手、花旦,来自五邑地区的更是难以统一。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出自梨园世家,开平籍红线女演过近百出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她独创“红腔”,唱红半个世纪,成为蜚声中外的粤剧泰斗。
2002年,台山、开平和新会,被中国曲协授予“中国曲艺之乡”。
一城一特
江门荷塘纱龙入选广东"一城一特"春节活动,荷塘纱龙为“广东第一龙”,起源于蓬江区荷塘镇篁湾村的民间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史料记载始于南北宋期间,荷塘纱龙至今已有800年历史,舞龙技艺主要靠口耳相传传承至今。
荷塘纱龙的舞龙套路分平面和立体两式:平面式为行进路线的姿势;立体式为技巧性龙舞造型,分别有跳龙、梅花桩、团龙等20多种套路,花式纷呈,高难度动作频出,整套龙舞约需一个多小时,按表演期间的要求,26人分时接力交替,做到不歇舞、不乱阵,被称之为“绝技”。[27]
地方特产
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特指用新会柑果皮经在新会境内晒制和贮存陈化的干品,是“广陈皮”正品。是新会传统土特名产。历史上曾经有过栽培面积近10万亩,初级产品产量超5000吨的高峰。种植面积近1万亩,初级产品产量约1000吨。
新会冬虫草
虫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传统珍稀补品,新会及周边已形成较大规模的虫草子实体生产基地,年产虫草子实体约27吨。
荔枝
江门市著名的早熟荔枝有麻园早果,在农历三月率先上市,以其上市早,果型大,肉脆、味甜而闻名全省。此外中迟熟种有锦壳槐枝,大批引进糯米糍、桂味等优良品种。
杜阮凉瓜
蓬江区杜阮镇的杜阮凉瓜(又称雷公凿),果型短,蒂部宽园、果尖似凿子,色绿如翡翠,肉厚脆口,一年三季种植,以秋季品质最好。
金山火蒜
金山火蒜是开平特产,种植在开平长沙、水口镇一带,蒜粒特园,肉肥衣薄,蒜味浓郁,每年十月种植,次年三月收获。收获后用火熏过,故称火蒜。开平除出品原粒蒜子外,还加工制成甜酸蒜头等产品。
鹤山红烟
鹤山红烟久负盛名,传统品种是牛舌烟,又名"金英钟",原产清远市源潭一带,后在鹤山推广,这种烟叶窄长似牛舌故名"牛舌烟"。叶面平整红致,叶肉肥厚,烟味郁香醇,是加工"生切烟丝"上乘原料。
新会葵扇
新会葵扇是用蒲葵叶加工而成。新会葵扇以形状特别端正见称,再加上精制加工,在明代就被选作贡品。在的葵扇除一般加工扇凉用外,成品已工艺品化,在扇面上有用电烙山水图画,用彩色丝剌绣动物、花鸟;在扇柄上有用竹、骨、象牙等镶嵌;扇边有单色单边的,也有彩色五边的。
外海花生饼
外海花生饼是外海历史悠久的小食之一,驰名江门五邑地区,是使用传统制作方法,用精选的花生、优质的白砂糖精制而成。绝对不含防腐剂和色素,是健康的绿色食物,在常温下可保质约十天。它入口松化、香甜适中、食后齿夹留香。可随意吃,也可作煎糯米薄饼、汤圆馅,令人回味无穷,作茶艺小食更佳。是馈赠亲友、团圆喜庆的最佳食品。
榴花牌白糖
榴花牌白糖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以颗粒均匀洁白、质地优良著称。
三桁瓦菜刀
三桁瓦菜刀是江门市区的传统产品,过去用人工锻造,以其钢质优良,加工工艺精湛而见称,如今已发展成大厂,除生产各种型号菜刀外,还生产不锈钢厨具系列等。
水口腐乳
水口腐乳是开平市水口镇特产,历史悠久。它是用豆腐作原料,经过发酵、加盐、加料等工序制成。特点是酥化、咸度适中,香味诱人,是佐餐的极好小菜,也可以作为烧菜佐料,使烧出来的菜味更加可口。
剑花
鹤山雅瑶镇清溪乡是有名的剑花之乡。由于剑花有清热解暑、滋润的作用,可鲜食,可晒干,一般用来煲猪骨汤。每年七、八月是收花季节,大量供应上市。
荷塘冲菜
荷塘冲菜是江门市荷塘镇的著名特产,由于制作工艺独特,咸淡适度,味甘香甜,爽脆可口,价廉物美,广受市民欢迎,远销海内外。
白石韭黄
白石韭菜是江门白石的传统土特产,由于种植韭菜、韭黄的技术非常讲究,生产出的韭菜鲜嫩金黄,每次上市都成抢手货,广受消费者欢迎。
开平马冈鹅
马冈鹅是开平马岗有名的土特产,已有百多年的饲养史。马岗鹅早熟易养,肉质鲜嫩,个体重达10多斤。
恩平濑粉
恩平市北部地区以濑粉为主食。濑粉,吃来易,做来难。从选料到制作,工序颇为复杂,而且必须合数户之人力始能制作。合格粉团制作的粉条,无继粉,入口软、纫、爽、滑。不合格者,入口硬、涩、糊,失去濑粉的独特风味。
镇濠泥鸡
主要在开平市水口镇联竹乡镇濠、茂竹两村制作泥鸡。每到农历年关,来自鹤山、台山、恩平、新会等地的商贩们便驾车来采购泥鸡,作年货销售。
古井烧鹅
古井烧鹅是新会的驰名特产,具有皮脆汁美、肉香甘甜的特点,深受食客喜爱。据说,古井烧鹅是用南宋宫廷秘方制作的。
上南烧肉
鹤山市个有着古老文化的城市,其中上南村的烧肉就有着悠久历史,上南村烧制猪肉的商家仅存3家,猪选择的是本地土养的1年猪。很多本地及南海,番禺,顺德等吃客赶大早来到村里的市场抢购。
公路
江门港
2021年,全年水陆货运量18568万吨,比上年增长3.6%;货运周转量157.17亿吨公里,下降0.6%。水陆客运量1360万人,下降73.5%;客运周转量9.88亿人公里,下降70.2%。港口货物吞吐量10510万吨,下降1.8%。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4.52亿元(2020年不变价),可比增长30.7%;电信业务总量56.87亿元(2020年不变价),可比增长26.1%。年末电话总用户639.3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47.6万户,固定电话用户91.7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175.2万户。年末移动基站3.7万个,其中,5G基站0.53万个,4G基站2.2万个。
2021年,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8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3公里,一级公路956公里。公路密度103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铁路运营里程220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04.64万辆,增长8.7%,其中私人汽车95.30万辆,增长8.7%。年末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47万辆,增长61.3%。摩托车保有量143.37万辆,增长0.7%。挂车7653辆,增长11.7%。年末拥有民用运输机动船340艘。[6]
