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三月三(4)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区境属象郡地。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今区境属南越国地。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区境东属领方县,西属增食县地,隶郁林郡。
三国属吴。元兴元年(264年),领方县、增食县分别改为临浦县、怀安县,今区境分属郁林郡的临浦、怀安县地。
晋太康年间(280-289年)临浦、怀安县分别复称领方、增食县。今区境分属郁林郡的增食、领方县地。东晋大兴元年(318年)置晋兴县,属晋兴郡,增食县改为增翊县,今区境分属晋兴郡的晋兴县和郁林郡的增翊、领方县地。
南朝属晋兴郡增翊、晋兴县和领方郡领方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领方郡,领方县属郁林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晋兴县为宣化县,今区境分属郁林郡的宣化、领方县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领方县地设止戈等7个县。武德五年析宣化县置晋兴县、朗宁县。今区境分属朗宁、晋兴、止戈等县地,隶邕州。
五代属南汉。分属朗宁、晋兴、止戈县地,隶邕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朗宁县,改为永宁乡,并入宣化县;晋兴县改为乐昌县;废止戈县,改为止戈乡,并入上林县。隶邕州。同年,撤封陵县并入武缘县。景祐二年(1035年)撤乐昌县并入武缘县,武缘县治所移到原乐昌县葛圩苏村(今双桥乡苏宫村板苏屯),今区境始为武缘县地。治平四年(1067年)拨上林县止戈乡和宣化县永宁乡入武缘县。县治仍在今双桥乡苏宫村板苏屯,隶邕州。
元属武缘县地,隶南宁路。
武鸣区城建(11)明洪武元年(1368年),武缘县治所由葛圩苏村移至今县城。明正德六年(1511年)七月在今区境两江乡东北一带置凤化县,嘉靖七年(1528年)凤化县治移到上林县三里。今区境仍属武缘县地,初隶南宁府,隆庆六年(1572年)隶新宁州,万历五年(1577年)十月改隶思恩府。
清属武缘县地,隶思恩府。
民国元年(1912年)撤思恩府,县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崇尚武功,意“以武而鸣于天下“,将武缘县更名为武鸣县,随后又升为武鸣府。民国2年(1913年)6月,复称武鸣县,隶属邕南道,民国3年(1914年)6月邕南道改名南宁道。民国15年(1926年)6月废除道制,武鸣区直隶广西省政府。民国19年(1930年),属宾阳民团区。民国21年(1932年)改属南宁民团区,区治武鸣。民国23年(1934年)属南宁行政督察区。民国28年(1939年)2月属武鸣行政督察区,区治武鸣。民国29年(1940年)4月属广西省第八区。民国31(1942年)年3月并区,划归广西省第四区,区治南宁。民国37年(1948年)改属广西省第十一区,区治武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0月成立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49年12月3日武鸣解放。县名仍为武鸣县,县治不变,属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50年属武鸣专区。1951年1月,划属南宁专区。8月,改属宾阳专区。1952年4月,改属邕宁专区;12月,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属桂西壮族自治州。1957年12月,改属邕宁专区。1958年,属南宁专区;12月与隆安县合并,称为武隆县,县治在武鸣城厢镇。次年5月两县复分,武鸣县属南宁专区辖。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武鸣县划归南宁市管辖。
2015年,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武鸣县,设立南宁市武鸣区,以原武鸣区的行政区域为武鸣区的行政区域,武鸣区人民政府驻城厢镇兴武大道245号。
2016年5月27日,南宁市武鸣区正式挂牌成立。[8]
武鸣区行政区划图1996年,武鸣辖11个镇、5个乡:城厢镇、城东镇、罗波镇、陆斡镇、锣圩镇、太平镇、双桥镇、宁武镇、仙湖镇、府城镇、两江镇、灵马乡、马头乡、甘圩乡、玉泉乡、上江乡。区政府驻城厢镇。
2000年6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甘圩、灵马、马头等3个乡改为镇建制,各乡改镇后原辖行政区域不变。
2003年末,武鸣辖14个镇、2个乡:城厢镇、城东镇、双桥镇、罗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太平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上江乡、玉泉乡;以及武鸣伊岭经济技术开发区。[9]
2005年6月25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通知》:撤销城东镇建制,城东镇整体并入城厢镇,扩大城厢镇的管辖范围。撤销上江乡建制,整体并入太平镇,扩大太平镇的管辖范围。撤销玉泉乡建制,整体并入锣圩镇,扩大锣圩镇的管辖范围。
截至2021年,武鸣区下辖13 个镇、1个投资区。[10]
13个镇:城厢镇、双桥镇、罗波镇、两江镇、马头镇、陆斡镇、太平镇、甘圩镇、宁武镇、锣圩镇、仙湖镇、府城镇、灵马镇。
1个投资区:南宁华侨投资区。[10]
武鸣区(3)武鸣区位于南宁市北部,地跨北纬 22° 59′ 58″~ 23° 33′ 16″、 东经 107° 49′ 26″~ 108° 37′ 22″之间,,与上林县、宾阳县、邕宁县毗连,西和西南与隆安县、平果县交界,北接马山县,南邻南宁市区。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1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7公里。武鸣区总面积3378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1.4%。
武鸣区地层出露以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三系分布较广,下奥陶统、白垩系次之。总厚度15158—17961米。东部大明山连绵高耸,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并延伸向东北、东南,朝着武鸣河谷呈扇状分布,构成环绕北、东、南三面的马蹄形高丘陵、山地。西北部高土坡连绵,西南部为石灰岩群峰,中部是丘陵、岗地、平原相间交错,呈小盆地。武鸣区山地2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7%,平地702平方公里,占20.9%,丘陵2139平方公里占63.5%,其他298平方公里,占8.9%。
武鸣区(3)武鸣区内大小河流138条,东南部的马定河、西云江、延河等直接流经邕宁县或南宁市城北、永新区直注入邕江,其他水系主要河流有:武鸣河干流,自城区流经宁武注入右江,境内长133千米,流入武鸣河干流而且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主要有:城区西面的西江河及其上游小支流的仙湖河、府城河、元霄河、两江河、城区东部的香山河及其上游小支流的马头河、小陆河、苞桥河等20条。武鸣河干流从南往北的支流呈扇形连接。境内武鸣河流域面积310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9.40立方米每秒,年均径流总量25.68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79.60立方米每秒,最大径流量2840立方米每秒,最小径流量7立方米每秒。
