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敏之

主要成就 出继外祖父武士彟
出生地 河南洛阳
朝代 唐朝
代表作品 三十国春秋
本名 贺兰敏之
封赠 秦州都督太子少傅
出生日期 642年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生前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3],韩国夫人武顺的儿子,魏国夫人贺兰氏(影视剧中贺兰敏月为后人杜撰,真实姓名不可考)的哥哥。

咸亨二年(671年),武则天的母亲过世,武后拿出一笔钱,命敏之建筑一座大佛像来为杨姥姥祈福,没想到敏之竟将做佛事的绸缎中饱私囊。敏之既死,武后便召回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做武士彟的后嗣。

刘长德版刘长德版当初,武则天之父武士彟迎娶相里氏为妻,生下武元庆与武元爽兄弟。后来,再婚迎娶杨姥姥,生下武则天姊妹三人。

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循例大封母族,并封母亲杨姥姥为荣国夫人、武顺为韩国夫人。不过,武士彟死后,武元庆与武元爽对继母杨姥没有礼貌,武后便将这两位兄长流放外地。[4]

兄长死后,便以姊姊韩国夫人的男儿,贺兰敏之做武士彟的后嗣,并让他改姓武,“弘文馆编《三十国春秋》一百卷”“朝内士子交游甚众”,累官至兰台太史令、左散骑常侍,袭周国公。[4]

起初,韩国夫人因为武后的关系,得以随意出入皇宫,她年轻貌美的女儿贺兰氏也时常随行,母女两人颇得高宗喜爱。高宗封贺兰氏为魏国夫人,有意想将她纳为嫔妃,但又知道武后一定不准。武后对外甥女也很顾忌,便寻机毒杀她。敏之因为妹妹的丧事而入宫吊唁,高宗一见到他,悲恸哭道:「我一早上朝前看她还好好的,没想到退朝后她竟然就身亡了,怎么会这样突然?」敏之听完,只是号哭而没有响应。武后得知后,心想:「这孩子在怀疑我!」从此对她开始心生厌恶。

其母武顺的墓碑立于乾封三年(668年),大约死于那一年。而贺兰氏则是死于乾封元年。

生后

正史

敏之,武后姊韩国夫人之男也。武后既诛惟良怀运,乃以敏之为其父士彟嗣,累拜左侍极兰台太史,袭爵周国公,改姓武氏。敏之挟爱佻横,多过失,后暴其恶,流雷州,中道以马缰自缢死。

《资治通鉴 卷二百二唐纪十八》记载:武元庆等既死,皇后奏以其姊子贺兰敏之为士彟之嗣,袭爵周公,改姓武氏,累迁弘文馆学士、左散骑常侍。魏国夫人之死也,上见敏之,悲泣曰:“向吾出视朝犹无恙,退朝已不救,何仓卒如此!”敏之号哭不对。后闻之,曰:“此儿疑我!”由是恶之。敏之貌美,烝于太原王妃;及居妃丧,释衰绖,奏妓。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上及后自选以为太子妃,昏有日矣,敏之逼而淫之。后于是表言敏之前后罪恶,请加窜逐。六月,丙子,敕流雷州,复其本姓。至韶州,以马缰绞死。朝士坐与敏之交游,流岭南者甚众”。[5]

Q版贺兰敏之Q版贺兰敏之(3)

乾封元年,荣国夫人杨姥姥已经88岁高龄。史书上记载她和自己的孙男贺兰敏之有乱伦的暖昧关系,谓“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敏之是韩国夫人之子,魏国夫人之兄,在武氏兄弟被杀被贬之后,他被承认为武士彟的嫡嗣,袭爵周国公,改名武敏之,当时不到三十岁。咸亨二年(671年),贺兰敏之被除名贬死,罪状为:与毑母通奸;贪污武则天拨给荣国夫人造佛像追福的瑞锦;逼淫高宗和武则天为太子物色的杨氏女;为荣国夫人服丧期间不遵礼制,饮酒作乐;调戏年幼的太平公主及其随从宫人。但根据出土的贺兰敏之墓志,学者们又认为贺兰敏之真正的死因是与武则天的矛盾。