国道 | 240国道 | 325国道 | |
高速公路 | 沈海高速公路(G15) | 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G94) | 深岑高速公路(G25) |
广中江高速公路(S6) | 广东西部沿海高速(S32) | 佛江高速公路(S45) | |
深罗高速公路(S26) | 高恩高速公路(GS13) |
铁路
江门现建有广珠城轨江门支线,从新会站乘坐城轨快车20分钟可到广州南站,从江门站乘坐城轨慢车40分钟——1小时可到广州南站。全市高速高路通车里程达约400多公里,与其它珠三角城市都可在1小时内到达。途经江门的广珠铁路在2011年底开通,2013年在建的有江门至恩平的城轨、粤西高速铁路、开平至台山城轨,珠海至台山城轨、广佛江珠城轨等多条铁路轨道。佛江高速公路也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
铁路线路 | 广珠城际铁路 | 深茂铁路 | 江恩城际轻轨(规划) | |
火车站 | 江门站 | 江门东站 | 新会站 | 双水镇站 |
恩平站 | 开平南站 | 台山站 |
水运
水运有江门港、新会港、台山港等多个大型江海港口。其中台山铜鼓港可达30万吨级港口。
2017年全年水陆货运量14975万吨,比上年增长6.5%;货运周转量186.62亿吨千米,增长10.1%。水陆客运量9606万人,下降1.4%;客运周转量61.10亿人千米,增长0.8%。港口货物吞吐量8267万吨,增长4.4%。
航空
江门规划或在建机场有恩平通用机场等
公共交通
截至2016年,江门全市现有营运公交车1274辆(其中LNG清洁能源公交车437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59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52辆,纯电动公交车334辆),公交线路228条。
国道 | 240国道 | 325国道 | |
高速公路 | 沈海高速公路(G15) | 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G94) | 深岑高速公路(G25) |
广中江高速公路(S6) | 广东西部沿海高速(S32) | 佛江高速公路(S45) | |
深罗高速公路(S26) | 高恩高速公路(GS13) |
铁路线路 | 广珠城际铁路 | 深茂铁路 | 江恩城际轻轨(规划) | |
火车站 | 江门站 | 江门东站 | 新会站 | 双水镇站 |
恩平站 | 开平南站 | 台山站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全年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招生4.31万人,在校学生10.41万人,毕业生2.39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20万人,在校学生3.25万人,毕业生1.0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94万人,在校学生8.49万人,毕业生2.71万人。初中招生5.40万人,在校学生15.20万人,毕业生4.78万人。小学招生6.02万人,在校学生36.01万人,毕业生5.64万人。幼儿园入园儿童5.47万人,在园幼儿15.8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9.17%,高中升学率96.30%。
2021年,全年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19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6家,市(县)属科学研究开发机构15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96件;专利授权量21272件,其中,发明专利964件,实用新型12827件,外观设计7481件。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数22.26万人,比上年增加8326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9.18万人,增加4750人。[6]
高等教育
创立时间 | ||
五邑大学 | 1985 | 全日制本科综合性大学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 1984年 |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 2009年 | 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 |
中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 | 小学教育 |
江门市第一中学 | 江门市范罗冈小学 |
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 江门市北苑小学 |
江门市礼乐中学 | 江门市江华小学 |
江门市培英高中 | 江门市紫茶小学 |
江门市棠下中学 | 北郊小学 |
江门市第十一中学 | 滘头小学 |
江门市怡福中学 | 华兴小学 |
江门市景贤中学 | 江门市美景小学 |
江门市培英中学 | 爱民小学 |
江门市第二中学 | 培英小学 |
江门市华侨中学 | 启明小学 |
江门市第八中学 | 发展小学 |
江门市外海中学 | 滘北小学 |
江门市第九中学 | 江南小学 |
江门实验中学 | 江门市华兴小学 |
江门环市中学 | 甘光仪小学 |
江门市港口中学 | 江门市农林小学 |
江门市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初中部 | 紫沙小学 |
江门市实验小学 | |
江门市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 |
创立时间 | ||
五邑大学 | 1985 | 全日制本科综合性大学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 1984年 |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 2009年 | 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