武鸣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易旱,冬季温暖少雨,偶有霜雪。年平均气温21.7℃,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8.6℃,极端最高气温40.7℃;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12.8℃;极端最低气温-0.8℃。自区西南向东北,常年温度递减1-2℃。大明山上和山脚温差达7-10℃。境内年降雨量1100-1700毫米,呈东北向西南递减,南北差300-500毫米,东北部多有暴雨。但也有寒、旱、涝、风、雹、冰、霜等灾害天气。
武鸣区武鸣区土地总面积3388.99平方千米,其中丘陵占63.50%。2014年年末耕地面积11.69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28万公顷,旱地8.42万公顷;林地面积11.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22%。
五海桥武鸣区水资源有地表水、地下水,年均总蕴藏量31.4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主要是138条大小河流,多年径流深度平均约600毫米,年均蕴藏量27.2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蕴藏量4.13亿立方米。每年可利用水量17.7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44亿立方米,地下水2.2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5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30万千瓦,已开发7000千瓦。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贫乏的缺水区域主要有白合华侨农场,灵马镇的三民、三合、高楼,双桥镇伏林,锣圩镇板新,甘圩镇赖坡,城东镇平等、串钱,太平镇新联,罗波镇天马等旱片面积约4800公顷。县城供水的水资源是地下水表露的灵水,最枯流量4立方米每秒。
武鸣区勘探发现的主要矿种有铜、锰、钨、金、铁、煤、铅、锌、锑、镍、钴、铝等20余种。其中:铜矿,分布于两江镇的大明山,已探明10条矿带,总蕴藏量2600万吨,占广西总蕴藏量30%,品位0.97%~13%;钨矿,分布在两江镇的七凤、石高、大明、河里4个矿段,C级储量5332万吨;锰矿,分布于双桥、太平、甘圩、两江,蕴藏量119.80万吨,多为表土浅层储藏;金矿,民国年间马头至天马一带、灵马境内有民间零星开采。
下渌村全景武鸣区境光热充足,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夏湿冬干,适合植物生长,草木经冬而不枯,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物初步调查有100科、1700种和变种,在天然森林植被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杪椤、福建柏、白豆杉、金综李、枧木、格木、紫荆木、小叶红豆、鹅掌楸、苏木、香木莲、海南粗榧、长苞铁杉、大明山松、穗花杉、紫茎等。分布最广的用材类是马尾松、湿地松、杉木、桉树、竹。2014年果树树种主要有香蕉、龙眼、荔枝、芒果、李、桃、扁桃、板栗、柑、橙、阳桃、番桃等,水果总面积3.02万公顷,其中香蕉、龙眼属大宗水果,种植面积分别为1.61万公顷、5956公顷,分别占水果总面积53.31%、19.72%。林果树种有橄榄、乌榄等,林用中药有砂仁、何首乌、七莪、柴胡、生地、杜仲、茯苓、天冬等等。
武鸣区野生动物有42科65属83种,哺乳动物如苏门羚、野猪、猴类、灵猫、金猫、狸类、野兔、獭类;鸟类动物如斑冠犀鸟、斑鸠、燕子、猫头鹰、啄木鸟等;两栖爬行类如青蛙、蟾蜍、乌龟、鳖、山瑞、蛇类等;昆虫类如蜂、蝶、蜻蜓、螳螂、蜈蚣等;水生动物如鱼类、黄鳝、泥鳅、团头鲂、虾、蚌、螺等,还引进罗非鱼、露斯塔野鲮、罗氏召虾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主要有:猴面鹰、熊猴、叶猴、金丝猴、短尾猴、猕猴、眼镜蛇、金(银)环蛇、蟒、水獭、旱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河鹿、鬣羚、白鹇、原鸡、蛤蚧、果子狸、穿山甲、猫头鹰、斑冠犀鸟、山瑞、夜莺、家燕、长尾雉等品种。
人口
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2.31万人,比上年增加7381人,增长1.0%,其中城镇人口21.58万人,比上年增加2521人,增长1.2%;乡村人口50.72万人,比上年增加4860人,增长1.0%。城区人口出生率15.8‰,比上年下降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5‰,比上年下降19.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1.3‰,比上年提高12.4个千分点。
201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7.78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增长1.0%。城镇化率44.8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鸣区常住人口为683826人。[11]
民族
武鸣区有32个民族,以壮族为主,汉族其次,瑶族居三。壮族人口分布13个镇,汉族主要分布在灵马、府城、城厢、陆斡、两江、仙湖等镇及华侨农场、东风农场,瑶族主要分布在城厢、灵马、两江等镇。2014年武鸣县壮族人口约60.27万人,占总人口86%。
2019年,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03.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4.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289元,比上年增长3.6%。分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4.11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69.95亿元,比上年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109.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
武鸣区农业(2)武鸣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耕地面积10万公顷,盛产水稻、玉米、黄豆、花生、甘蔗、木薯、水果以及蔬菜等农作物产品,畜禽、渔业也同步发展。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大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区、广西蔗糖生产基地区及广西木薯生产基地区。
