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关镇

青木关镇

人口 33797人(2017年)
中文名 青木关镇
车牌代码 渝A
地理位置 重庆市沙坪坝西部
下辖地区 2个社区和5个村
机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023
目录导航

概况

重庆市沙坪坝区辖镇。位于区境西北部。面积32.2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3797人(2017年)。辖2个社区、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青东路29号。缙云山脉和梁滩河之间的槽谷地带,多系浅丘平坝,海拔高度195米-669米之间,平均海拔高度225米。渝遂高速公路、外环高速公路在镇区交汇,碚青公路、319国道贯境。有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沿革

镇因驻地而得名。因为两山形成险要的隘口,山林葱绿而得名。一说,原名“清母关”,相传明朝末年,此关口一带有大蟒为患,一母在此被蟒吞食,其子清查访母下落,知母被害,奋勇斩蟒除害而得名;后谐音为“青木”。1930年建青木乡。1950年属北碚市第五区,1953年划归巴县第四区,1954年建青木关镇,1969年改青木关公社,1972年改青木关镇,1995年3月由巴县划入沙坪坝区。1996年,面积32.3平方千米,人口2.4万余人,辖管家桥、石碾桥、青木湖、四楞碑、关口5个行政村和以序数命名的3个居委会。

【邮编】401334【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500106104:~001 121青云街居委会 ~002 121新青路居委会 ~200 220管家桥村 ~201 220石碾桥村 ~202 121青木湖村 ~203 220四楞碑村 ~204 122关口村[1]

乡镇概况

地理位置

青木关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青凤工业园区、商贸区初具规模,镇内文化、教育、医疗、通讯、交通、供水、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交通便捷。319国道横贯全镇,湘渝线回龙坝火车站、国家渝怀铁路西南编组站距该镇仅10余公里,即将开工建设的渝隧高速公路、重庆外环高速公路将在青木关镇交汇。

高速公路

镇政府驻地在319国道2639千米+300米处,距沙坪坝区政府驻地33千米,距璧山区城区12千米,距北碚区政府驻地22千米,距北碚嘉陵江码头26千米,距回龙坝火车站16千米,距西南铁路物流中心(西南铁路编组站)16千米,距重庆西部新城(大学城)6千米,距重庆西永微电子工业园12千米。 渝遂高速公路、外环高速公路在镇区交汇,碚青公路、319国道横贯其中,实现了通邮、通电、通程控电话、通公路、通天然气。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5979
13252
12727
家庭户户数 7971
家庭户总人口(总) 24504
家庭户男 12297
家庭户女 12207
0-14岁(总) 4548
0-14岁男 2303
0-14岁女 2245
15-64岁(总) 19371
15-64岁男 10023
15-64岁女 9348
65岁及以上(总) 2060
65岁及以上男 926
65岁及以上女 113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531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33797人。

科技产业

总人口 25979
13252
12727
家庭户户数 7971
家庭户总人口(总) 24504
家庭户男 12297
家庭户女 12207
0-14岁(总) 4548
0-14岁男 2303
0-14岁女 2245
15-64岁(总) 19371
15-64岁男 10023
15-64岁女 9348
65岁及以上(总) 2060
65岁及以上男 926
65岁及以上女 113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531

季风气候

青木关中学、巴师附小和即将落户的重庆市计算机管理学校是青木关镇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丰富了她浓郁的文化底蕴。

青木关中心医院引进先进的设备,精良的技术,达到了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的水平,在沙坪坝区西部九镇中首屈一指。青木关镇自然资源丰富,有500公顷珍贵树种丝栗的“联庆森林”,有水域面积20公顷的“青木湖”,有日涌量达3500立方米、水温36.2摄氏度、富含氟、硼、硅、锶、硫的“疗养热矿泉”,有储量多达50亿吨的优质石灰岩矿石。

青木关镇工业基础雄厚,以摩托车、汽车配件为主导产业,有建筑、建材、有色金属铸造、表面出理、纺织业等企业128家,各类技术型从业人员18932人,其中在乡镇企业的有6000人。

历史文化

青木关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以温暖湿润天气为主,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360天,年降雨量1100—1300mm。最高海拔高度669米,最低海拔高度195米,平均海拔高度225米。 青木关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西北部,地处缙云山脉和梁滩河之间的槽谷地带,多系浅丘平坝。

资源优势

青木关镇,历史悠久,是沙坪坝区政府命名的“农民文学之乡”。“石老翁”“三堆石”“果老坡”“蟒蛇洞”“石壁血书”……述说着那神秘的传说;“立夫亭”“耘音台”“青年远征缅甸的血誓”“民国教育部”……平添抗战的文化底蕴。

青木关镇历史就形成了璧山、北碚、九龙坡的金三角物资集散中心,镇党委政府将以青木关发展区为载体,开拓创新,强抓机遇,将青木关镇建设成为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的商贸副中心,建设一座新兴工业城!

词条图册

青木关镇资源优势多。青木关镇处于重庆市唯一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中,有500公顷的珍贵树种丝栗森林—“联庆森林”和20公顷的“青木湖”,有日自涌量达3500立方米、水温36.2℃、富含氟、硼、硅、锶、硫的“疗养热矿泉”。有天然水库2个,总储水量120万立方米。有储存量巨大的高品位的碳酸钙矿石资源。 青木关镇是重庆市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重庆市的百镇工程建设重点镇,是沙坪坝区政府命名的“农民文学之乡”。

镇内文化、教育、医疗、通讯、供水、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较为齐备,功能比较完善。有容量10万千伏安青木关变电站,有供水能力为6000立方米/日的青木关水厂,有利民天然气公司,有青木关镇中心小学和巴师附小、青木关镇中学和市区重点学校——青木关中学。 青木关镇有常住人口25000人,流动人口10000人。辖5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镇区面积2.5平方千米。 青木关镇乡镇企业行业以机械加工的摩托车、汽车配件为主导产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