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05月—1971年02月,安徽省固镇县王庄中学教师。
1971年02月—1971年12月,安徽省固镇县师范学校学生。
1971年12月—1978年09月,安徽省固镇县王庄中学、县五七大学教师。
1978年09月—1982年08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生,获学士学位。
1982年08月—1984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4年12月—1987年04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
1987年04月—1989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1989年12月—1993年02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授(1992年09月起)。
1993年02月—1995年07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教科办副主任。
1995年07月—1996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常委。
1996年10月—1998年02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98年02月—1999年05月,北京市市长助理兼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99年05月—1999年07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99年07月—1999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1999年12月—2001年04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00年02月明确为副部长级)。
2001年04月—2005年09月,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5年09月—2005年11月,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5年11月—2009年10月,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9年10月—2015年01月,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2015年01月—2016年06月,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2016年06月—2016年07月,教育部部长。
2016年08月—2018年03月,十二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2018年03月—2023年03月,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1]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
2016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陈宝生任教育部党组书记,袁贵仁不再担任教育部党组书记。
2016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免去袁贵仁的教育部部长职务。
2016年8月31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增补:袁贵仁为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袁贵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8年3月16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袁贵仁任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3]
2021年2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调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的通知,袁贵仁不再担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袁贵仁袁贵仁曾获安徽省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等称号;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第二层次人选、北京市“百人工程”首批人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导师。
作品《邓小平价值观研究》获北京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