农业是武鸣区的重要经济,解放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民国32年(1943年),武鸣区粮食产量为10296.4万斤,消费13092.6万斤,尚不足2796.2万斤。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1957年,武鸣区粮食总产量达9613.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58.3%;农业总产值4950万元,比1949年增长63%。1990年粮食总产量25970.4万公斤,比1972年增长31%,农业总产值23155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占67.02%、林业占2.19%、牧业占19.83%、副业占9.09%、渔业占1.87%。
2019年武鸣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92.6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种植业产值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林业产值7.39亿元,比上年下降2.4%;牧业产值33.13亿元,比上年下降22.6%;渔业产值完成4.7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农林牧渔及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4.1%:3.8%:17.2%:2.5%。
201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5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6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9%,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2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0%;油料种植面积1.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1%。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6.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其中蔬菜种植面积6.1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9%。各类经济作物(含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62.0 %,全年粮食作物和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为1∶1.63。
2019年粮食总产量33.17万吨,比上年减少0.65万吨,下降1.9%,其中谷物产量0.46万吨,比上年下降1.5%;糖料蔗产量183.96万吨,比上年下降1.8%;木薯产量(折干)3.36万吨,比上年下降23%;蔬菜产量158.95万吨,比上年增长5.2%;花生产量4.59万吨,比上年增长3.6%;园林水果产量146.43万吨,比上年增长30.1%。
2019年肉类产量12.02万吨,比上年下降27.5%,其中,猪肉产量6.39万吨,比上年下降42.5%;全年生猪出栏83.6万头,比上年下降42.3%;生猪存栏17.74万头,比上年下降80.3%;禽蛋产量1.4万吨,比上年增长10.7%;牛奶产量0.05万吨,比上年下降48.3%;水产品产量3.76万吨,比上年增长3.5%。
2019年全社会木材采伐量102.6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造林面积1193.4公顷,比上年下降10.5%,森林抚育面积6377公顷,比上年下降12.3%。
2019年农村用电量91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1.5%。化肥使用量(折纯)13.25万吨,比上年下降2.8%。有效灌溉面积3.1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4%。
武鸣新貌(5)武鸣区工业发展基础良好,主要产业有制糖、淀粉、建材、造纸、饲料、医药化工、矿产加工等。武鸣区农副土特产品如甘蔗、烤烟、水果及建材和金属矿产铜、钨、锰等资源丰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较充足的生产原料,解放前至解放初期,武鸣区仅有一些手工业作坊,主要是烟丝加工、土法制糖、铁木农具制造、酿酒、纺织、缝纫等。1951年,工业总产值123万元,比1949年增61.84%。1952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2家,产值160万元,
1953-1957年,武鸣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1.8%。1990年,武鸣工业企业2067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3家,集体所有制企业60家,中外合资企业3家,拥有香山糖厂、东江糖厂、卷烟厂、染织厂5个大中型企业,工业行业发展到有食品、饮料、饲料加工、烟草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印刷、电力、机械、建筑材料、缝纫、木材加工、皮革及制品、金属矿采选、冶炼等20多个,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建材、化工、矿产为辅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工业体系。
2019年全城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2%;其中,城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0.1%,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全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其中,城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0%;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4.1%。
