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乃近神经系统药物> 解热镇痛药 > 吡唑酮类药
化学结构式化学名称:[(1.5-二甲基-2-苯基-3-氧代-2,3-二氢-1H-吡唑-4-基)甲氨基]甲烷磺酸钠盐-水合物。
分子式:C13H16N3NaO4S·H2O
分子量:351.36
1.片剂:0.25g,0.5g;
2.注射剂:0.25g(1ml),0.5g(2ml);
3.滴鼻液:20%,0.2g(2ml);
4.滴剂:0.2g(1ml),10-20%溶液。
安乃近为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易溶于水作用较快,可供注射用。其解热和镇痛作用较氨基比林快而强。具有较显著的解热作用及较强的镇痛作用,解热作用为氨基比林的3倍,镇痛作用与氨基比林相似。安乃近还有较强的抗风湿作用,且胃肠道刺激作用小,但可引起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口服吸收完全,于2h内达血药浓度峰值。注射给药可迅速起效。半衰期约1~4h。 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主要用于急性高热时的紧急退热,亦用于头痛、偏头痛、肌肉痛、风湿性神经痛、牙痛、关节痛及月经痛等。安乃近还可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但因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已很少在风湿性疾病中应用。
1.对安乃近或吡唑酮类过敏者、孕妇、哺乳者,有血液病史者禁用;
2.不宜用于穴位注射,特别禁用于关节部位的穴位注射。
1. 不得与任何其它药物混合注射。
2. 安乃近一般不作首选用药,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
3. 注射给药时偶致大汗淋漓,发生虚脱症状,须注意观察、处理,并应严格控制剂量。
4.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一旦发生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老年人和儿童、肝肾功能障碍者、卟啉症患者。
6.安乃近不得长期使用。
7.肌肉注射可致局部肌肉萎缩及糜烂,现已不用。
1.血液学: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约为1.1%,呈急性起病,重者有致命危险。亦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皮肤:可引起荨麻疹、药疹、渗出性红斑等过敏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及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甚至导致死亡。
3.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及疼痛,数天后才消退。大剂量肌注可使注射局部产生严重的大面积无菌性坏死,使患者产生毒血症甚至死亡。
4.个别病例用药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5.肌注时,有些患者可出现大汗、胸闷、血压骤降,以致虚脱。
6.穴位注射可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功能障碍等。
7.安乃近还可导致嗜睡、倦怠、头痛、恶心、呕吐、口腔干燥、尿液变色、支气管痉挛、寻常性天疱疮等不良反应。
1.成人0.5g,每天3次。儿童每次8-10mg/kg,必要时重复。
2.滴鼻:小儿退热常以10%~20%溶液滴鼻,5岁以下1次每鼻孔1~2滴;5岁以上适当加量。
3.肌内注射:成人深部臀肌内注射,每次0.25~0.5g。儿童每次5~10mg/kg。
1.安乃近与醋硝香豆素、茴印二酮、双香豆素、苯茚二酮、华法林、依替贝肽、达那帕罗、低分子量肝素合用时,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2.与钙通道阻滞药合用时,胃肠道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3.与阿仑磷酸钠合用时,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增加,故合用时应谨慎。
4.安乃近与酮咯酸合用时,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可能出现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出血和(或)穿孔。
5.安乃近可增加环孢素中毒的危险性,合用时可能出现肾功能障碍、胆汁淤积、感觉异常等。
6.安乃近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清除率,导致甲氨蝶呤中毒,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中毒性肾损害、黏膜溃疡形成等不良反应。
7.与锂剂合用时,锂的清除率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可能导致锂中毒的症状。
8.安乃近与氧氟沙氟沙氟沙星、左氟沙星合用时,可抑制γ-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使癫痫发作的危险性增加。
9.安乃近可干扰前列腺素的生成,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β-肾上腺受体阻滞药的降压作用和利钠作用降低。
10.与袢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合用时,利尿剂的利尿和降压作用降低。
11.与保钾利尿药合用时,后者的利尿作用降低,可能出现高钾血症,也可能引起中毒性肾损害。
12.与磺脲类合用时,磺脲类的代谢受到抑制,出现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
13.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能引起肾衰竭,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安乃近可引起虚脱,过敏性皮炎,骨髓抑制等,肌注可引起肌肉萎缩及局部糜烂,偶有过敏性休克,故针剂现已不用,常使用滴鼻剂。安乃近解热作用显著、镇痛作用强、作用出现快、但副作用太多,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安乃近(诺瓦经、罗瓦尔精)为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的化合物,有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作为解热镇痛药用。急性致死量为5~10g。本药中毒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及肝、肾功能损害,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表现如下:
1.皮肤皮疹、荨麻疹,甚至发生出血性皮疹、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剥脱性皮炎等。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可产生肌肉挛缩和关节障碍。
2.消化道 可有腹痛、腹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上消化道出血。
3.肝、肾脏 可有黄疸、转氨酶升高;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等。
4.血液系统 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
安乃近中毒的治疗要点为:
催吐、洗胃及导泻及相应治疗措施:
1.皮肤病变,可予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
2.上消化道出血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应给予止血剂、胃黏膜保护剂、制酸剂等。
3.肝肾功能损害,采取保护肝、肾功能治疗。
4.血液系统改变,可给予升白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
5.对症、支持治疗:止痛、消炎、控制感染等。
2021年11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注销汞溴红溶液等34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2021年第132号)》通告。《公告》注销了汞溴红溶液等34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安乃近片”也在注销名单内。[1][2]
(1)取本品约20mg,加稀盐酸1ml溶解后,加次氯酸钠试液2滴,产生瞬即消失的蓝色,加热煮沸后变成黄色。
(2)取本品约0.1g,置试管中,加水1.5ml和稀盐酸1.5ml溶解后,试管口覆盖一张用碘酸钾0.1g溶于淀粉指示液10ml润湿的滤纸,缓缓加热滤纸变蓝色,取下滤纸继续加热,用玻璃棒蘸取1滴变色酸硫酸溶液(1→100),置试管口,10分钟内,玻璃棒上的试剂显蓝紫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159图)一致。
(4)本品显钠盐的火焰反应(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