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

洛宁县

中文名 洛宁县
车牌代码 豫C
外文名 LuoningCounty
地理位置 洛阳西部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县长 王瑞
邮政编码 471700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洛阳
政府驻地 城关镇
年平均气温 13.7℃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洛宁县域秦为宜阳、卢氏两县辖地,汉至晋属宜阳、渑池、卢氏三县管辖。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在今洛宁北境陕县东境置崤县,治所冶垆,属司州恒农郡。同年在今洛宁北中部置南渑池县,治所蠡城,属恒农郡。

北魏延昌二年(513年),在今洛宁西境置南陕县,治所长水城,属司州恒农郡。同年在洛河以南置金门县,治所金门城,属宜阳郡。

东魏天平初年(534年)置金门郡,治所金门县城,属阳州,领金门、南渑池、南陕、卢氏四县。

兴和年间(539~542年),崤县属义州恒农郡,南渑池、金门属义州宜阳郡。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在今洛宁东境,宜阳西境置北宜阳县,治所黄垆,属义州宜阳郡。废帝元年(552年),南陕县更名长渊县,属义州弘农郡。次年改北宜阳县为熊耳县。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置崤郡,领陕中、北陕、崤三县。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年),在同轨城(今杨坡乡城头村)置同轨郡,属东京,领熊耳、渑池两县。

后周改南渑池县为昌洛县,隋又改为洛水县。

隋开皇二年(582年),废宜阳、同轨二郡,熊耳县改属河南郡,徙治所于同轨城。

大业初年(605年),废崤、洛水二县入熊耳。

唐武德元年(618年),熊耳县更名永宁县,徙治所于永固城(今城关镇老城)。长渊县更名长水县。

元至正三年(1266年),长水、永宁合县,称永宁县,治所永固城。属河南府。

明、清时,永宁县属河南府。

民国二年(1913年),永宁县改为洛宁县,属河洛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豫西行政长官公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陕州十一督察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元月,中共在旧县村成立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属豫西二专区。日寇侵占期间,中共洛宁抗日民主政府在西山地,国民党县政府流亡故县村,日伪县政府盘踞县城,三方对峙之势持续到当年8月日军投降。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洛宁解放,分洛南、洛北二县,洛南县属豫西三专署,洛北县属太岳五专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洛南、洛北合县,仍称洛宁县,属陕州专署。

1952年,属洛阳专署。

1986年,属洛阳市。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洛宁县下辖12个镇、6个乡。[11]

区划详情

12个镇:城关镇、王范回族镇、上戈镇、下峪镇、河底镇、兴华镇、东宋镇、马店镇、故县镇、赵村镇、长水镇、景阳镇。

6个乡:城郊乡、小界乡、罗岭乡、底张乡、陈吴乡、涧口乡。[11]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洛宁县洛宁县(3)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洛河中游,居北纬34°05′~34°38′,东经111°08′~111°49′之间。东与宜阳县接壤,南与嵩县、栾川县为邻,西与卢氏县、灵宝市相连,北与三门峡市陕州区、渑池县比肩。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占洛阳市总面积的15.2%。

地形地貌

洛宁县地貌总体呈“七山二塬一分川”。

气候特点

洛宁县年平均气温13.7℃,日照2217.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洛宁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

洛宁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洛河中游,洛河流经洛宁68公里,境内落差229米,洛河两岸较大的涧河28条,年过境水量12.53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6.6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13.38万千瓦,现已实现对洛河干流五级开发,总装机8.65万千瓦,两年内将实现沿洛河八级开发,水电装机突破10万千瓦。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论证了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47.7亿元,总装机140万千瓦。已建成故县、张村、长水、崛山四座水电站,总装机8.56万KW,形成了布局合理的梯级开发,是全国2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境内大小河流35条,水资源总量16亿立方米,全县具有大中小型水库34座,总库容12.5亿立方米,拥有洛南、洛北、沟口三大万亩灌区,总灌溉面积13.8万亩。

黄河重要支流——洛河在境内流经68公里,落差225米,水能蕴藏量为17万千瓦,生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蓄积量16.64万千瓦。。境内有大小涧河47条,大中小型水库33座,其中故县水库蓄水达12亿立方米。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

林业资源

洛宁县宜林面积达169万亩,林木蓄积量219万立方米,年生长量15万立方米。洛宁淡竹竿高节长,层多纹细,质坚性柔,产量居河南省首位,被誉为“绿竹之乡”。明清宫灯的竹骨均为洛宁竹子所做,用淡竹编成的工艺品现已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是洛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

矿产资源

铅截至2013年,洛宁县已发现金、银、铅、铜、铁、钼等各类矿产29种。其中,黄金保有金属量77吨,远景储量300吨以上,是中国黄金生产基地县;银保有储量2100吨,铅保有储量50万吨,银、铅远景储量分别为5500吨和140万吨,是中国三大白银生产基地县。

生态能源

洛宁已建成7个水电站,总装机15万千瓦。投资2.4亿元装机3万千瓦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洛宁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充足,适宜发展清洁能源,已初步形成了以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等为主的清洁能源工业集群。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授予“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王淑霞
县委副书记 王瑞、李同正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王瑞
副县长