2019年城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中,国有企业比上年下降14.1%,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25.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比上年增长3.4%。分轻重工业看,城区本级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较上年增长6.2%,重工业产值较上年增长25.4%。分行业看,从18个行业大类分析来看,有8个行业下降10个行业增长。在18个行业大类中,有10个行业产值同比增长,其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同比增长68.70%,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0.15%;8个行业产值同比下降,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同比下降64.71%,烟草制品业同比下降33.12%。从产品产量来看,在29种产品产量中,有18种产品产量增长,有11种产品产量下降。人造板、饲料、钢结构、商品混凝土等大宗产品产量的增长,是拉动我城区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1-12月份, 29个工业产品中,有18种产品同比增长,占全部产品的62.07%,其中,增长比较大的产品是:钢结构同比增长131.70%、人造板同比增长67.00%、饲料同比增长26.30%、商品混凝土同比增长21.00%;有11种产品同比下降,占全部产品的37.93%,其中,降幅比较大的产品是:蚕丝同比下降81.70%,石灰石同比下降72.00%,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同比下降51.80%。人造板、饲料、钢结构、商品混凝土等大宗产品产量上升明显,这些大宗产品产量增长是拉高我城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的主要根源。
2019年城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利润2.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100.47%,比上年提高1.98个百分点。年末城区本级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80,比上年减少11家,其中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0家。
2019年末,城区本级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7个。全年城区本级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4%。建筑资质企业完成施工产值65.57亿元,比上年下降9.8%。[12]
武鸣区鸟瞰图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城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7% ,其中,城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10%,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在城区固定资产投资中: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6.3%;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72.0%。
2019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9%;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8.5%,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8.1%;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
2019年城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2.39亿元,比上年增长72.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51.24亿元,比上年增长82.1%;办公楼投资0.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14亿元,比上年下降15.3%。商品房施工面积653.5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4.2%;商品房竣工面积115.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9.3%;商品房销售面积123.8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9%;商品房销售额7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国内贸易
2019年,城区本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0.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按消费类型分,批发业营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0.9%,商品零售销售额比上年下降1.0%,餐饮营业额比上年增长1.2%,住宿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2.5%。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2.6%;饮料类比上年增长0.8%;烟酒类比上年下降16.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下降14.9%;化妆品类比上年增长9.8%;日用品类比上年下降5.8%;五金、电料类比上年下降20.2%;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1.5%;书报杂志类比上年增长5.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比上年增长3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下降33.4%;文化办公用品类比上年增长7.1%;家具类比上年增长21.5%;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7.2%;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下降3.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下降18.2%;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比上年下降49.0%;汽车类比上年下降40.2%;其他类比上年增长40.2%。
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2019年,全城区区外境内到位资金5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350万美元。全年共新签正式协议项目15个,合同总投资额55.15亿元,较上年正式签约协议项目增加8个,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旅游、教育、房地产开发及新能源等领域。
2019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91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过夜旅游者平均停留天数1.44天,比上年下降0.6%。国内旅游消费79.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年末全城区拥有3A级旅游景区1个(汉江欢乐谷),4A级旅游景区3个(伊岭岩景区、大明山景区、花花大世界),拥有旅行社14家。