野史

说法一:贺兰敏之:这个家伙本无名位,他之所以能在唐史上留名,完全因为他是武则天姐姐的儿子,他的姨妈是皇后,母亲和姐姐同时和高宗通奸,武则天对他忍无可忍杀了他。据《唐书》,唐朝有贺兰敏之,原本是贺兰姓,后改姓武,说是武则天父亲的后代,此为冒武姓者。贺兰敏之则是个出了名的无法无天之纨绔公子,其父亡后,寡居的母亲和姐妹因为皇后的武则天女皇的引荐,皆得到唐高宗的宠幸,分别封为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自然贵不可言,而且据说此子十分俊美,很得其姥姥,即当今武则天女皇之母杨姥姥的宠爱,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于是无法无天起来。史书有记,太平公主幼时也常到其姥姥家,所带宫女尽被其这位姨兄这位贺兰敏之淫弄,连尚是幼童的她也差点遭其毒手。后来更有甚者,高宗和则天女皇为太子李弘选了一名太子妃崔氏,姿容殊丽,竟被贺兰敏之于新婚前夜给奸淫了,使太子无法完婚。奇怪的是,时为皇后的武则天女皇一直护着她这个为非作歹的甥子,直到二十年后,不知为什么将这些旧帐全翻了出来,贬贺兰敏之到岭南。据记是死于途中,后世看来是路上被人杀掉了。而且是其姨妹太平公主亲自带人追杀。

说法二:太平公主幼时常到姥姥荣国家去。当时姨哥贺兰敏之因和杨姥姥私通,也常在姥姥家。在太平公主来往于姥姥家的日子里,侍女遭到过姨哥的强奸。《旧唐书·贺兰敏之传》说:“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指武则天母亲杨姥)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贺兰)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武则天可以容忍甥男与自己的母亲私通,但不能容忍他奸污自己钟爱的小女儿,因此这件事一出,就坚决把贺兰敏之除掉了。

人物关系

父亲家族

曾祖:贺兰蕃,隋朝左武候将军[6]、长州刺史、成安郡公,赠吏部尚书。

祖父:贺兰师仁,唐朝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应山县公,赠户部尚书。

父亲:贺兰安石,洺州长史、应山县男,赠卫尉卿、户部尚书、驸马都尉、韩国公。

儿子:贺兰琬,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

妻子:弘农杨氏,弘农郡夫人。

母亲家族

外祖父:武士彟,唐朝工部尚书、荆利二州都督、应国公,追封太尉、太原王,隋朝洛阳郡丞武华之子。[4]

外祖母:杨姥,隋朝傥城郡公杨绍孙女,纳言杨达之女。

母亲:武顺,韩国夫人,追封郑国夫人。[4]

姨母:一代女皇武则天,则天顺圣皇后,唐太宗李世民才人,嫁给唐高宗李治;武氏,嫁给郭孝慎。

姨表弟(妹):孝敬皇帝李弘、章怀太子李贤、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安定思公主、太平公主。

轶事典故

焦恩俊版焦恩俊版

贺兰敏之年轻英俊、才华横溢、出身高贵、风流倜傥,然而很有可能是因少年乱伦阴影,导致心理变态。《资治通鉴》称“敏之貌美”,《旧唐书》云其“年少色美”。

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被选为太子李弘之妃,眼看着婚期将至,敏之听说此女甚美,竟作出禽兽不如的强奸之行。

后来改选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更值得称奇的是,传闻与自己的毑母,杨姥姥(荣国夫人,武则天的母亲)有绯闻,平日仗着杨姥姥的关系恃宠而骄,为人轻佻,让武后很不高兴。杨姥姥的丧期还没有过,敏之便已换下丧服,招妓奏乐享乐。当时太平公主年幼,前往武家人的宅邸时常有许多宫女随行,而敏之逼淫这些随行的侍女。

后世纪念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武承嗣,荆州都督士矱之孙,则天顺圣皇帝,异母兄男也。初,士矱娶相里姥,生二男:元庆、元爽。又娶杨姥,生三女:伯适越王府功曹贺兰越石,仲则天,季适郭氏。

士矱卒后,兄男惟良、怀运及元爽等遇杨姥失礼。及则天立为皇后,追赠士矱为司徒、周忠孝王,封杨姥代国夫人。贺兰越石早卒,封其妻为韩国夫人。寻又加赠士矱为太尉,杨姥改封为荣国夫人。时元庆仕为宗正少卿,元爽为少府少监,惟良为卫尉少卿。荣国夫人恨其畴日薄己,讽皇后抗疏请出元庆等为外职,佯为退让,其实恶之也。于是元庆为龙州刺史,元爽为濠州刺史,惟良为始州刺史。元庆至州病卒,元爽自濠州又配流振州而死。