祖良军、汪旭霞、何渝矩(挂职)、宗勇、罗保现、常国强、吴法伟、刘海波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张根苗
副主任 杜群明、田卫杰、余三才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张清涛
副主席 易剑波、买新涛、雷晓锋

以上内容参考:洛宁县人民政府[12][13]、网易新闻[14]、洛阳市人民政府[15]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王淑霞
县委副书记 王瑞、李同正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王瑞
副县长

祖良军、汪旭霞、何渝矩(挂职)、宗勇、罗保现、常国强、吴法伟、刘海波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张根苗
副主任 杜群明、田卫杰、余三才

第二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张清涛
副主席 易剑波、买新涛、雷晓锋

第三产业

文化

2012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166.7亿元,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亿元,增长15.2%。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1.9亿元,增长7.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5.6亿元,增长28%,进度居全市9县(市)第1,增幅居17县(市区)第1;一般预算支出18.2亿元,增长26.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932元和17302元,增长14.2%和12.3%。在洛阳市四季度“福民强市”目标考评中,洛宁县科学发展指标排序17县(市区)第10名(9县第5),同比前移4个位次。

交通

2013年洛宁县粮食产量达到2.5亿公斤,林业生态造林绿化16.7万亩,烟叶种植10万亩,发展水果2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10个以上,土地流转6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达到6183元。

速生沙兰杨全国闻名,金丝揪、黑核桃、长山核桃品种名贵,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县”、“全国尖果培训中心”。

公路

截至2013年,洛宁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仅有11.2亿元,增加值3.24亿元,利润9500万元,工业经济对县财政贡献为6000万元。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矿山、农副产品、水电、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强力实施“强工兴县”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培育环保型有色金属加工、生态电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玩具制造加工四大特色产业集群。

机场

截至2013年,洛宁县引进加拿大希尔威公司、福建紫金集团、洛钼集团、新乡金龙铜管集团、洛阳有色矿业集团等一批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对矿产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全县矿山选矿规模由“十五“末的6000吨/日提升到1.5万吨/日,新建成永宁金铅一期8万吨/年银铅冶炼项目、紫金黄金400吨/日黄金冶炼项目、银辉金鼎金银精炼项目,正在建设龙瑞精密铜管、明铵钛业等项目,矿产业采、选、冶炼、精炼、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2012年,全县矿产业对财政贡献3.8亿元,占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8%。

社会

洛宁是河洛文化发祥地,境内有标志中华文明渊源的“洛出书处”、“仓颉造字台”、“伶伦制管”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之源、文字之源、音乐之源。洛宁山清水秀,林木覆盖率达59%,生态环境十分良好,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4A景区神灵寨,楼梯山狩猎场,全宝山森林公园,蓄水量13亿立方米的故县西子湖等自然生态景观风光宜人。洛宁是世界纬度最高的淡竹原产地,现有原生态古竹林1万余亩,素有“北国竹乡”之美誉。

教育

医疗

洛宁县洛宁县(3)洛宁县境内交通干线为郑卢高速由东至西贯穿,郑州至卢氏公路(省道八官线),洛宁至三门峡、栾川的省道三邓线、洛宁至宜阳(省道安虎线)、洛宁至渑池(洛渑路)。县城通往各乡(镇)有班车和公交车,群众出行比较便利。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洛宁县被确定为全国对外国人开放县之一。

S85郑卢高速洛阳至卢氏段的建成通车,进一步畅通了县境东、西、南、北出口,从洛宁驾车40分钟可到洛阳市区,两个小时可达郑州。“十二五”期间还将建设山西垣曲—渑池—洛宁—栾川—西峡高速公路,在洛宁形成“十字交叉”,通行更加便利。

安全

洛宁距洛阳80公里,省会郑州215公里,周边300公里以内有西安、运城、三门峡、郑州、洛阳等大中城市20余座。3条省道穿境而过。距陇海铁路66公里,连霍高速60公里。300公里内有洛阳机场、郑州新郑机场、西安咸阳3个民航机场。

荣誉记录

词条图册

洛宁县2014年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项目学校15所,扩建项目学校31所,新增校舍面积31.4万平方米。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在城区规划新建县直第二幼儿园、县直第三幼儿园、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回族镇中心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使城区在院幼儿达到8000人,缓解城区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逐步增加乡镇公办幼儿园数量。二是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突出抓好城区中小学建设。城区小学建设方面,新建城区第四实验小学、第五实验小学和城关镇中心小学等3所小学,扩建实验一小、实验二小、实验三小、王东小学、王西小学和东城小学等6所小学,使城区小学在校生规模达到2万人;初中建设方面,新建城区第三实验中学,扩建实验一中、实验二中、王东中学、王西中学、东关中学、西街中学等6所初中,使城区初中在校生规模达到13000人。乡镇中小学建设方面完成河底镇中心小学、小界乡初级中学等17所中小学扩建。三是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实施一高中、洛宁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扩建,力争2015年全县高中教育在校生达到1万人。四是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实施洛宁县聋哑学校扩建,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五是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工程,基本实现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六是落实民办学校各项政策,规范民办教育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七是优化教师结构,搞好优秀人才引进,不断提高洛宁教育教学水平。

2021年,全县参加高考学生3085人,本科上线1551人,较去年增加198人,增长14.7%。本科上线率为50.28%。[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