财政、金融
2019年全城区财政收入32.7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城区本级财政收入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城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5亿元,增长10.8%。城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财政支出中,公共安全支出比上年下降4.7%,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14.0%,科技支出比上年下降3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上年增长26.5%,卫生健康支出比上年增长4.2%,节能环保支出比上年下降39.8%,城乡社区支出比上年增长34.8%。
2019年末共有金融机构9家,营业网点79个。年末城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12]
武鸣使用的语言绝大多数为壮语,约60万人,约4万人讲新民话(客家话的一种)和横塘话(平话的一种)等汉语方言(主要分布于灵马镇、陆斡镇、府城镇),其余讲各种区境外来的方言。老壮文是1953年苏联语言专家应邀来到武鸣区双桥镇以当地壮话为基础,以拉丁字母为载体创造的文字。新壮文为改革开放后完全以拉丁字母创造了的一套文字系统,沿用至今。
另外,武鸣城区和府城镇有数千人说“军话”,当地亦称“街上话”。壮话把这种语言叫vahgun(详情见陆天桥著论文《广西“军话”及“军人”考》)[1],即“军话”,说这种话的人叫buxgun,即“军人”,“说汉语”叫gangjgun,即“讲军”(不包括普通话、南宁白话等)。这种方言与北边的桂林话和柳州话以及各地的“桂柳话”不一样,它有5个调并保留了很多古入声韵尾,如ngotiknilianggjok“我踢你两脚”,桂柳话一般是ngotiniliangtsjo(或gjo)。外来移民基本上说桂柳话,但它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普通话是很多幼儿和青少年的社交和家庭用语,在很多公共场所也很流行。
2006年武鸣三月三歌圩开幕式(2)从1985年起,武鸣区连续举办了18届“三月三”歌节。2003年后,武鸣区将“歌节”更名为“歌圩”。2008年,武鸣“三月三”歌圩入选了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武鸣区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武鸣被认为是骆越古国的中心所在地之一,为了保护和传承骆越文化。2010年《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师公舞》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011年,武鸣区将“三月三“歌圩活动的主题扩展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2014年1月14日壮族文明重要发祥地、壮族人口占86%的“中国壮乡”广西武鸣区获得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称号。
糕点类:锣圩七心糍粑;马头糯米卷;仙湖糯米饼;凤林糯节糕;双桥芭蕉糕;里建黄金糕。
粉食类:五色糯米饭;爽记鱼生及第粥;绿豆大肉棕;鸭血凉糯粽;红薯粽;毛薯粽;府城榨粉;陆斡猪肝粉肠;甘圩干捞粉;猪脚粉;灵马旱藕粉;田鸡粥、花鱼粥、鸽子粥、黄鳝粥、鸭脚稷红米粥;生菜包;豆蓉糯米饭;瓦煲饭。
肉食类:灵马鲶鱼;高峰界牌柠檬鸭;府城白斩狗肉;两江八宝鱼生片;锣圩爆炒羊肉;兰刀生鱼;天马带鱼;玉泉白斩鸡;上江土鸡;锣圩梅菜扣肉;灵源叉烧;里建炸鼠;南乳狗扣;手撕牛肉。
小吃类:扯扯糖;七寸猪龙供;双桥酸嘢;新科芒果馍;麻辣牛杂;小东街紫苏炒田螺;米粉饺;木薯馍;油炸糯米圆;油炸韭菜糯米馍;椒盐鸭下巴。
武鸣交通武鸣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是大西南陆路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境内210国道及20323、20321省道、兰海高速公路(G72),北往贵州、重庆、南到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2017年12月23日,开建的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在武鸣设南宁北站,预计2023年12月通车。[13]
2019年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总46183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7%。公路旅客运输周转39524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7%,客货运输总周转量46579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6%。
武鸣高中1990年,武鸣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588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92人,中级1084人,助师级和员级4071人。
2014年,武鸣区申报自治区、市、区科技项目66项(自治区科技项目4项、南宁市科技项目25项、区本级科技项目37项)。获自治区立项2项,经费支持70万元;市级立项14项,经费支持316万元;区本级立项28项,经费350万元。引进农作物新品种92个,示范推广优良品种24个,良种覆盖率99%以上。推广农业先进技术18项,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率98%。加强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有15家企业拥有自主发明专利,5家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2家,南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有健丰牌、古府牌(东江糖厂)等获广西著名商标7个,广西名牌产品3个。举办科技培训班135期,培训2.80万人次。
明代建有学宫、书院和社学,民间办有私学。1950年,武鸣区小学校有639所(含教学点,下同),在校生22392人;中学5所,在校生1338人。
