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视图

剖视图

目录导航

简介

剖视图剖视图在机械制图中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简称剖视(图1)。剖视图用于表示机件的内部结构。绘制剖视图时,为了分清机件内部结构的层次,规定在机件上被剖切到的切口部分画出剖面符号。根据制造机件所用的材料,应采用规定的剖面符号。

一般采用平行于投影面的平面剖切。剖切位置选择要得当,首先应通过内部结构的轴线或对称平面以剖出它的实形;其次应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剖切面通过尽量多的内部结构。

当剖切面将机件切为两部分后,移走距观察者近的部分,投影的是距观察者远的部分。它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剖切面与机件接触的切断面,是实体部分;另一项是断面后的可见轮廓线,一般产生于空的部分。为了区分空、实,规定在切断面上画出剖面符号。

当机件的内部形状比较复杂时,在视图中就会出现许多虚线,视图中的各种图线纵横交错在一起,造成层次不清,影响视图的清晰,且不便于绘图、标注尺寸和读图。为了解决机件内部形状的表达问题,减少虚线,国家标准规定采用假想切开机件的方法将内部结构由不可见变为可见,从而将虚线变为实线。

种类

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三种。

剖视图2剖视图2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

全剖视图是为了表达机件完整的内部结构,通常用于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场合。

半剖视图:当物体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的图形,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视图,另一半画成剖视图,这种组合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

半剖视图主要用于内、外形状都需要表达的对称机件。画半视图时,剖视图与视图应以点画线为分界线,剖视图一般位于主视图对称线的右侧;俯视图对称线的下方;左视图对称线的右方。

局部剖视图:假想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1]

局部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局部内部结构或不宜采用全剖视图或半剖视图的地方(孔、槽等)。局部剖视图图中被剖分部与未剖部分的分界线用波浪线表示。

按剖切平面和剖切方法分,剖视图分为:单一剖切面、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单一剖切面通常指平面或是柱面,当采用柱面剖切时,通常用展开画法,标注时应附加“展开”二字。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剖切平面,各剖切平面的转折处必须是直角。

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必须保证其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通常是基本投影面。采用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应“先剖切,再旋转,后投影”。

剖视图的表述方法:(如图)主视图为采用两个相交剖切平面所绘制的局部剖视图;俯视图为采用单一剖切平面所绘制的局部剖视图。

标注

为了说明剖视图与有关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剖视图一般要加以标注,注明剖切位置、投影方向和剖视名称。

剖切位置用剖切符号表示。即在剖切平面的起止处各画一短粗实线,此线尽可能不与形体的轮廓线相交。

剖视图剖视图投影方向用细实线箭头表示,箭头画在剖切位置线的两端。剖视名称用相同的数字或字母依次注写在剖切符号的附近,并一律水平书写,而在相应的剖视图的下方(或上方)注出相同的两个数字或字母,中间加一横线。

符合下列条件时,可简化或省略标注:

1)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

2)当单一剖切平面通过物体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的平面,且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

画法

绘制剖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对物体进行形体分析,弄清其结构。
(2)选择剖切位置及投影方向,并根据规定作出标注。分析:剖切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应通过物体的对称面或孔、洞的轴线,以反映内腔结构的实形。
(3)画出剖面区域轮廓的投影,并填充剖面符号。
(4)补全缺漏的轮廓线。

注意

绘制剖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1)对物体进行形体分析,弄清其结构。
(2)选择剖切位置及投影方向,并根据规定作出标注。分析:剖切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应通过物体的对称面或孔、洞的轴线,以反映内腔结构的实形。
(3)画出剖面区域轮廓的投影,并填充剖面符号。
(4)补全缺漏的轮廓线。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