乾封年,惟良与弟淄州刺史怀运,以岳牧例集于泰山之下。时韩国夫人之女贺兰氏在宫中,颇承恩宠。则天意欲除之,讽高宗幸其母宅,因惟良等献食,则天密令人以毒药贮贺兰氏食中,贺兰氏食之,暴卒,归罪于惟良、怀运,乃诛之。仍讽百僚抗表请改其姓为蝮氏,绝其属籍。元爽等缘坐配流岭外而死,乃以韩国夫人之男敏之为士矱嗣,改姓武氏,累拜左侍极、兰台太史,袭爵周国公。仍令鸠集学士李嗣真、吴兢之徒,于兰台刊正经史,并著撰传记。

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咸亨二年,荣国夫人卒,则天出内大瑞锦,令敏之造佛像追福,敏之自隐用之。又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高宗及则天自选以为太子妃,成有定日矣,敏之又逼而淫焉。及在荣国服内,私释衰绖,著吉服,奏妓乐。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7]

《新唐书·卷二百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始,武士彟娶相里姥,生二男,元庆、元爽。又娶杨姥,生三女。元女嫁贺兰氏,早寡。季女嫁郭氏,不显。士昂皞卒后,诸子事杨不尽礼,衔之。后立,封杨代国夫人,进为荣国,后姊韩国夫人。

于时,元庆已官宗正少卿,元爽少府少监,兄男惟良卫尉少卿。杨姥讽谏武后上疏出元庆等于外,以示退让。由是元庆斥龙州,元爽濠州,惟良始州。元庆死,元爽流振州。乾封时,惟良及弟淄州刺史怀运与岳牧集泰山下。于是,韩国有女在宫中,帝尤爱幸。后欲并杀之,即导帝幸其母所,惟良等上食,后寘堇焉,贺兰食之,暴死。后归罪惟良等,诛之,讽有司改姓“蝮氏”,绝属籍,。元爽缘坐死,家属投岭外。

后取贺兰敏之为士訄后,赐武氏,袭封,擢累左侍极、兰台太史令,与名儒李嗣真等参与刊撰。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挟所爱,佻横多过失;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徼福,敏之乾匿自用;司卫少卿杨思俭女选为太子妃,告婚期矣,敏之闻其美,强私焉;杨姥丧未毕,褫衰粗,奏音乐;太平公主往来姥姥家,宫人从者,敏之悉逼乱之。后叠数怒,至此暴其恶,流雷州,表复故姓,道中自经死。乃还元爽之子承嗣奉士皞后,宗属悉原。[8]

其墓志铭

《全唐文补遗·大唐故贺兰都督墓志并序》[9]

公讳敏之,字常住,河南洛阳人,其先轩辕皇帝后也。(昌意封邑)幽都,为贺兰国公山下,因命氏焉。十四代祖伏,后魏桓帝(拓跋猗迤)时中,为北部左辅,姓西破,拜平朔将军。其后,轩冕赫奕,圭组蝉联。武穆文昭,银黄金紫。曾王父蕃,周内史中士大、候正替长、左右利真府总管、上开府仪同三司。隋车骑将军、(左武候)将军、礼部尚书。握韬云陛,玉誉光于六戎;曳履星台,金声振于九霄。王父师仁,隋左勋卫;皇朝尚衣奉御、鲁王(李元昌)府长史、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使持节、安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应山县开国男,赠司元太常伯。翠緌鸣玉,辉桂苑而耀兰池;皂盖青旗,出龙宫而入天府。父安石,袭爵应山县开国男,赠卫尉卿、户部尚书、驸马都尉、韩国公。带河砺岳,百代光于本枝;鼎族公门,千龄复于神叶。