2014年,武鸣区有幼儿园244所,在园幼儿2.20万人;小学138所(社会办学1所),在校生3.46万人;初中20所,在校生1.82万人;高中5所,在校生98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6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954人。教职工5320人,其中专任教师5059人,职工261人。完成“民生幸福工程”教育惠民主要任务,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职业教育毕业生初次推荐就业率96%目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覆盖率占在校寄宿生的55%,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发放覆盖率占在校生33%;完成贫困大学新生上学路费、短期生活费资助任务。学前教育资助幼儿4719人次、219.58万元。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23416人次1396.07万元;获南宁市初中、小学资助资金54.31万元,资助972人(次)。普通高中免学费36人次、12.07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7033人次、462.65万元;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学费208人次、15.47万元。投入4605万元。投入470万元,完成2013年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建设,为60所学校配备实验教学仪器、图书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装备覆盖率100%。落实教育专项项目单项工程122个(包括区资金食堂、餐厅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1.97万平方米,总建设资金1.96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
2016-2017学年初,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09所,在校学生95150人,专任教师5395人。其中:小学所105(含城西小学),学生36302人,专任教师2366人;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27842人,其中:初中20所,学生17954人,高中6所(含武鸣高中外国语学校),学生9888人,专任教师2054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4940人(其中全日制1317人),专任教师98人;幼儿园176所,在园人数25970人,专任教师84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生96人,专任教师29人。
学校名称 | 创办时间 | 学校类别 | 备注 |
---|---|---|---|
武鸣高中 | 1908年 | 省级重点 | 广西十强高中、全国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 |
广西民族高中 | 2001年 | 省级重点 | 自治区文明社区、南宁市花园式单位和治安管理模范单位 |
武鸣中学 | 1941年 | 省级重点 | 广西绿色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 |
罗波高中 | 1943年 | 普通高中 | 南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无毒学校” |
锣圩高中 | 1937年 | 普通高中 | 南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 |
府城高中 | 1826年 | 普通高中 | 南宁市高考优秀奖、“南宁市高三教学成绩评价一等奖” |
学校名称 | 创办时间 | 学校类别 | 备注 |
---|---|---|---|
武鸣高中 | 1908年 | 省级重点 | 广西十强高中、全国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 |
广西民族高中 | 2001年 | 省级重点 | 自治区文明社区、南宁市花园式单位和治安管理模范单位 |
武鸣中学 | 1941年 | 省级重点 | 广西绿色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 |
罗波高中 | 1943年 | 普通高中 | 南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无毒学校” |
锣圩高中 | 1937年 | 普通高中 | 南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 |
府城高中 | 1826年 | 普通高中 | 南宁市高考优秀奖、“南宁市高三教学成绩评价一等奖” |
2009年,壮族骆垌舞入选南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尼达妮“合唱团应邀参加全国民族民间文化国庆献礼演出,武鸣歌舞剧团《亲亲的中国红》荣获建国六十周年原创歌曲大赛二等奖、《古岳铿锵》荣获全国民族民间歌舞精品展演银奖。成功举办“三月三“歌圩、新创民歌大赛等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太平镇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14年,武鸣区的武鸣体育馆、全民健身馆投入使用,建成1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武鸣区第六届运动会。《壮族三月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壮族“罗波庙会”“壮族四月四”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2014年,武鸣区有医疗卫生单位20家(区直医疗卫生单位7家、中心卫生院5家、普通卫生院8家)。有卫生技术人员3097人(含聘用工1539人),其中区直医疗卫生单位1981人(含聘用工1180人)、镇卫生院1116人(含聘用工359人)、区合管中心47人。有病床2423张(区直医疗卫生单位1494张、镇卫生院929张)。有村卫生所201个,乡村医生387人,村妇幼保健员265人;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15个,营利性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和综合门诊部)149个,合作医疗经办点13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8.06万人,参合率99.92%,缴费4064.20万元,报销医疗费79.78万人次、2.29亿元。人口出生851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70‰。
2019年,城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4元,比上年增加2051元,增长8.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09元,比上年增加2470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3元,比上年增加1546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加快2.4个百分点。[12]
2019年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44.7%;邮政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87.5%。[12]
2014年,武鸣区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举办招聘会13场,181家企业提供岗位1.70万个,达成用工意向679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2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675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1%,控制在3.6%的指标范围内。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65万人,征缴保险费1.41亿元;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9.63万人,征缴保险费1984.73万元;参加失业保险1.89万人,征缴保险费1622.19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90万人,征缴保险费8329.80万元;参加生育保险1.61万人,征缴保险费234.96万元;参加工伤保险2.35万人,征缴保险费437.18万元。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2.86万人,新签、续签劳动合同787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立案70件,结案68件,涉案金额192.15万元。实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收取89家单位的工资保证金1835.55万元,按规定退还63家单位的工资保金968.92万元。
武鸣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旧有八景名区,清代期间,志载八景为:“鸣山叠翠”(大明山)、“伊岭丹炉”(伊岭仙山望仙岩)、“灵水澄清”(灵水)、“凤山太极”(起凤山)、“罗波龙窟”(罗波潭)、“黄道仙岩”(黄道山)、“狮子古迹”(府城镇狮子岩)、“玉印临泉”(陆斡镇覃李村玉印山)。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的建设发展,古八景均有所变异。2014年,武鸣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伊岭岩、大明山、灵水、罗波潭、起凤山、黄道山、三园一河(明秀园、春霞园、秋霞园、西江河)、花花大世界、三十六弄等旅游景区(点),其中伊岭岩、大明山、花花大世界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灵水灵水位于武鸣区南面,又称灵源、灵湖、灵犀水。灵水湖水面总面积2.93万平方米,水深2-3米,水温常年保持23℃左右,冬暖夏凉。[14] | ![]() |
伊岭岩伊岭岩位于城区南部14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7公里,包括伊岭岩、花花大世界、千艺大观(在建中)、仙山院、会谈中心、现代观光农业园、壮民族小康村、甲泉、七十二道门、九洞山等景点。 | ![]() |
西江苑西江苑位于武鸣区城西,包括明秀园、春霞园、秋暇园西江河在三园之间曲折迂回,河面宽约60米,在春霞园至秋暇园区间,河道特别迂回曲折、河水澄清,江岸怪石千姿、植被茂密、树木葱绿、亭榭掩映。石、林之间,水鸟低飞,渔翁静钓,是难得的水域风光闲暇游玩之处。以及把三园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西江河。[15] | ![]() |
文江塔文江塔位于该区南郊渡头村香山河(又称东江)和西江汇流处的武鸣河东岸。文江塔高40米,七层八角。每层有拱门圆窗和其他形状的花格窗共8个。塔基用条石浆砌,楼板以杉木构建。塔身挑檐釉瓦,彩绘浮雕。塔壁夹墙有宽1.5米的螺旋梯共187级,上至塔的顶层。顶层供奉文章之神魁星塑像。说来这座塔还寄托着武鸣古人的一番心愿呢。 | ![]() |
大明山大明山位于武鸣区东北部,距城区50公里,以“雨后明空晴翠“而得名,山体属弧形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绵延长150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山脊线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最高峰,气势雄伟。大明山以春岚、夏瀑、秋云、冬雪四时之景不同,著称于世。 | ![]() |
起凤山起凤山位于武鸣区城东镇夏黄村香山河畔,距区城约7公里,因东西两峰于江边突起,形如双凤展翼腾空而得名。起凤山是武鸣旧八景之一,景区环境幽静,山奇水秀,地杰人灵。山上亭台楼阁、古寺庙宇之中,历代文人墨客游山赋诗、题词刻字举目皆是,尤以山之东峰“太极洞“中清朝阳朔知区王元仁在广西所书三个独体大字之一的巨刻“凤“字为代表,字高达四米,宽三米,素有“太极洞中藏大凤“之美称。 | ![]() |
黄道山黄道山位于武鸣城东镇六联村,在区城北面7公里。传说古时遭人黄野宁在此修炼成仙,后人立观祭祀,山因之而称为“黄道山“,为道教圣地。黄道山在数山环合之中,以一峰独秀,山上草木葱茏,怪石嶙峋,山前有小桥流水,山中有一岩洞,深500米,上下起伏,洞口开阔,上有石刻“振衣岩“、“宜仙洞”等,始祀黄道、户六诸神像神位。1981年经过组织维修、管理以后,游客纷至沓来。 | ![]() |
罗波潭罗波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东部约18公里处。潭水面积约2000平方米,水清冽而宁静,久雨不溢,久旱不涸,冬暖夏凉。潭水最深处达46米。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罗波潭分为头潭、二潭、三潭3个水窝;又因水深不等而划分为三蓝,头潭颜色显深而称深蓝,二潭、三潭颜色较浅而称浅蓝、淡蓝。潭的周围绿树成荫,潭中有石岛,长有树木,树木葱绿,石水相间,仿佛天然水石盆景。潭东北岸有清道光年间思恩知府李彦章所题的”小三山”3个崖刻大字,笔力遒劲,古风犹存。清光绪年间,头潭东岸建有”关岳庙”,俗称”罗波潭庙”,曾被损毁,现已修复,可供上香。[16] | ![]() |
灵水灵水位于武鸣区南面,又称灵源、灵湖、灵犀水。灵水湖水面总面积2.93万平方米,水深2-3米,水温常年保持23℃左右,冬暖夏凉。[14] | ![]() |
伊岭岩伊岭岩位于城区南部14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7公里,包括伊岭岩、花花大世界、千艺大观(在建中)、仙山院、会谈中心、现代观光农业园、壮民族小康村、甲泉、七十二道门、九洞山等景点。 | ![]() |
西江苑西江苑位于武鸣区城西,包括明秀园、春霞园、秋暇园西江河在三园之间曲折迂回,河面宽约60米,在春霞园至秋暇园区间,河道特别迂回曲折、河水澄清,江岸怪石千姿、植被茂密、树木葱绿、亭榭掩映。石、林之间,水鸟低飞,渔翁静钓,是难得的水域风光闲暇游玩之处。以及把三园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西江河。[15] | ![]() |
文江塔文江塔位于该区南郊渡头村香山河(又称东江)和西江汇流处的武鸣河东岸。文江塔高40米,七层八角。每层有拱门圆窗和其他形状的花格窗共8个。塔基用条石浆砌,楼板以杉木构建。塔身挑檐釉瓦,彩绘浮雕。塔壁夹墙有宽1.5米的螺旋梯共187级,上至塔的顶层。顶层供奉文章之神魁星塑像。说来这座塔还寄托着武鸣古人的一番心愿呢。 | ![]() |
大明山大明山位于武鸣区东北部,距城区50公里,以“雨后明空晴翠“而得名,山体属弧形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绵延长150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山脊线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最高峰,气势雄伟。大明山以春岚、夏瀑、秋云、冬雪四时之景不同,著称于世。 | ![]() |