公郑国夫人武氏子,则天大圣皇帝甥男,应天神龙皇帝从母兄也。冲襟朗鉴,风度卓然。瑶林玉树,不杂风尘。鸾章凤姿,居然物外。饰躬闻礼,承家必尽于孝慈;抗节从诚,奉国必竭于忠义。峻学山于策府,则霞壁万寻;披翰苑于儒林,则云柯千丈。虽智如炙輠,不以词气迫人;不若贯珠,不以浮藻辉物。故得妙年莅职,弱冠升朝。挥翰动风云,顾眄生光彩。解褐尚衣奉御、左庶子,俄迁左侍极、太子宾客、检校兰台太史、弘文馆学士,封周国公,贬韶州刺史。于是指云路,步天衢。倏忽而鹤唳九霄,须臾而骥驰千里。朝陪紫极,宝位纳其谋献;夕宴青宫,玉裕怀其黼藻。鸣珂响佩,升甲观而遨游;飞盖驰轩,入明光而偃息。铜仪辩纬,平子惠施;学富五车,视如掌内。故得坐为师友,入作腹心。金殿异其恩荣,玉堂殊其礼遇。既而时移代易,森秀风摧。萋斐且行,薰获遽改。一迁丹徼,遽变缇灰。大厦不申,小年俄谢。以咸亨二年八月六日,终于韶州之官第,春秋廿有九。呜呼哀哉!暨乎圣皇,再造区宇,重悬日月。于是恩谕扣玉,礼晟镕金。文物振其威,昏明畅其气,赠持节、秦州都督,赠太子少傅,敕太子仆王先进监护葬事。歌堂馆,既铿锵于昔年;尽授密章,复芬芳于兹日。以景龙三年八月十八日,葬于雍州咸阳县奉贤乡洪滨原,礼也。嗣子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琬,哀缠陟岵,诉罔极而崩心;痛结循陔,泣幽泉而走魄。于是瞻仙访吉,卜宅祈祯,庶传芳于翠琰,终纪迹于玄城。乃为铭曰:

轩丘西峙,元天北列,鹏翥风高,龙据雾绝。岳神诞秀,河灵产哲,祖有直道,孙多令节。至矣周公,克明克聪,风情外朗,神彩内融。潘江沃日,许月澄空,飞文染翰,为伯为雄。雄伯伊何,天人宠蔫,凌波见识,参乘流眄。鸾渚晨游,龙楼夕宴。驾振都辇,声驰宇县。高明瞰室,丰屋部家,心水如镜,贝锦成哗。非辜获罪,命矣长嗟,哀哀令子,复此光华。鱼山故意,马鬣新裁,东瞻宫阙,西奉陵台。薤歌凄断,楚挽悲哀。哀禽泪迸,瑞鸟声摧。苦雾敛兮寒风急,青灯掩兮缟驷迥,庶龟组于万古,垂凤篆于将来。

人物评价

焦恩俊版焦恩俊版(30)贺兰一门血统高贵,可敏之的母亲和妹妹,甚至贺兰敏之自己,都沦为帝后的玩物。因此,贺兰敏之恨透了武氏和李氏,在仇恨的驱使下,他扭曲了,他要向她复仇。.

贺兰敏之本就“挟爱佻横”,桀骜不驯,恃宠而骄。对于敏之种种恶行,让武则天暴怒不已,便下令将他流放到雷州,并恢复他的本姓贺兰。当他来到韶州时,以马缰绳自缢而死。武则天当时都忍了,甚至非常偏袒她这位甥男。直至多年以后,她才指出贺兰敏之十条大罪(主要是生活作风问题,包括与毑母杨姥姥通奸,强暴太平公主的侍女,强暴姨弟妇准太子妃等等),将其流放岭南,并将其刺杀于流放途中。在朝中曾与他友好的人,后来大都被流放到岭南。

贺兰敏之才名远扬,他在弘文馆的时候,曾经编《三十国春秋》一百卷(南朝梁的萧方等也曾编过一部《三十国春秋》),现今此书只剩下辑本一卷。“朝内士子交游甚众”,武则天将其甥男选定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将二十多岁的贺兰敏之袭爵周国公,赐姓武氏。打算利用侄子和外甥辅助自己登基为帝。无奈亲人不争气,还想杀自己,很令人恶寒。[9]

艺术形象

电视剧 扮演者
一代女皇武则天 潘劲豪
日月凌空 焦恩俊
武则天秘史 刘长德
美人制造 陈翔

词条图册

电视剧 扮演者
一代女皇武则天 潘劲豪
日月凌空 焦恩俊
武则天秘史 刘长德
美人制造 陈翔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