起凤山起凤山位于武鸣区城东镇夏黄村香山河畔,距区城约7公里,因东西两峰于江边突起,形如双凤展翼腾空而得名。起凤山是武鸣旧八景之一,景区环境幽静,山奇水秀,地杰人灵。山上亭台楼阁、古寺庙宇之中,历代文人墨客游山赋诗、题词刻字举目皆是,尤以山之东峰“太极洞“中清朝阳朔知区王元仁在广西所书三个独体大字之一的巨刻“凤“字为代表,字高达四米,宽三米,素有“太极洞中藏大凤“之美称。 | ![]() |
黄道山黄道山位于武鸣城东镇六联村,在区城北面7公里。传说古时遭人黄野宁在此修炼成仙,后人立观祭祀,山因之而称为“黄道山“,为道教圣地。黄道山在数山环合之中,以一峰独秀,山上草木葱茏,怪石嶙峋,山前有小桥流水,山中有一岩洞,深500米,上下起伏,洞口开阔,上有石刻“振衣岩“、“宜仙洞”等,始祀黄道、户六诸神像神位。1981年经过组织维修、管理以后,游客纷至沓来。 | ![]() |
罗波潭罗波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东部约18公里处。潭水面积约2000平方米,水清冽而宁静,久雨不溢,久旱不涸,冬暖夏凉。潭水最深处达46米。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罗波潭分为头潭、二潭、三潭3个水窝;又因水深不等而划分为三蓝,头潭颜色显深而称深蓝,二潭、三潭颜色较浅而称浅蓝、淡蓝。潭的周围绿树成荫,潭中有石岛,长有树木,树木葱绿,石水相间,仿佛天然水石盆景。潭东北岸有清道光年间思恩知府李彦章所题的”小三山”3个崖刻大字,笔力遒劲,古风犹存。清光绪年间,头潭东岸建有”关岳庙”,俗称”罗波潭庙”,曾被损毁,现已修复,可供上香。[16] | ![]() |
陆荣廷,(1859-1928)字干卿,原名亚宋,壮族,广西武鸣区宁武垒雄村人,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首领,当时控制广东、广西、湖南三省。
李璧,(?~1525)字白夫,号琢斋,明代官员、学者,广西武缘(今武鸣)人,壮族,学问渊博,弘治八年(1495)中举,明正德中进士。曾任浙江兰溪区、仁和区教谕。著有《剑门新志》、《名儒录》、《皇明乐谱》、《剑阁集》等书。
刘定逌,号灵溪,广西武缘(今武鸣)区人。相传他自幼聪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清乾隆辛酉(1741年),刘定逌年方20岁就考上了拔贡,乾隆甲子(1744年)又中了解元,乾隆戊辰(1748年)中了进士。入翰林院进修了3年后,担任翰林院编修。
林凤祥,(1825—1855)广西武缘(今武鸣)人,男,太平军北伐名将。壮族。
李开芳,(1811~1855),壮族,广西武缘(今武鸣区两江龙英村大李屯)人,太平军北伐名将。
李静诚,(1867~1944)旧桂系骨干。历任南宁军政府副秘书,龙州、梧州中关统税局长,广西都督府秘书,广西陆军第二师少将参谋长,广西督军署中将参谋长,广东督军署顾问,广西财政厅长等职,分掌刑名、钱粮、文案和交际。1917~1919年,两次出任广西省长。
卢绍武,(1906~1978)又名刘绍武。壮族。广西武鸣人。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宁兵暴。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7军第19师第56团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3军团第5师第13团营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8年病逝。
陆兵,壮族,1944年10月生,武鸣区双桥镇八桥村人,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68年9月广西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现任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甘祥梦(1929-01~1996-02-01) 地方领导人。壮族。武鸣人。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市近郊第二区委土改工作队副队长,中共南宁市第一区委副书记,中共郊区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郊区区长,中共兴宁区委书记处书记,市农业局局长,南宁市副市长,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人民政府特约顾问。是中共第六、七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届自治区人大代表。
张国环,男,壮族,1956年4月生,广西武鸣人,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中央党校领导干部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大学学历,政工师。现任南宁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周氏兄弟——周氏山作、周氏大荒,世界知名美籍华人画家。周氏兄弟(ZhouBrothers)名列全球在世艺术家销售金额排行榜的前10位。
梁徐,(1917~)儿科血液病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广西武鸣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主持血红蛋白病课题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多篇。1992年被聘为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
覃宏才,1926年生,广西武鸣人。壮族。别名博达荣卫,字琥鸣,号乐酉,斋名荷之。大学文化,高中高级教师。民盟宜州市委教育支部主委并先进盟员。中国(全球)覃氏名人之一,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等荣誉,博学研究员。
覃馥兰,女,1940年3月生,广西省武鸣人,壮族。副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在纺织厂从事医疗工作35年,主要研究纺织职业病的防治,任全国纺织系统结核病防治研究协作组广西柳州市常务理事。
石轩萍,女,1943年生,壮族,广西武鸣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会员、广西儿童音乐学会会员、南宁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南宁市电影、戏剧家协会会员。
韦增欣,(1962-)男,广西武鸣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哲学博士,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优化与管理。
卓君,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年度总冠军,2011年受聘广西南宁旅游形象大使。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年轻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